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 氣機導引/教學篇-黃興漢

教學發表案例5:氣機導引/教學篇

氣機導引
黃興漢/台南市社區大學氣機導引講師

------------------------------------------------------------------------------------------------------■
在台南社大教授氣機導引課程已近6年,與學員互動的過程始終都保持著良好的師生與朋友關係,然回顧這些年的教學經驗與反思,本人有以下幾點淺見,提供給各位先進參考。其中則分為教學氣氛、師生關係、專業技能、成果展演、課程修正等5個面向,分別說明如后:

壹、教學氣氛
     社區大學是成人教育,成員多為社會各階層人士,對於教學氣氛上的掌握,首先要營造輕鬆、自在,在沒有壓迫感的教學情境下教學,因此,我有以下措施:

一、瞭解成員屬性:到目前為止本班的成員多數為退休人士,少數家庭主婦,所以在經營上要以「謙卑與包容」的心態,去製造簡單又快樂的學習環境,目的在解除學員心中的恐懼與不安。

二、掌握教學主導權:由於成員中,有不少是職場的退休人員,其間各有不同的受教需求與主觀意識,然在了解各自需求後,最後會斟酌利弊後,選擇較佳方案,以期平衡不同之意見,力求公允。

三、推舉熱心成員擔任幹部:幹部可擔任教學者與學員之間的溝通橋樑。針對學員對授課內容有疑問,或學員情緒調處,皆可透過幹部協助留意學員上課狀況,希望可以適時給予精神上的援助。

四、擁有熱忱的心:有熱忱的人所到之處必受歡迎,而氣氛的感染更會加速營造快樂的學習環境,有熱忱的心情,人自然會開朗與放鬆,而心境更直接關係到免疫系統的平衡因子。

五、教學同理心:站在學員的角度,去想像學員需要那些教學元素,
進而去營造渠等上課情境,如鼓勵、認同各別差異等。

貳、師生關係
師生關係是一種動態的情感交流,是教師與學員之間兩種角色相互磨合的關係,教
師角色除了教學以外,更應主動建立師生良好關係,使師生互動獲得最佳調適能力,去營造教、學雙贏局面,以達教學之成效。
建立良好師生關係品質,需從正確的心態開始做起,首先,在心態上要有樂觀積極、
期待、耐性、包容的態度,把每一位學員都看成很有成就的個體,勿輕易放棄任何一位學員。然教師需促使自己有能力去解決問題,去溝通、了解學員需求,這是促進師生融洽關係的基本原則。如何調整教師的正確心態有以下幾點做法:

一、培養主動積極的態度:主動與學員閒聊、接觸及關懷,並了解個別需求與學習困擾,適時予以說明動作要領及個人心得,讓學生感受老師的關懷,得以在老師的關懷中學習。

二、抱持真誠互信的情懷:展現真心誠意,抱持對事不對人、就事論事的原則,建立師生互信的基礎。師生若處於緊繃敵對立場,教學就無法達到其成效,應以真誠、互信、接納與同理心深入探討學員追尋自我表現與宣洩行為,協助學員判斷正確的養生之道與修鍊方式,並學習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進而謀求和樂的上課氣氛。

三、善用情緒管理的技巧:做一個專注的傾聽者,以成熟的情緒智慧,適度處理師生間的情緒反應,並能運用傾聽的技巧尊重學員,讓學員覺得有價值、受尊重,於是彼此關係在無形中建立,使學生樂於接近、親近老師,使教學工作無形中事半功倍。

四、注重學員的個別差異:處理學員問題時,應秉持公正無私的普遍性原則,或者考慮個別情況予以斟酌決定。在不違背和諧、公平的原則下,權衡輕重,依個別情況分別處理,以適應學員個別差異。

五、建立有效的溝通管道:一個人將事實、意見、意圖傳達給他人,就稱為「溝通」,不管是陳述事實、表達意見……等,都是在影響對方的思考,因此就是思考的互動、是意見的交流。溝通是為了學員的學習和成長,溝通時能給予適切的反應,使意見的交流順暢,這次的溝通合作是下一次溝通合作的基礎,所以一定要互相留下好印象,使老師、學員之間存有無礙的溝通管道,營造教、學雙贏局面,以達教學之目的。

參、專業技能
     教學者在授予專業技能,應以不藏無私的態度面對學習者,首先,教學者可以隨時、隨進度之推進知道那裡有不足之處,其次,學習者也能從中感受到教學者的認真與盡責的態度,如此,假以時日雙方會更有默契,也會培養出同理心。
     每位教學者之所以能遂行教學工作,就是因為本身具有某方面的專長與素養,但不代表其專業技能可以全數移轉給學員,惟個人覺得在教授養生課程中,教學者應有著重以下幾項要點,以利學員順利吸收專業知識。

一、專業課程設計簡單化:在課程操作上因學員的身體狀況不盡相同,所以動作的設計上必須要顧及大多數學員可以完成的動作為主要考量,經過1至2個學期後,在多數學員身體能跟上進度,再適時調整課程進度、深度。

