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 良師良醫與罷診

台北帝大的接收工作完成,改制為內分文、法、理、工、醫、農六學院的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搖身一變成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除了各科留用的日籍教授以外,台北帝大醫學部第一屆卒業生按資歷起用為副教授兼主任。因此,許強主持了台大醫院第三內科,同時也是受到學生歡迎的老師。他在講堂的上課,像老師澤田教授簡明而啟發學生了解重點,吸引不少學生,使不少學生畢業後進入第三內科進修內科,給第三內科帶來發展的動力。他很重視科學,認為科學是一個個真理和定理累積起來的東西,不是魔術,也不是奇蹟。他常用德文向學生闡述真理。他認為真理有普遍性、妥當性,是超越時間的;在真理之前,人人平等。

然而,光復後,台大醫院除了各科留用一位日人教授之外,其他編制為副教授、講師、助教(頂多三人)、有薪助理醫師三人,其他都是無薪助理醫師。校方於1945121日根據日方的移交清冊,先發給七十名有薪人員聘書。但是,對疏散物品的搬回,清理被空襲破壞的院舍、醫院接收等工作,以及醫院的診療業務,與有薪的職員一樣盡職復責的無薪助理醫師卻沒有發給聘書。許強認為,台大醫學院與附屬醫院若無這些無薪助理醫師,既不足應付門診及住院病人的診療,更談不上教學與學術研究。不發聘書與「無薪助理醫師」的編制,嚴重侵犯了那批畢業後留在醫院工作的學弟們的工作權,於是就起來帶頭,通過杜聰明院長向台大當局提交人事建議案。但是經多次交涉卻一直被擱置,沒有處理。一直到會商期限規定的1946322日,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圓滿解決。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全體醫員於是發動罷診抗議,要求發給正式證書。327日,台大第二附屬醫院全體職員在院長「萬不可輕舉妄動」的警告之下決定起而響應罷診。罷診的風潮迅速擴大到各方面的學生,醫學院的學生首先決定以「罷課」來支持附屬醫院的罷診。其他各學院的學生也「聞風繼起,呼應醫學院之學潮,決為打破學園之官僚化,爭求大學之民主化而共同邁進。」許強一方面領導醫師罷診,一方面通過省當局的《台灣新生報》與《人民導報》〔社長宋斐如(教育處副處長)、總編輯蘇新〕,製造支持罷診的社會輿論。這場台灣史無前例的醫師罷診事件終於引起國民政府中央的注意。410日,由上海飛返台北的羅宗洛校長會見了醫師代表,答應改進「大學民主化」的問題,同時先發給「無薪助理醫師」聘書。411日,附屬醫院全體醫員於是向市民發表<復診聲明書>,結束了長達半月的罷診行動。一星期後,不僅各科編制內缺額的聘書發出,原先只要求無薪助理醫師聘書的人也接到有薪助理醫師的聘書,整個罷診風波於此告一段落。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tncomu.tw%2Fmodules%2Ftad_book3%2Fpage.php%3Ftbdsn%3D1529%26tbsn%3D58

線上書籍目錄

展開 | 闔起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