第三屆愛鄉護水─營造水水家園
嘉南大圳,大圳嘉南
曾文官田,陂圳源源
八田設計,農民組合
亞洲第一,創新工法
運水興利,化澇抗旱
三年輪作,土地增值
十年奮鬥,百世名傳
烏山頭,珊瑚潭
愛鄉護水,團結恰有力
今日追思,八田風範
求真求善,善待土地,重農愛民
保護水資源
鄉親啊!
一束花,一點情
年年此時,年年心願
有水有靈,天祐台灣
第三屆「愛鄉護水」單車溯源,追思八田與一先生,一百多位親子乘著朝陽出發。
這個活動已經延續了三年,三年來,我們堅持著守護河川與飲水思源的精神,透過河川學習的課程與行動,不斷的與孩子及家長對話,讓嘉南大圳的歷史文化能夠傳承下去。
這種傳承,究其實就是「水」的生活文化傳承。
文化是生活事件與經驗的累積,常常聽長輩說他們小時候在水圳戲水的快樂的童年,陪著父母巡田水的夜半驚豔,下課後跳到溪溝裡抓螃蟹的滋味…,然而,這一些「驚豔」與「滋味」,我們的孩子都無緣體驗、品味。
怎麼辦呢?水圳的文化在這塊土地從此斷絕嗎?
我想不是的,面對著生活,我們沒有悲觀的絕望,只有努力的希望。
守護台江河川運動,在五年前就是懷抱著希望,一直努力到今天。
愛鄉護水!
三年前,我寫下「愛鄉護水」宣言,為這嘉南大圳、八田與一的歷史文化留下文學的記憶!
三年來,我們騎著單車繼續溯源,每年五月的第一個星期日,總有一些不同的美麗與驚奇!
五月三日六點卅分,大夥兒從家裡騎著單車到海佃國小會師,大夥兒從嘉南大圳下游的單車道出發,台南市社區大學台江分校、小台江讀書會、台江文化促進會、中華醫事科技大學等守護河川的夥伴,因為守護嘉南大圳而相識相聚。
守護河川成了大人與小孩社會參與的最佳航道,第三屆愛鄉護水行動,最小有國小一年級學習,最老的有台江分校、台江文化促進會的阿公,祖孫三代沿著嘉南大圳堤岸而行,越過曾文、渡仔頭、官田三座大水橋,最後在中午時刻會師烏山頭水庫,一起吃便當,一起欣賞烏山頭的水色,一起向八田與一銅像獻花致敬,一起歌詠愛鄉護水。
這一趟的圳行,夥伴們領略了嘉南大圳下游的寬闊,上游的清澈,數十公里長的圳道,有著蹊徑的自然之美,少了過度人工的矯情,行前勘察路線,我還憂心著夥伴圳行的單車的技術,然而,一年級的小朋友一路不喊累,騎得精神奕奕,讓大人們感到佩服。
水色嘉南的驚豔,令人感佩八田與一等築水霸開圳路先賢們的偉大。
八田與一,嘉南大圳之父,當之無愧,因他的奉獻,嘉南平原從看天田變成良園,提高農作生產量,讓貧農有翻身之機,讓飢餓者有飯吃。
從一位水利工程師來說,他不只是一位水利工程師,而是一位具有「行動學習」「社會參與」以及「認同在地」的知識分子,他不以蓋水庫而蓋水庫,而是以農民生計為念,他不以技術而技術,而是以在地發展為念,他大半輩子奉獻於嘉南平原,追思其行徑風範,這三大精神值得吾人省思傚法。
社大台江分校日語班師生,在課堂上就先探究八田先生的精神風範,研讀著八田先生的傳記,整理八田先生的學思行誼,五月三日全班二十六位夥伴,在蕭志強老師的帶領下,齊赴烏山頭追思,這群老同學還向百位的夥伴講述著一個月來的讀書心得。
五月六日下午,長榮大學南風社也舉辦「南台灣水利史」戶外演講,陳憲明及溫振華老師講述著八田與一及嘉南大圳的歷史與文化特色,在洪慶宜老師的邀請下,擔任與談的我,在長榮大學圖書館外的劇場,與青年學子一起朗誦了「愛鄉護水」宣言。
五月八日上午,南藝大曾旭正老師邀請各界好友,一起來推動烏山頭水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高橋裕教授回顧了八田與一先生的治學處世風範,重農愛民為其核心精神,甘俊二教授分析中日水利交流的發展性。
烏山頭、珊瑚潭,蘊藏著無盡的文化與泉源,待我們這一代的仁人志士,一起來守護髮揚。
來回全長八十公里的「愛鄉護水」,從五月三日到八日,圳行路雖有盡,溯源護水卻無窮,五月的第一週,在南台灣,來自社大、大學、小學、社區、大廟等團隊,以實際行動展現愛鄉護水的精神,學習做為廿一世紀環保公民的榜樣。
愛鄉護水,我們衷心的期盼呼籲,這長長的嘉南大圳圳路,可以是台南縣市政府合作的契機,從下游到上游,合力規劃嘉南大圳單車圳路步道,這條圳路步道,結合台江文化、南科考古遺址、烏山頭水庫三大文化景點,可以是推動烏山頭加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先聲,可以是傳承嘉南平原水文化的依存。
愛鄉護水,你我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