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許多環境的破壞都是政府錯誤的政策造成的,就像澳門的環境和社會風氣,如今都已積重難改。對澳門居民來說,自己的家園就夾雜在賭場之中,只有 29.2平方公里大的彈丸之地,卻擠滿了30間結合了賭場的大型酒店,這還不包括其他零星分佈的娛樂場,博彩業在2008年,為澳門國民生產總值GDP,創下三萬六千美元的亞洲之冠,和失業率只有3.8%的數字,這讓台灣也忍不住磨刀霍霍,想要起而傚尤,但是澳門的賭博之路,得到的真得比失去的還要多嗎?澳門的作家懿靈是這樣形容澳門:「住在這裡的人,對很多事情開始混淆,他們開始忘記,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博弈培訓班是由政府和大專院校合辦的,吸收了一群原本該在學校上課的學生,寧可輟學去賭場發牌,也不願意繼續升學,因為在賭場的月薪比學校老師還要高;政府寧可砍除公園綠地,也要成就賭場成為城市裡最巨大的景觀,博彩業為社會大眾帶來歪曲的價值觀,而這個扭曲的價值,也進而影響澳門的年輕世代。
計程車駕駛 區鎰泉:「這裡以前都是海,對這裡全是海。」
澳門在1912年的面積,只有11.6平方公里,為了爭取更多空間,只有填海造地。
計程車駕駛 區鎰泉:「現在賭場太多了,跟以前來比,差很遠,什麼皮膚顏色的人都有,那些人進到澳門來,因為他不習慣澳門的生活習慣,所以把澳門搞得亂七八糟的。」
過去的海,現在成了賭場。
填海地冒出一間間大型賭場度假村,這些建築垃圾只能燒不能埋,從不打烊的賭場,一天的用電量足以供數十萬戶的家庭使用,就連公園綠地也被賭場瓜分了一大半,表面看來,澳門衣著光鮮、遊客如織,卻讓本地人很無奈。
澳門大學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王志石:「居民以前還願意在外面走一走看一看,現在都不願意出來了,因為出來到處都是遊客,城市本身不是一個很好的一個居住環境,沒有個蔭道、沒有綠色。」
您現在所看到的這些酒店,原本其實都是濕地,所以非常適合紅樹林的生長,但是隨著賭場的興建,也迫使紅樹林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澳門大學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王志石:「由於澳門本身的發展,現在天然紅樹林已經沒有了,天然的沒了,所以現在是人工的,現在都是人工栽的。」
黑面琵鷺的家遭受威脅,珍貴的歷史遺跡也被聳立的賭場給淹沒了。
澳門居民 李銳俊:「從燈塔望下去已經不一樣了,跟以前你可以看到那個海面,現在就是全部變成是,蓋著密密麻麻的樓。」
松山燈塔是澳門世界遺產景點中,地勢最高的,但不論從哪個角度,望出去的都是龐然大物的賭場。
一群澳門本地人展開搶救行動,才讓特區政府開始重視這些和歷史建築極不協調的景觀,但修法只能限制新建大樓,已經蓋好的拆不得,傷害明明看到了,想救卻救不了。
庇道學校學生 鄭少林:「我爸爸跟我媽媽都是在賭場裡面工作的,去年我哥哥高中畢業以後,也進了賭場工作,基本上是全家、我家裡面所有人都是在賭場工作。」
一家人靠著賭場生活,但是他卻沒有太大的喜悅。
庇道學校學生 鄭少林:「就是家庭那種狀況,感情比較淡,比如說經常我上學了,他在家裡,但是我回家了,他已經去上班了,基本上很少有機會見得到、談話,感情就淡了。」
賭博業讓許多澳門家庭的親子關係,變得很疏離,讀書是他唯一不讓自己進賭場,能做的努力,
庇道中學學生 鄭少林:「就是好像一直一代又一代,全都在賭場裡面工作,好像我也該去賭場工作,但這是你不願意走的一條路,對希望讀完大學以後,回來在這邊,不是在賭場裡面工作,是在政府、其他的部門機構工作比較好。」
過去,只要年滿十八歲,就能進賭場工作,造成一股輟學風,特區政府才不得不將年齡上拉到21歲,但是大門一開,已經關不上了。
庇道學校老師劉雪梅:「家長都會跟他們說,讀書幹什麼,不如出來賺錢,他們當時的心態就是覺得,他們賺的錢很多,因為當時賭場都有一萬三,我們做老師的,那時候薪水也還沒有那麼高,可能有一部份沒有一萬三(澳幣),所以他們會說,你們讀那麼多書,也只不過是收那麼一點點的薪水,我們現在出去都已經有啦。」
學校老師想要導正學生對賭博的迷思,但學生們面對高薪誘惑,老師的聲音就顯得太過薄弱。
庇道學校學生 黃雅宜:「收入啊,就是你還沒有薪水,他們(荷官)已經有錢了,而且還很多、很大方,(他們)會請客。」
青少年很早就開始習慣奢侈的消費模式,也因為博彩業作為澳門的龍頭行業,專門訓練荷官的博彩技術培訓中心就是由政府成立,大專院校負責授課的教育機構,像這位年輕荷官,讀到大學畢業,但就業選擇,也仍然是博彩業。
賭場荷官 陳嘉莉:「年輕人出來工作,肯定是找一份薪資比較高的。」
華人社會對於賭博的顧忌,到了這群荷官世代,早已經不是問題,賭場是這個世代的共同記憶,在澳門政府帶頭向錢看的驅使下,年輕人的價值觀變成金錢至上,道德良知早已拋在腦後。
200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