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10月13日,國民政府教育部擬訂具體計劃接管台灣教育,台北帝大改為國立台北大學。10月25日,中國戰區台灣區受降典禮在台北市公會堂(中山堂)舉行,台灣回歸中國。11月,行政院令設國立台灣大學於台北帝國大學原址,由教育部特派員羅宗洛擔任代理校長。原台北帝大總長安藤一雄代表校方,將台北帝大醫學部、附屬醫學專門部及附屬醫院,移交國民政府代表羅宗洛。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聘杜聰明為台北大學校務委員會常務委員,負責接收原台北帝大醫學部及附屬醫院事宜。接收後,台北帝大醫學部改稱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台北帝大醫學部附屬醫院改稱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台北赤十字醫院則為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12月1日,杜聰明任醫學院院長兼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及熱帶醫學研究所所長。
這段期間,醫學部在職的台灣人醫師也相應組織了台醫同學會,並通過無記名投票選出第三內科助教許強等人,協助杜聰明接收台北帝大醫學部及附屬醫學專門部、台大附屬醫院、熱帶醫學研究所及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及支部醫院(今市立中興醫院),共同扛起重整校園、重建學校的責任,並且協助國軍接收分布全島的軍用醫療物品。在接收過程中,許強實際負責日據時代由仁濟團包辦並由第三內科助教授監督的醫院營養部的接管工作。然而,它在1945年5月31日的台北大轟炸中已被炸得滿目瘡痍了。許強於是特地組織一個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一直要到1949年護理部正式成立後才把工作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