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唐主桂/綜合報導
台南市有不少的圓環,火車站前的站前圓環就是其中一個,在推動鐵路地下化的同時,期盼打造以人為本的站前廣場。交通局強調,目前規劃設計工作剛展開,關於圓環改造方案尚未擬定,將持續蒐集各界對站前空間改造的建議。
交通局長王銘德表示,市府為了傾聽公民建議,舉辦一系列公民參與的共學活動,並與台南社區大學「綠交通研究社」合作,首先透過二場見學體驗活動,讓市民實地走讀站前圓環,了解現況,思考需求。
在推動鐵路地下化的同時,台南站前圓環也要跟著改造。圖/取自Google maps
其次規劃三場實作工作坊,第一場「訂定目標體系」由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系教授李子璋帶領市民發想願景。第二場「道路的想像」則邀請知名交通主題粉絲頁「標線改造台灣路」的小編,引導市民從人的使用出發,嘗試找出站前道路的改造方案。
第三場先由社區大學「綠交通研究社」社長曾德平及社員以年輕世代的角度,分享參與政府協作成為積極公民的意義,並邀請成大交通管理系鄭祖睿教授和得標的規劃設計團隊對談,分享國內外道路改造成功的案例,再由市民實地著手規劃。
王銘德強調,目前規劃才剛啟動,還沒有定案,將參考各界意見交由專業團隊提出改造方案,期望改善車流動線,將台南火車站前塑造為以人為本的延伸廣場,成為擁有古都格局的城市個性場域。
台南市公共運輸處處長吳俁之表示,台南站前改善一系列工作坊在11至12月已完成5場,吸引近200位市民參與,市民的意見和實作成果將提供專業規劃團隊參考,未來在設計階段也會持續與市民互動討論。
焦點時報社 (2021-12-20 )〔焦點時報/記者蔡宗武報導〕
台南火車站站前廣場改造由市民做主,市府在鐵路地下化的百年大計推動同時,期盼打造以人為本的站前廣場。交通局強調,目前規劃設計工作剛展開,關於圓環改造方案尚未擬定,將持續蒐集各界對站前空間改造的建議。
局長王銘德表示,市府為了傾聽公民建議,舉辦一系列公民參與的共學活動,並與台南社區大學「綠交通研究社」合作,首先透過二場見學體驗活動,讓市民實地走讀站前圓環,了解現況,思考需求。
其次規劃三場實作工作坊,第一場「訂定目標體系」由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系教授李子璋帶領市民發想願景。第二場「道路的想像」則邀請知名交通主題粉絲頁「標線改造台灣路」的小編,引導市民從人的使用出發,嘗試找出站前道路的改造方案。
第三場先由社區大學「綠交通研究社」社長曾德平及社員以年輕世代的角度,分享參與政府協作成為積極公民的意義,並邀請成大交通管理系鄭祖睿教授和得標的規劃設計團隊對談,分享國內外道路改造成功的案例,再由市民實地著手規劃。
局長王銘德強調,目前規劃才剛啟動,還沒有定案,將參考各界意見交由專業團隊提出改造方案,期望改善車流動線,將台南火車站前塑造為以人為本的延伸廣場,成為擁有古都格局的城市個性場域。
台南市公共運輸處處長吳俁之表示,台南站前改善一系列工作坊在11至12月已完成5場,吸引近200位市民參與,市民的意見和實作成果將提供專業規劃團隊參考,未來在設計階段也會持續與市民互動討論。
(圖/南市府提供)
2021-12-20 聯合報 / 記者鄭惠仁/台南即時報導
取得台南市火車站站前交通環境改善規畫的艾奕康團隊,希望改造前的圓環(圖左)在改造後能變成美麗又歡樂的公共空間。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火車站站前交通環境規畫已完成招標,將把百餘年的站前圓環朝非圓環形式,而是讓人通行、活動,以人為本的公共空間方向規畫。昨天交通局舉辦的工作坊,與會人員也認為應捨去圓環,改造成市民活動廣場。交通局表示,將廣納意見並朝此方向規畫,讓以人為本的交通從這裡開始。
