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第1學期 {學習意見詢問卷}開始囉!
請點選連結 103-1年度學習問卷調查表 前往填寫,還有機會獲得學習禮券喔!
以下是台南社大去年,也就是 102年度 學習問卷的回覆說明,請參閱!
臺南社區大學工作組回應102年第1期 {學習意見詢問卷}
敬愛的公民好學生 您好:
謹此感謝您書寫102年第1期「學習意見詢問卷」之其它意見欄,以下分別回應您的建議。
台南社大工作組 敬上 103年6月
102年第1期 {學習意見詢問卷}之 您希望社區大學是怎麼樣的一所學校?
彙整問卷的回應如下:
一、給社大的鼓勵
學員意見:
1. 希望社大有專用校區
2. 分校多一點
3. 家一樣的溫馨
4. 全民學習的場所
5. 活到老學到老的學堂
6. 開放、自由、和諧
7. 充滿愛與關懷及歡笑聲
8. 沒有圍牆,有老有少,充滿行動力,作為社會運動草根化與平民化的起點
9. 可以讓自己以一位台南人為榮、而更具幸福感!
10.可以不斷吸收新知、感受美好人生 的地方
11.關懷所在地, 帶領我們認識台南,及擴展視野
12.課程包羅萬象
13.溫馨,有人情味,知性的學校
14.會讓人除了上課外,還想回來看看走走的地方
15.快樂的學習、紓解壓力
16.有熱誠的學校
17.提昇公民意識,深植藝術文化
18.深耕地方在地特色
19.跟市民有豐富互動的學校
20.為成人教育盡力/為社區盡力/為台南府城盡力*把關重責大任*
21.激發民眾公共思維,進而起身而行。推動與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都要去表達和感受,每一份子有其重要性,缺一不可。
台南社大回覆:
感謝學員們對臺南社大的認同,以上的寶貴意見也是臺南社大的辦學理念。
二、建議開設課程
學員意見:
1. 日文,韓文、東洋、西洋歌曲教唱及翻譯
2. 太極扇
3. 烏克麗麗
4. 考證照課程
5. 有帶團出遊的課程
6. 如何面對至親臨終
7. 最近毒醬油,毒xx頻傳,不知可不可以有老師指導手作醬油之類的課程~
8. 增設白天的課程種類,讓只能選擇白天班的同學有更多的機會去探索、學習新的知識與興趣
9. 希望多開一些活潑的課程現實生活中可常運用到的對身體有幫助的課程
10.學習與興趣融合能充份充電與發展的學校
台南社大回覆:
1. 台南社大每學期都會招募新師資,整合同學建議的課程等,找尋適合的老師加入。同學們敬請期待囉!
2. 證照相關課程,坊間已有許多單位有辦理,如職訓局等。社區大學的課程為求替民眾提供多樣性,故不傾向開設一般性的證照課程。
3. 生命教育、時事、食安等課程會不定期開設,或為常設課程的單元之ㄧ。特別是時事相關議題,常常藉由學習活動即時來機會學習。同學如有需求不妨洽詢辦公室,可幫您尋找符合的課程。
4. 增設課程方面:課程的增設需要人力以及空間(教室)的支援,未來會因應需求而逐漸調整開設的課程以及時間。
三、器材設備相關
學員意見:
1. 教室不足.設備老舊.還有很多進步空間.加油!
2. 舞蹈教室太悶熱,設備不太齊全,會讓學習意願降低。希望改善就會變好
3. 社大的教室空調似乎都不太夠
4. 蚊子也多
台南社大回覆:
1. 去年度已開闢成功教室,社大更與力漢建設合作校園空間改善。
2. 舞蹈教室目前已委託節能小組診斷後,再做改善計畫。
3. 教室空調小撇步,需開在24度教室才會涼哦。(太低的溫度設定會導致壓縮機結冰)
4. 本學期校舍修繕會再加裝紗窗、門。
四、關於模範生及班代的表揚狀
學員意見:
這期起班代副班代模範生改只頒發禮金折扣券步發獎狀,好像已失去那種獎勵的意義,尤其是對副班長太藐視了,至少以前還有獎狀可拿,現今更顯副班代的不存在。
台南社大回覆:
1. 獎狀:因為推行環保,目前模範生表揚狀以及班代表揚狀均不主動發放,視個人需要申請。欲申請紙本獎狀請到辦公室登記,也可以選擇線上登記,網址是 https://tncomu.tw/modules/tad_form/index.php?op=sign&ofsn=74
2. 副班長:副班長與班長同樣會接受表揚,感謝協助老師及班級辛勤付出。若讓學員感受不重視副班長實屬誤會,請同學見諒!
五、收費相關
學員意見:
收費更廉宜,令更多想進修的貧苦大眾也可参加. 多開一些特價優惠課程.
註: 很多人又未到低收入户的景况,但沒有多餘的幾千元來報名,只好望門輕嘆,浪費了光陰,無奈的在校門外走過
台南社大回覆:
台南社大自成立以來,已14年未調整過學分費價格,雖無法滿足每一個人的期待,但也需考量到校務發展需投注的成本,講師費、場地費、議題關懷、人事費等,經營上也因二代健保及水電上漲等因素相對困難,但社大迄今一直未調漲學分費,也是希望能關照到各方的學員,且以時數換算學費,一個小時未滿60元,在學習機構中也屬便宜。社大在弱勢關懷亦投入相當多資源,這部份也是學校自行負擔,並未有相關社會福利支持,不足之處,尚請同學多所見諒。
若不具備以上資格,我們也有政大說書、早上講堂、公共論壇、廟口學堂非常有趣的活動,都是不收費的希望大家踴躍參加。
六、關於熱門課程
學員意見:
少數人重覆上,感覺沒有課程全民分享,搶報名,實不妥,失去全民進修,普及化的意義.......
