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五年之後,台灣人曾幾度為外來殖民政權打「非本土」的戰爭,不管是志願或非志願,在那些戰爭中都做了相當慘痛的犧牲,但是,事過境遷卻未獲得應有的尊嚴、重視與補償,甚至被消失於歷史記憶之外,可以說幾乎是遭到刻意的遺棄。
日治末期,台灣人被動員加入日本軍投入二戰,遠征南洋、東南亞及中國戰場;沒有戰死的台灣人日本兵成了戰俘,被盟軍關進戰俘營。二戰後,以接收之名、行佔領之實的中國國民黨,初登台灣就又誘騙台灣人投入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國共內戰;台灣人國府兵戰死前線者甚多,也有不少被解放軍俘虜,成為台灣人解放軍後又被迫參與韓戰。令人更難以想像且少為人知的,中國國民黨政權後來甚至把台灣獄中受刑人投入中國沿海島嶼的突擊戰。
本文的重點放在台灣人先後以不同國籍被動員征戰,馳騁沙場餘命復員後,原本效命的日本政府、接收台灣的蔣介石國民政府和中國國民黨如何對待他們?其中,除了被國民黨政權徵召投入中國沿海島嶼突擊戰沒有戰歿的台灣獄中受刑人,獲得原本承諾的減刑之外,台灣人日本兵、台灣人國府兵都歷經長年的陳情追討,才獲得象徵性、憐憫式的微薄補償,其情其景透顯了被外來政權殖民的島民悲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