台南火車站前交通環境長期被批評亂且不友善,交通局因應鐵路地下化,將進行站前交通環境的大改造,但為聽取更廣泛的聲音,與台南社大合作,透過系列公民參與活動收集各方意見。
交通局昨天下午進行最後一場討論,參加工作坊的民眾普遍建議把不方便行人進入及活動的圓環改為可讓人步行、活動的廣場。成大交通管理科學系助理教授鄭祖睿分享英國倫敦老街圓環改造的案例,從2014年提案把圓環改造成半島,提供行人與自行車更安全的空間,歷經溝通、諮詢等程序,已在2019年動工,明年將完工。他說,過程中也曾擔心施工中會挖到歷史遺構,但並沒這問題出現。
交通局表示,站前交通環境改善規畫招標已在日前完成,由AECOM艾奕康團隊獲選,所提的規畫方向朝人本為考量,希望把圓環改為以人為主,而非以車為主的公共空間。由於收集的聲音以改造圓環成活動廣場居多,未來會朝此方向規畫,但會繼續聽取各方意見。
愛奕康集團成員陳伯鈞為中原大學景觀設計系兼任副教授,也分享韓國首爾以人為本的交通改造,以及國外圓環改造後的熱鬧、親近的景觀,期待藉由站前的交通環境改善,朝人本環境邁進一大步。
市議員謝龍介認為應利用鐵路東移大破大立的機會做好規畫,火車站前交通最大問題是停車,可考慮設地下停車場,有助於紓解停車及改善遊民問題。他說,進步的城市,交通環境的設計是車不與人爭,因此任何規畫都要審慎、長遠評估,若有失準,問題還是會存在。
也有民眾認為,因涉及車位多寡及商店營業的考量,現地設地下停車不一定可行,但可另覓他處設停車場,也是辦發之一。
台南市交通局將進行火車站前交通環境改善,朝非圓環形式,以人為本的公共空間做規畫。記者鄭惠仁/攝影
2021-12-20 聯合報 / 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
取得台南火車站站前交通環境改善規畫的艾奕康團隊,希望拆除站前圓環(圖左),改造成美麗歡樂的公共空間。記者鄭惠仁/翻攝
台南火車站站前交通紊亂,交通環境改善規畫案完成招標,初步朝「不留圓環」方向規畫,擬拆除有百餘年歷史的站前圓環,改造為友善人行環境並做市民廣場。交通局表示,將以標線改造道路,行人不走地下道,還給行人平面行走權。
台南火車站前交通環境長期被批評對行人不友善,導致人車爭道,險象環生。市府交通局因應鐵路地下化,進行站前交通環境大改造,為聽取更廣泛聲音,與台南社大合作,透過系列公民參與活動收集各方意見。
昨天下午進行最後一場討論,參加工作坊民眾普遍建議拆除站前圓環,把不方便行人進入及活動的圓環改為可讓人步行、活動的廣場。行人不宜再走陰暗、彎曲的地下道,不僅有遊民聚集,還不利輪椅族、老人通行。
成大交通管理科學系助理教授鄭祖睿分享英國倫敦老街圓環改造案例,從2014年提案把圓環改造成半島,歷經溝通、諮詢等程序,已在2019年動工,明年將完工。
交通局表示,站前交通環境改善規畫案已在日前完成招標,由AECOM艾奕康團隊獲選,所提的規畫方向就是朝人本考量,把站前空間改為以人為主,而非以車為主的公共廣場。塑造站前廣場成為台南地標。
公民參與及相關社團體檢結果,也是改造圓環成活動廣場居多,未來會朝此方向規畫,交通局表示,「已存在百餘年的圓環可能會不見」,拆圓環是初步方向,將再聽取各方意見。
艾奕康集團規畫者之一陳伯鈞是中原大學景觀設計系兼任副教授,他分享韓國首爾以人為本的交通改造,及國外圓環改造後的熱鬧景觀,期待藉站前環境改造,朝人本空間邁進。
市議員謝龍介認為應藉鐵路東移機會讓火車站前空間改頭換面,目前最大問題是停車,可考慮設地下停車場,有助紓解停車及改善遊民聚集地下道的長年沉疴。
台南火車站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