台南社大回覆:
熱門課程名額有限,造成大家的不便深感抱歉,其實社大有趣的課程真的很多,建議您可以選修第二有興趣的,每學期都會提供舊生優先報名,您報上熱門課程的機會也會多一些。
七、關於特殊學員
學員意見:
對較特殊學員是否由家長陪同上課,並非排擠,而是有任何狀況下,對班級老師 學員及社大本身都是一種無形有形的壓力跟責任,不應全由這些人來無辜的承擔 ,家長也有責任 ,畢竟家長比較瞭解自己子女的習性,至少在同一天同一時段家長應陪同上課,不應自己去上別的課,而把責任推給別人去承擔,也並非不能意會家長的艱辛苦楚,讓大家比較不受影響的情況下是如此 。
台南社大回覆:
學習特殊生其實擁有跟大家相同的受教權,社大也希望透過學習,可以讓他們接觸人群,豐富他們的生活。當然,這樣的孩子也一定會讓老師及同學需要多些愛心及耐心,在這過程中,我們也看到父母做了努力,包括把孩子的狀況告知老師,陪他上第一學期的課,逐步放手。或許之後的狀況,不是都如預期順利,但老師及學校也都與家長有通暢的溝通管道,努力改善。如此也能去分擔這些特殊生父母的部分壓力,給他們一些喘息空間,還請同學多多見諒。
感謝您提醒我們這個問題,我們會加強與校內特殊生家長的溝通協調,讓這些孩子與我們一般學員,能在學校共同快樂學習,他們也是社會的一份子,多一分理解就會多一份包容,我們一起努力。
八、環境課程的名額問題
學員意見:
有心要讓台南變成綠化環保之都,那麼報名人數限額是否太過精緻化?又如何達到很有效率推動人人都可以是綠能小尖兵?還有政府公單位是否更需要這樣的課程,畢竟生態環境的惡化源頭,政府脫不了干係,學分是一時的,居住環境的破壞影響卻是世世代代。
落實教育才有人才,落實綠能才有地球。
台南社大回覆:
1. 環境保護是臺南社大非常重要的核心課程,授課講師均是以具有環境守護熱情及實務經驗為主的環境工作者為主,課程強調課堂及議題現場學習並進的行動教育方式,故對教師的教學負擔也比起單純在課堂教學的教師要大,因此對學員的學習人數較無法大量招生。
2. 與議題相關的公務人員當然是社大希望招收的學習對象,社大也是公務人員學習時數可以認證的機構,但由於公務人員多選擇網路上課或到公務人力中心上課(較可配合公務人員作息),社大這類強調需長時間進行行動學習的課程便較難招到公務人員參與。
3. 目前社大對公務人員的教育推廣積極性作法為成立《市府學堂》;另積極引動社群參與政策對話,以增加與公務人員溝通的機會。
九、教育資源
學員意見:
相對其它地區型的社大,台南社大感覺是比較菁英型及中產階級的社區大學,更應該主動走進社區與其它較沒有教育資源的民眾互動,這是一種他者關懷的想像。
當然,也許大廟興學或許已經補足這一區塊,期待社大能夠繼續為成人教育豎立更多教與學或是學習分享的精彩典範。
台南社大回覆:
感謝學員慧眼觀察,給學校充滿見解的建議與勉勵。
能收到本校學員充滿批判能量的意見,讓我們工作組感到相當振奮,因為,願意花時間前來學習,並且觀察到台南市7所社大開課狀況,這樣的學習者一定是積極公民,是台南社大好學生。
我們知道還有很多民眾社會資本較缺乏,還有很多民眾無法享用台南社大這個公共教育資源,他們大多數不知道或暫時沒有能力與心力前來台南社大學習。
因為這樣的關懷,台南社大在安南區創辦台江分校時,便積極邀請在地子弟加入辦學行列,以安南區海尾大廟-朝皇宮-為起點,逐步影響其他社區廟宇攜手共同合作,推動「大廟興學」,與在地民眾攜手,轉動、改善安南區學習資源較不足的困境。
台南社大校本部所在地-北區,相較東區、中西區、安平區等,也可說是藝文資源較少的區域,101年積極爭取到鄰近的成功國中成為北區另一個辦學據點,便善用建築企業的資源挹注以及「建築班」師生共學共創的力量,讓成中老舊的教室及階梯成為明亮有活力的空間,逐步實踐讓延中校區與成功校區串連成為北區的學習活力區的想像。
近2年也透過由木工師生所打造的可移動的「小學校車」,邀請推拿、手語、氣機導引、太極拳、舞蹈等班級師生,利用課餘積極前往北區各社區,包括:大道社區、長榮社區、昇平社區、大南社區等,已累計巡迴28場次,目前仍持續開放各社區申請<小學校車巡迴社區服務>,可點閱臺南社大網站參閱。
台南社大辦學以來,為了提供無法前來學校學習的民眾的需求,我們曾與社會局合作長達5年,開著「展愛服務車」巡迴台南各社區服務長輩,這些社區服務經驗,全程都有本校師生共同參與,以師生們能量,默默服務,提供各種學習與展演活動。
讓師生參與辦學、走進社區進行教學服務、培養積極公民,改變城市,服務弱勢者,一直是台南社大不變的辦學衷心,辦學14年來,許多師生開始意識到身為公民的責任與力量,自主成立實踐社群,關心公共議題,走進社區關懷服務。
從「個人的需求」的學習,逐步進展到社群的、社會的關懷學習,需要過程與時間,我們期許讓擁有社會資本者、讓較有能力者,都能學習看見自己擁有關心別人的責任與力量,能看見我們的城市需要每一位公民共同努力,發現她的美,進而維護她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