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elly - 最新活動 | 2025-01-13 | 點閱數: 150
image

 

不受少子化影響 台南社大招生屢創新高【自由】

台南社區大學今年已邁入第25年,招生數卻屢創新高,今天下午在台南文化中心舉辦教與學博覽會,吸引眾多市民參與。(記者蔡文居攝)

2025/01/12 16:50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灣因少子化,一般學校招生日益困難,而以成人學習為主的社區大學招生卻搶滾滾,台南社區大學今年已邁入第25年,招生數卻屢創新高,今天下午在台南文化中心舉辦教與學博覽會,吸引眾多市民參與,目前招生數已超過4300人次,報名熱烈。

台南社大校長林朝成表示,台南社大辦學邁入第25年,以成為1所台南市的公民學校為辦學宗旨,每年近1萬3000多人次的學員,500多位教師,規劃具有公共性的學習課程,組成許多共學社群投入公共倡議,豐碩的成果也讓社大榮獲教育部2024全國特優學校的肯定。

1名社大幹部表示,除了辦學受肯定外,社大招生熱烈另一原因,就是退休人員愈來愈多,很多人都會到社大學習,像學修理電器、木工等都多很受歡迎。

社大主任林冠州表示,社大綠交通及綠屋頂、樹公民社群投入城市的移動設計與減碳,龍崎里山社群結合在地龍興社區,推動穿山甲守護、並開辦農村市集協助偏鄉創生等議題;還有持續20年關注海廢及人權社團,為養蚵廢棄物減量及香港人權發聲,還有台江分校的山海圳國家綠道倡議等,社大走出學校,投入公共議題的實踐,成為公共辦學最好的見證。

博覽會策展人陳冠達說,這些成果於教與學博覽會以動靜態的展演呈現,現場超過40個動靜態展演與攤位,也有多個班級學員預約今日前來報名,目前招生數已超過4300人次,十分熱烈。

台南社大龍崎里山社群結合在地龍興社區,推動穿山甲守護、並開辦農村市集協助偏鄉創生。(記者蔡文居攝)

台南社大海廢監測社以社大師生手造的樹蛙幸福號獨木舟為主題,展示調查養蚵產業發泡塑膠廢棄物的行動成果與倡議。(圖由台南社大提供)

台南社區大學今天舉辦教與學博覽會,以多元豐富的學習市集及動態表演等成果體驗。記者鄭惠仁/攝影

 

做伙來學習、逗陣做好事 台南社大行動倡議守護城市與環境【聯合報】

2025-01-12 15:39 聯合報/ 記者鄭惠仁/台南即時報導

台南社區大學今天舉辦教與學博覽會,以多元豐富的學習市集及動態表演等成果體驗,展示師生社群長期投入海灘廢棄物監測、里山里海社區創生、歷史城區守護及都市移動設計等行動倡議,呈現「做伙來社大學習,逗陣為台灣做好事」的成果。


教與學博覽會下午在東區市立文化中心廣場舉行,立委陳亭妃、王定宇、市議員沈鎮東等人都來參加。校長林朝成表示,社大辦學邁入第25年,以成為一所台南市的公民學校為辦學宗旨,每年近1萬3000多人次的學員,500多位教師,規畫具有公共性的學習課程,組成許多共學社群投入公共倡議,豐碩的成果也讓該校榮獲教育部2024全國特優學校。


因應台南400, 去年社大辦學成果在各地開花結果,藝術社群結合歷史街區小組辦理台南策展學等課程,在老古石街策畫巷口美術館,辦理走在龍脊上大展,用公民策展為城市敘事;社會溝通社群關注南科空汙、新舊社區發展落差及能源設置爭議,協助周邊社區學習專業環評知識與發聲。


綠交通及綠屋頂、樹公民社群則投入城市的移動設計與減碳,龍崎里山社群結合在地龍興社區,推動穿山甲守護、並開辦農村市集。助偏鄉創生等議題。另,持續20年關注海廢及人權社團,為養蚵廢棄物減量及香港人權發聲,還有台江分校的山海圳國家綠道、流域見學行動等多個公民社群走出學校,投入公共議題的實踐,成為公共辦學最好的見證。


