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min - 台南賞花記 | 2007-09-21 | 點閱數: 3868

被稱為「樹癌」的褐根病侵襲全台樹木,台北市至少有十四座公園淪陷、三百六十棵樹受感染、六千多平方公尺土壤必須徹底消毒滅菌,且疫情尚未獲控制。專家警告,若政府不積極處理,預估不到十年台灣將無處可種樹。

 

農 委會在去年三月,首度發文警告各縣市注意褐根病問題。林業試驗所博士傅傅春旭表示,調查顯示除了澎湖、馬祖、綠島及蘭嶼外,全台都有染病案例。台北市公園 處褐根病防治小組說,褐根病菌蔓延快速,樹木一旦染病,不到三天就枝葉炮嶺鉾銦A真菌遺留在殘根土壤中可存活十年,難以斷絕,在南部還被稱為樹木的「起肖 病」(意指發瘋病)。釵h更新區域靠著機具翻動土壤,真菌產生孢子隨風飄散,讓褐根病快速散播,根本就無法防堵;更嚴重的是,只要感染的土壤沒有清理、消 毒乾淨,可說是「種什麼就死什麼」。去年底台北市公園處在市內首度發現案例,即成立防治小組,一口氣砍除、焚燬八十五棵病株。但一個月後,發現的病株就增 加到一百零五棵。今年起,市府公園處發現疫情持續擴大,原先提報加上市區綠帶,共二百廿棵病株、四千六百平方公尺土壤須防治。公園處從綠化經費結餘款擠出四百五十萬元處理這場樹災。但公園處最近重新統計「新感染標的」,又發現多出一百四十棵病株。台北市錫?環 境綠化基金會技正林明志指出,這兩年來陸續接獲通報,「蔓延速度比想像中還快」,褐根病已從市區擴散到郊區,情況危急。林明志表示,褐根病侵襲對像包括所 有木本植物,只要喬木、灌木都無法倖免,政府若不設法解決,不用多久北市的樹木都可能淪陷,土壤也無法植樹,只能種「草」。 (2007/9/14, ref. udn)

新聞辭典》褐根病菌,春夏活躍,林木殺手。

樹木褐根病僅見於亞洲和澳洲,台灣最早發現此病是在一九二八年,它會造成樹木根部腐敗,導致全株萎凋死亡,是目前台灣木本植物根部主要病原之一,因此被稱為「林木殺手」或「樹癌」。褐根病的病原(Phellinus noxius)屬擔子菌,菌落初期白色至草黃色,後轉為琥珀至黑褐色,形成節生孢子和毛狀菌絲,屬腐朽菌中之主攻木材的菌類。罹病樹木若屬慢性,就會先出現葉片稀疏及掉落,約一兩年後死亡。若是急性,樹木會快速黃化,一至五個月就會泵滿C若是雨多的季節,一兩個 月就會死亡。褐根菌所以會造成樹木快速萎凋,主要原因是病原菌直接破壞樹皮的輸導組織,造成環狀壞死,導致水份及養份輸送受阻而死。所以被稱為褐根病,是 因近土部分木材會變褐色,根繫上也覆有褐色菌體,老化病組織內部可見黑褐色網狀線紋菌絲束,組織最後完全白化腐朽。褐根菌生長最適溫在廿四至卅二度,喜酸 性。病原菌在春夏潮濕季節,有些子實體產生擔孢子會隨風傳播。但多數病原主要存活在殘根上,傳播途徑主要經由病根、種苗帶菌或病區土壤等接觸。 (2007/9/14, ref. udn)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tncomu.tw%2Fmodules%2Ftadnews%2Findex.php%3Fnsn%3D44

文章類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