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啊,返鄉! 吳茂成2011/11/12
在台灣,有沒有一條河,可以讓我們再體會童年;有沒有一條河,可以讓我們再走回農村,再怎麼難!我寧願、即使做夢,也要有這樣的一條河,清淨映天,浸土蔭田。
河川運動,這是台灣的新民主運動,不再是選黨選人之爭,而是共論河水何以髒,何以清,土地何去何從,讓老中青三代的我們共聚一堂,為土地,為農村發聲。
新農村運動,勿寧說是重回土地運動,當我們走進土地之時,才會驚見土地之傷,河水之鳴。
今日,我們從農村,從河川守護運動談起,從七年級生,從五年級,從三年級生談起,三年級的寶元叔,痛心著政府的巧言亂語,七年級的青年慈慧懷抱著安居的夢,想要營造一個讓人幸福生活的環境,這樣的想法,倒說中了我們中年的心情。
安居,長住台灣!
「年輕人缺乏機會回到故鄉!」曾旭正如此的說道。中年的我們,有責任創造一處讓青年人可以回鄉的環境,創造一個青春的家園,快樂的奮鬥,幸福的生活,循著河,踏著地,讓人喜歡上農村的家居,有機會接觸農村勞動的學習、反思的生活!
人才可以重回土地。
因此,我們要創造讓人回到故鄉的渠道制度,而不是「美化」的農村政策,一如教育,一切的農村公共投資,都應在於人的陪伴與學習,創造公共參與的機會。
今天,我們聽見老街再造的故事,老店再生傳承,看見影像工作者,透過影像走進生命的回流,透過農村環境的生態活化,創造農村現代生活,透過有機的農務,創造生機的農村,進行土地的守護,重回家鄉。
青年重回農村,營造在地的農運、河運NGO組織,已是勢之所趨,也是新農村運動的問題與挑戰!
我們必須面對農村與河流問題,土地離不開水,農村真實的問題,乃是生活價值之辨,乃是風潮趨勢之造,乃是在地承諾,如果我們缺乏承諾,那麼只是空燒熱情。
因此,我們要善用彼此的社會資本、文化資本,才能改變你我的故鄉。這裡面有生機的農務勞動,有生態創新的營造工法,有公民新聞的傳播力,有NGO運動的民主文化,有小農的哲學觀!
不是農村沒有用,而是政府沒有用,而是你我沒有用!
用之即行即思!
因此,我們要面對問題,從問題中去尋找出路!
回觀台灣歷史,村廟乃是先民們團結奮鬥的社造中心,永續的NGO,點燃四百年來的文化之火。
台灣有村有廟,村廟乃是善的價值,引領我們走向善的光明,乃是善的Logo,村廟是一地社會參與、公共學習、生命信仰的中心,在地的開放學校。
今日我們立足農村,守護河川,必須再造村廟社造基地,重燃這把守護家鄉的文化之火。
如此,才能溫暖人心,如此,才能營造一條可以讓阿公阿嬤與孫子、青年爸爸媽媽,相互牽手散步的生命之河。
「青年啊!回鄉!」在回鄉的雲嘉南平原上,望著水濱澤畔的呼喊,我們如此的思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