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台南社區大學
:::
關於臺南社大
About Us
臺南社區大學簡介
臺南社大辦學理念
臺南社大行事曆
分班位置圖
學會簡介
捐款徵信
維修通報
工作人員登入
教師專區
如何成為台南社大教師
線上教學資源區
臺南社大教師Q&A
什麼是社區大學?黃武雄著
教學經驗分享
2007-8教與學經驗分享/工作坊資料
2010年教與學經驗分享
2011教與學經驗反思系列發表活動
2011 幸福研討會--教學發表篇
2017幸福交流分享會—社群服務篇
填寫教學參訪 發文申請表
教與學經驗分享
學員專區
線上報名教學
台南社大《報名須知》
學習常見問題Q&A
學習行事曆
線上填寫--班級聯絡簿
台南社大學生如何籌組自主性社團
臺南社大個資法公開聲明
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處理要點 公告
學習收藏
臺南公園故事聽&說
教與學活動報導
歷年課程及活動相片
歷年活動紀錄
歷年學習影片
歷屆學刊
學習週記
:::
所有書籍
「轉型正義消除威權象徵與公民行動 論文彙編」目錄
MarkDown
5-1 農家出身的子弟
1. 失落的歷史記憶:台灣人在戰爭中的悲運/邱國禎
1-1 台灣人日本兵權益遭國民黨出賣
1-2 被國民黨拐騙的台灣人國府兵
1-3 台灣受刑人被國民黨送往戰場
1-4 東山戰役後二十位台灣人被判死刑
1-5 結論
2. 困難的歷史、記憶遺址的詮釋與檔案中心/曹欽榮
2-1 祕魯ANFASEP記憶博物館 Memoria de ANFASEP Ayacucho
2-2 柏林「恐怖的地形學」檔案中心
2-3 紐倫堡的「法西斯及恐怖」檔案中心。法西斯建築的變遷
3. 遺產的變與不變:人權教育遺址和博物館/曹欽榮
3-1 城市遺產旅程
3-2 困難遺產變與不變
3-3 困難遺產自我呈現
3-4 為什麼是困難遺產
3-5 協商困難遺產
3-6 遺產更親近觀眾
3-7 台灣的困難遺產
4. 中西區人權歷史場址走讀
4-1 走讀路線
4-2 走讀路線示意圖
4-4 延伸閱讀書目
5. 許強醫師(1913-1950) 藍博洲
5-1 農家出身的子弟
5-2 帝大醫學博士
5-3 抗日氣概的台灣人
5-4 日降光復與接收
5-5 良師良醫與罷診
5-6 組織開業與被捕
5-7 判決援救與拒悔
5-8 遺書槍決與收屍
6. 設局:台灣威權統治時期調查局的偵訊策略與工作經驗 蘇慶軒、郭俊毅、王奕婷
6-1 前言
6-2 文獻回顧、本文論點與資料來源
6-3 設局:調查局偵訊程序與策略
6-4 結論
6-5 參考書目
5-3 抗日氣概的台灣人
轉型正義消除威權象徵與公民行動 論文彙編 ====================
1936
年,許強通過學校當局為他申請的「育英會」獎學金,完成了在台北高等學校三年的學習,進入台北帝國大學新設的醫學部。據台灣總督府統計,那年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的投考人數是
67
人,入學人數
40
人,錄取百分比是
59.7%
,但台灣人只有四成,
16
個名額,其他都保留給日本人。許強和蕭道應、邱林淵等人都是這
40
人之一。大學時代,日本的教授十分嚴格,雖然考試可以隨時舉行,但是通過並不容易,一旦不能通過則一考再考,直到老師滿意,及格為止。許強是極少數不曾有過「補考」紀錄而能全部通過的學生。
1939
年,許強經由就讀早稻田大學的南二中同學邱萬順介紹,與他就讀東京女子醫專的姐姐劉志雲(劉順娣)在台北結婚。婚後又各自回學校,完成最後一年的實習。
台北帝大各學部採取「講座制」,規定學生須修畢若干講座才能畢業,通常每個教授以主持一講座為原則。醫學部部長三田定則認為,風土病、肺結核及消化系疾病是內科學應該發展的三個主要研究題目,因此在醫學部設有三個內科講座。
1939
年
2
月,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畢業的澤田藤一郎教授獲聘擔任第三內科講座主任;研究主題是消化系統疾病。
1940
年
3
月,許強從台北帝大醫學部第一屆畢業,隨即進入澤田內科研究室。劉順娣畢業後也從東京回到台灣。他們於是在台北大龍峒租了一棟舊房子,作為住家與她的私人診所。許強每天早出晚歸到台北帝大醫學部第三內科,跟隨澤田藤一郎教授作研究。澤田的研究領域是肝臟學、腸胃學與新陳代謝學,第一研究主題是
<
人體解毒機轉
>
。人體體內的解毒機轉主要是肝內解毒,因此研究題目大部份與肝臟解毒機能有關。當時,台灣的肝病與腳氣病的罹患率非常高。澤田認為,糖份新陳代謝步驟的後段是產生焦性葡萄酸,於是要許強做一個試驗:把糖份中的一種果糖分別注射到腳氣病與肝病患者的體內,然後檢驗它對病人血液裡頭焦性葡萄酸的影響。許強的研究發現:果糖液注射(負荷)後,腳氣病與肝病病人血液內的焦性葡萄酸的量都會上昇;但是再經維生素
B1
注射後,腳氣病患者血液內的焦性葡萄酸量又會恢復正常。因此,可以用這樣的檢驗來鑑別診斷腳氣病與肝病。(戰後的日本醫界有一段時間還是常用這個方法做檢驗)
後來,澤田在台北帝大的研究成就被母校九州帝國大學(戰後改稱九州大學)醫學部教授會認同,並受邀回去擔任第三內科教授(主任)。澤田走了之後,台北帝大便邀請時任台北帝大熱帶醫學研究所營養學主任的柳金太郎教授接任。柳教授早在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第一內科時期就是一個以生化學研究腳氣病有貢獻的學者。他很欣賞並持許強的研究。許強終於得以完成這份研究論文,並於
1945
年日本投降前由九州帝大授與醫學博士學位。據說,澤田曾經公開斷言:「許強不但是台灣,同時也是亞洲第一個有可能得到諾貝爾醫學獎的人。」
:::
QR Code 區塊
線上書籍目錄
展開
|
闔起
搜尋
search
進階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