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知識份子返鄉教導公民寫作,在他的大力推動下,一座廟宇搖身變成在地學習中心,一處過去曾是「賭窟」的社區更脫胎換骨為現代「學堂」。台南社大 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的夢想,是把安南區海尾寮「大廟興學」經驗推向全國非都會區,希望未來各地廟宇都能創造出信仰、學習、社會參與三合一的在地永續學習 系統!
「小野老師,又見面了!」綁著頭巾、踩著涼鞋,一身「固定造型」的吳茂成,踏進錄音室就跟主持人小野熱絡招呼。原來,長期關心社區大學發展、千里步 道運動的小野,十年前就曾擔任台南社大代言人,去年至今更兩度來到海尾朝皇宮廟口「開講」,力挺「台江山海圳綠道」活動。此次中時與紙風車基金會合作「新 故鄉動員令:三六八鄉鎮市區第二哩路」專題,小野樂見台南社大十年來的蛻變成長。
海尾鄉民好賭聞名,被喻最大賭場
吳茂成的故事,已是知識份子返鄉貢獻所學的傳奇。他當年從「下港」北上唸書時,心中產生重大疑問:「同樣在台灣,為何各地差別這麼大?」其後他如願回到南部媒體工作,擔任過記者、編輯,並且在台南社大講授公民寫作,相當受到學生歡迎,也開始關心海尾地區的發展。
數十年前,海尾地區曾以過年聚賭的負面形象聞名,過年期間動輒四、五千人在廟埕賭博,曾被媒體形容為全國最大賭場。「早年這裡既是賭窟,又很貧窮, 文化設施非常不足,辦教育更是困難。」十幾年前,吳茂成就已思考在海尾地區興學,無奈條件無法配合,直到六年前他的腦海中浮現「結合大廟辦學校」圖像後, 才爭取台南社大校長林朝成、主任林冠州的支持,在昔日台江內海所在的海埔新生地設立台江分校。
朝皇宮願當火車頭,帶動求知風氣
然而,如果朝皇宮不支持,「大廟興學」只是口號而已。「其實也是因緣到了,朝皇宮主任委員吳進池是我家遠房親戚,我要叫主委叔公。」吳茂成原本就對朝皇宮 管理委員會、主委相當尊重,加上這層遠親關係,他居中遊說,終於促成台南社大與朝皇宮的合作佳話,讓朝皇宮一舉成為地方求新求變的火車頭。
「從十七世紀至今,台灣唯一沒有倒下的NGO就是大廟。」吳茂成笑說,廟宇本來就具有「日常生活的公共性」與「人民認同的合法性」,以朝皇宮為例, 早上四點開門、晚上十點關門,廟宇內的公共空間也不會收任何租金,大廟興學因而同時具有社會參與、社區學習、信仰中心三大功能,「台江分校不只是一個社區 大學,也是屬於在地、百年永續的學習系統!」
大道公成課程靈感,貼近在地生活
二○○七年至今,大廟興學努力排出貼近在地生活的課程,朝皇宮信仰的大道公(醫神︶也成為課程重要靈感。就設在朝皇宮內的台江分校,開辦課程從個位數擴充 為目前二十九門課,包括大道公二胡社、大道公車鼓社、大道公青草社、大廟興學志工團等四大社團,學員數更從五十人成長到近六百人,短時間內就讓海尾地區遠 離早年賭窟形象、注入人文氣息,「朝皇宮成了可以無線上網的數位中心,連不識字的阿公阿嬤,也都學會電腦開機上網。」
吳茂成再以健康課程為例指出,「鄉下長期仰賴成藥,我們大力推動自我健康醫療的觀念,讓學員三分鐘學會推拿技巧,回家後就可以為爸媽及阿公阿嬤按摩 保養,有老人家從此好睡而不再輕易跌倒。我們更在每年敬老日舉辦四代同堂按摩,這些課程直接落實大道公的孝親行道精神,也因此培育學員具有孝順、自學、社 會參與等特質。」
村廟興學改變台灣,夢想才剛起步
六年來,大廟興學已成為全國社區大學、社造工作者觀摩學習的焦點,教育部更肯定其為「全國社教典範」。而在大廟興學站穩腳步後,吳茂成與台南社大台江分校近年更積極投入千里步道運動,並持續與台江文化促進會共同催生全國第一個終身學習中心「台江文化中心」。
「希望全台各鄉鎮的村廟,村村有大廟興學的行動,從地方來改變台灣。」在別人眼中,大廟興學已經走出別開生面的新路,但對吳茂成來說,把大廟興學推向所有非都會區的夢想才正要開始。
※專訪內容請見本專題官網「台灣368」,及「風聲」網路廣播電台
(策畫籌備:何榮幸,執筆:何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