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min - 台江分校 | 2011-05-31 | 點閱數: 1916

一堂可以吃,可以思想的民俗文化課      吳茂成2011/5/29
端午,五日節,除了茨簷的雨溼,最令人難忘的是阿嬤、媽媽綁粽子的熱鬧與香氣。
今天,我們師生一起在大廟社區廚房學習綁粽子,以實作的參與學習,從魯肉、炒米到包粽子,一粒一粒的學習,一顆一顆的練習,體會綁粽子的節慶香氣與文化。
這一堂課要讓學習者可以思想,可以有帶得走的能力!

我們笑著說,當粽子離日常生活愈來愈遠,當孩子離粽子愈來愈遠之後,我們可以透過大廟的社區廚房,在五日節,邀集全村的青少年,一起來綁粽子,透過共同學習,一起來體驗節慶的香氣與熱鬧。
今天,炎嬸婆與肉粽伯一起與民俗工作坊的學員們,一起綁粽子,邊綁邊討論,肉粽伯告訴大家,手多大,粽子就包多大。
肉粽伯顏德明在海尾賣粽子維生已有半世記,他是在地的包粽子達人,他的手藝滋味,伴隨著我們長大,成為家鄉的記憶一部分,他告訴我們,老一輩都是跟著父母學綁粽子,年輕人則是等著媽媽綁好,等著吃,至於,現代人太忙了,大多是買來吃,孩子很少有機會看到阿嬤和媽媽如何綁肉粽子。

德明伯邊示範,邊誇獎同學們綁得不錯。
看著同學一起綁肉粽,大家手腦並用,專注的眼神裡,有一種樂趣,愈綁愈純熟,從鬆散到紮實,全班一起合力完成一百六十顆粽子,雖然也有幾顆綁不好的失敗成品,但是,大家透過大廟共同廚房的體驗,對於綁粽子是愈來愈有信心。
這就是學習的樂趣與成果。
在實作的過程中,將阿公阿嬤綁粽子的默會知識,一一記錄下來。肉粽伯說:
不是包得好好吃,而是要料炒得好才好吃。
粽葉要用麻竹筍,要洗乾淨,煮滾,泡冷水。否則會黃。
糯米泡二小時,瘦肉用醬油魯,淹過肉,用小火,煮滾就好,不用熟,用這些醬油炒米,蔥酥和米炒,炒到沒有醬油,不用加味素,加香菇都可以,這幾年不加蝦米,因為有防腐劑。
香菇要先浸過,要和肉一起魯,要加其他料也一起魯。
土豆也要先浸五六小時,要包之時,再和米一起炒。
包的時候,葉脈在外才不會粘,綁的時候不要太緊,太緊煮不熟…
這些在地的經驗知識,透過實作再次的印證,這堂課的學習,從知解到印行,一步步解放知識,也一步一步將經驗知識化。
在等著粽子煮熟的一小時,我們分享著大廟廚房的實作經驗與心得!
粽子是一種食的文化,節慶的吉祥物,更是共學共食共祀的日常滋味。
四個三角面,最難處理,尾巴要留得夠長,才好綁。
粽子包含了爆、魯、炒、浸、煮等料理技術,爆香,比較有咬勁,去水份,可以保存久一些,水煮可以把竹葉香入味。
竹葉、月桃等容器取材在地化。

粽子具有保存食物的作用,煮好置於通風處,可以放一二個星期,要吃的時候再蒸過。
從料理技術與社會文化來分析,食物也可以分等級,食材等級以及文化等級,糯米通常用在祭祀,綁粽、吹粿、釀酒…祭祀用的食品,不是平常可以吃,總是要等到節慶時才可以品嚐。
食材的文化等級結合料理技術,成為節慶祭品,發展一套在地節慶食品。
食物具有有在地性,因此才有北部與南部粽的差異。
在地取材─為何用糯米,因為粘性好,月桃葉則可以消脹氣。
北部用蒸,處理材料較費時,吃起比較像油飯,口感較硬。南部用水煮,較粘,綁的難度較高,水煮會將各種料的味道混在一起。


祭祀文化的沒落,在於女性遠離廚房與日常祭祀…
這一堂的台江民俗文化工作坊,我們除了向耆老學習綁粽子的經驗知識之外,也探究著節慶之食的文化觀,到最後,我們觸及現代人生活中最根本的問題,我們吃的是食物,還是食品?
什麼是食物呢?食品又是什麼?
加工是為了保存食物嗎?
那麼肉粽是食品還是食物?
從包粽子到探討粽子的文化與社會意義,同學們分享著自己的經驗,小時候做粿,小孩子常問大人「好了沒?」大人要說「快了!」不能說沒有,深怕不會熟!
原來,傳統節慶料理也有很多禁忌,例如不可以綁太緊,只可以翻一次…同學們在意的是─為何不可以?
我想,經驗知識具有多元化,有其在地性,有其在地味,也才有其歧義,會不會熟?往往在於過程中內含著某一種關鍵動作,互相配合才成功,往往巧者不會說出來,就像做實驗,有不同的做法,也許只有食品加工廠才有步驟化的標準流程,但是,標準流程卻不見得最安全!
透過大廟共同廚房,我們重新反思彼此的節慶經驗,我們是先懂得吃,先有經驗的學習,才知道五日節,才知道拜拜祭祖,最後上了學才知道屈原的故事,然而這已是套裝知識的學習,現在反而顛倒,先進行套裝知識的學習,然後才懂得吃粽子,離日常的節慶香氣與滋味,愈來愈遠了!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tncomu.tw%2Fmodules%2Ftadnews%2Findex.php%3Fncsn%3D11%26nsn%3D1427

文章類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