今天的博覽會,海廢監測社以社大師生手造的樹蛙幸福號獨木舟為主題,展列調查養蚵產業發泡塑膠廢棄物的行動成果與倡議;龍崎里山組則陳列穿山甲遭受流浪犬殺的威脅調查,並提供龍崎在地小農農園特產供市民試吃。社會溝通小組則設計華爾街手勢的學習,教育民眾如何在公民運動上表達意見,將議題融入學習,市民反映新鮮有趣。


陳亭妃表示,與社大合作議題多年,深感社大為台南培力公民社群的重要性,未來在中央也會在海廢、人權、地質公園等議題上跟社大合作發聲。立委王定宇說,擔任議員便與台南社大充分合作,包括縣市合併的公民論壇,到近期受邀擔任南科擴張及能源設置的爭議等公共講師,都可以見到這所公民學校社群對台南甚至台灣發展的關注,也是民代採集公民意見的重要管道。


博覽會策展人陳冠達表示,今天博覽會共超過40個動靜態展演與攤位,也有多個班級學員預約今日前來報名,社大招生才兩周招生數已超過4300人次,報名熱烈。

台南社區大學今天舉辦教與學博覽會,以多元豐富的學習市集及動態表演等成果體驗。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社大教與學博覽會 分享多項學習成果【中華】

CDNS L2025年1月12日 週日 下午4:56


台南社大教與學博覽會療癒水彩展示。(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南社大第四十八期屆教與學博覽會,十二日下午在台南文化中心假日廣場熱鬧登場。除了展示師生社群長期投入海灘廢棄物監測等行動倡議、課程、社團學習成果分享體驗,也規劃居家修繕、好物市集、現場揮毫寫春聯等活動。

台南社大教與學博覽會快樂學花藝課程插花作品應景喜氣。(記者羅玉如攝)
週日白天氣溫回升,不少民眾走出戶外曬太陽,參加台南社大舉辦的教與學博覽會。舞台區由愛樂4+6帶來老情歌、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等組曲開場,烏克麗麗、爵士鼓、佛朗明哥舞蹈等精彩節目接力演出,炒熱氣氛。除了動態展演,現場另有療癒水彩、書法、生活花藝、手工編織、攝影等數十個靜態展示攤位。年關將近,特別安排現場揮毫,書寫春聯、吉祥創意門貼。快樂學花藝課程優美的插花作品應景喜氣,都成為目光焦點。

配合台南400,二0二四年社大辦學在各地開花結果。其中藝術社群結合歷史街區小組開辦台南策展學等課程,在老古石街策畫巷口美術館,舉辦走在龍脊上大展,以公民策展方式為城市敘事。社會溝通社群關注南科空汙、新舊社區發展落差及能源設置爭議,協助周邊社區學習專業環評知識、發聲。綠交通及綠屋頂、樹公民社群則投入城市移動設計、減碳。
龍崎里山社群結合在地龍興社區推動穿山甲守護,開辦農村市集協助偏鄉創生。二十年來持續關注海廢及人權的社團,為養蚵廢棄物減量、香港人權發聲。台江分校的山海圳國家綠道、流域見學行動等多個公民社群,投入公共議題實踐,成為台南社大公共辦學最佳見證。

上述成果在教學博覽會中以動、靜態展演方式呈現。創社邁入第五年的綠交通研究社,由社員設計「宜行六道題」,納入小東路成大醫院車流動線、捷運想像、公車路權等台南重點交通問題,引動市民打開宜行城市的生活想像。海廢監測社以社大師生手造的樹蛙幸福號獨木舟為主題,展示調查養蚵產業發泡塑膠廢棄物的行動成果。


台南社大教與學博覽會好物市集買氣熱絡。(記者羅玉如攝)
台南社大校長林朝成表示,社大辦學邁入第二十五年,每年學員人數將近一萬三千多人次。由五百多位教師規劃公共性學習課程,組成許多共學社群投入公共倡議。辦學成果獲教育部頒發二0二四全國特優學校肯定。下期課程開放報名短短兩週,已有超過四千三百人次報名上課。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tncomu.tw%2Fmodules%2Ftadnews%2Findex.php%3Fncsn%3D57%26nsn%3D5545

文章類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