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類2.3師資聘用及進修
活動名稱工作人員培訓 水圳遊學,騎巡彰雲嘉南
活動地點彰化、雲林、嘉義、臺南
事件紀錄

 過年前的假期,由吳茂成執行長,帶領臺南社大工作人員,由員林騎車回台南,踏查濁水溪、莿仔埤圳、八堡圳、嘉南大圳濁幹線、嘉南大圳北幹線、八掌溪、山海圳綠道及各式廟宇。

三天百里溪見學之行,對大家來說,都是難得的經驗,這ㄧ路來感謝大家互相照顧,順利平安,謝謝慧玲及複蓉ㄧ路為大家記錄,冠達及怡蓉路途行進壓後,照顧夥伴,還有每一個點不斷幫大家拍照上傳的雅華,最辛苦的領隊茂成辛苦規劃,讓我們有ㄧ個愉快的學習之旅。

參加人員:

吳茂成、唐雅華、林翊涵、王複蓉、廖真萍、陳冠達、李慧玲、陳怡蓉、黃千芳,共9人。

經費:

每人零用金1500+廟住宿1800+關子嶺住宿

 真萍心得

三天百里溪見學之行,在茂成帶領下成功完成,對大家來說,都是難得的經驗,這ㄧ路來感謝大家互相照顧,順利平安,謝謝慧玲及複蓉ㄧ路為大家記錄,冠達及怡蓉路途行進壓後,照顧夥伴,還有每一個點不斷幫大家拍照上傳的雅華,最辛苦的領隊茂成辛苦規劃,讓我有ㄧ個愉快的學習之旅,夥伴們ㄧ同出遊的感覺真的很好,未出發前,真的擔心,擔心自己車況,擔心自己狀況不好,影響大家,還好複蓉ㄧ直故勵,讓我放心不少,最驚奇的是,千芳及我的小50機車,也能撐到最後,相當開心,期待未來更多共學再出發的日子,加油啊。


千芳心得

如果沒有熱愛家鄉水圳的茂成,絕對不會安排如此瘋狂的行程。

 

當我騎著機車在廣大的嘉南平原上,思考著…如果我是來台拓墾的先民,面對田三園七、沒有水源,無法耕種的困境,我想拓墾的第一步就是水源吧。

經過400年來先民的拓墾,水圳的發展相當完善,讓有限的水源能適時的滋養土地,孕育出富庶的農產品,自給有餘;清領時期、日據時期這裡是重要穀倉。

參訪時,剛好是二期稻作放水的時間,見到濁幹線、八堡圳、莿仔碑圳、嘉南大圳南、北幹線…..都流著乾淨、豐沛的水。心想…有了完善水利設施就可以將水做適當的分配,令人改到台灣的農業是有希望的,真的好開心。

吳晟老師提到,【有水就有土】。如果掌有水權的人,將水提供給工廠,製造廢水來汙染我們的農田。被汙染的農田無法提供我們所需的糧食,擁有再多的經濟發展有什麼用呢?

這次旅程我終於搞清楚了河流、給水線、排水線的差異。深深體會水圳對我們是如何的重要。如果水圳扮演大地血管的角色,希望我們都能變成抵禦侵略的白血球,當河川遭受汙染時,白血球團結起來,一起趕走侵略者。

 從來都沒想過要從員林沿著水圳騎機車到台南,途中經歷了忘記帶車鑰匙,先借真萍的鑰匙來開鎖;雅華摔車了,幸虧只有小烏青;翊涵輪胎被鐵釘穿破2個洞,依然能順利騎回家;也讓我們品嚐當地美食,機車上載滿了各地名產及滿滿回憶。感謝眾神明的保佑,讓我們一路平安,謝謝執行長帶我們完成了這趟旅程。

 

千芳2015/2


開始日期2015-02-11
結束日期2015-02-13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tncomu.tw%2Fmodules%2Ftncomu_recordbook%2Findex.php%3Frecordbook_sn%3D1118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