二、因個別差異,教授不同動作深度:每一個學員的肢體條件,都有很大的差異,為了避免學員在操作某一動作而受傷,通常在期初前3堂內,會讓學員自我介紹,並說明要學習「氣機導引」的動機,從中我會觀察學員的個別生理條件差異性。也將所觀察到的現象,加入我的教學元素內,授予學員「相同動作,異同層次」的肢體操作建議。

三、課程進度分級化:學員學習了2至3學期的課程後,功法除了對他們身體體質改善外,情緒穩定度也有明顯的進步。這時會建議此些學員,須到進階班來修鍊,因為進階班強調完整的功法鍛鍊,則學員的體驗也會有更提升到意識層次的訓練,這個階段亦是「練身即修心」的最佳寫照。

四、學理、動作雙管齊下:導引術是中國傳統的養生術之一,至今已流傳數千年了,然而能流傳歷代的養生精華理念,其中必存有可依循之真理與脈絡,換言之,學理確定無誤,教學者則必須依其學理根據,再經親身實際體驗後,轉化為可「複製的」身體律動元素,讓學員在思想上感覺到「信任感」,在動作上感受到「釋放感」。

五、建立助教制度:「助教」是教學者與學員之間的溝通窗口。在教授課程過程中,可以輔助老師遺漏的細節,並將自身的學習經驗分享給新學員,以減少學員在學習上的盲點;另一方面,也可以藉上課機會協助老師,排解學員的心理困惑,及課間情緒的安撫。

肆、期末成果展演
社大在學期課程結束後會舉辦一次成果展演,其目的在驗收教與學的成效,及教師、學員的參與度。有些學員或許會排斥這些活動,經了解可能是因為本身信心不足,或過去從來沒有這樣的經驗,害怕面對群眾;然而當我在面對這些不同意見的當下,我即決定要說服學員敢於嘗試參加此活動,進而享受這活動所帶來的樂趣與成就感,而不要再將這檔事當做是苦差事。在此提供一些個人在心態與做法上的建議:

一、教學者要認同展演的功能:我認為讓學員上台展演是肯定自己教學的成效展示,也可透過展演過程中(如排練整齊性、動作的協調性等)各流程之推演,找出自己教學上的盲點或由學員發現的問題,做為下次教學的參考與改進,所以我是戰戰兢兢的從期初就做好每一動作的教學深怕動作教錯了,會對學員的學習效果打折扣,也因此這幾個學期以來不管展演成效如何我都在教學過程裏,竭盡全力教授課程動作,讓學員看到我的真心付出,他們則對我所要求的事項亦能欣然接受。

二、鼓勵學員上台肯定自我:古有名諺:「兵隨將轉」,老師的言行、觀念會無形中改變學員的態度與認知,因此我秉持這個信念不斷在課堂中有意無意灌輸學員「上台展演即展現自信心」的觀念,多數的學員剛開始會六神無主不知自己到底行不行,同時我也借助班上幹部的力量鼓勵少數沒有自信的學員加入展演的行列,如此,一段時間後學員也都習慣我的教學模式,更自然地從課程中學習動作技巧,從動作技巧中不斷磨鍊展演的功法,經過此一過程洗禮後,我赫然發現學員的心性有明顯改變,不但有信心上台,更能激發潛能在舞台上自在的演出,這就是我想要見到的結果,可見「人沒有能力不足的問題,卻有找不到激發能力的管道」,這也是教學者須下功夫的地方。

三、靜態成果展-心得寫作:學員期末繳交課程心得,亦是另一精神層次的成果驗証,然有多數學員都視寫作為畏途,而我則換另一角度去思索,該如何讓學員願意靜下心來思考這段時間上課的感受?首先,告訴學員寫心得要「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這樣才是心中當下且自然的反應。再者,描述個人生理或心理的感覺即可。如上的文書鍛鍊是屬「內化又昇華」意識層面,無形中會啟發個人對事務觀察的敏銳度;我也會針對學員的心得一一看過,且在看文字內容的同時,心理回憶該學員上課的狀況,最後回覆給他們些許建議,做為心得回應。

伍、課程修正
教學過程亦須注重起、承、轉、合等階段的作為,所以在最後更重要的是應思考課程實施後,經實際操作與理論設計做比照,歸類可行與不可行之因素,做為下期開課新教案之依據,我認為,這樣才能精進老師教學的內涵。因而我對課程修正有以下幾點做法:

一、從學員身上的問題,擬定新教材:經常在課堂上有學員,會問及個人身體隱私問題,我除了私下說明與建議多練那些動作外,同時也將此等問題,轉換為新的教學主題,這樣可以增進老師教學的能量,亦能讓後進學員,遇到相同問題得以解惑與受惠。

二、廣蒐相關資訊,加入課程中:開學前或學期進行中,我會盡其所能多蒐集相關的養生資訊,隨時加入課程內,做為補充資料或案例,以延伸本課程的觸角。

三、詢問未學者,想獲得何些身體改善:透過徵詢周邊尚未學習任何養生功法或運動的友人,他們身體經常發生那些問題與現象,及最急迫想要改善身體的那些不適感,然後再從中研擬新的教學點子與創新,以迎合未來新學員的身體條件,靈活應變教學方法,期能增進教學深度。

綜上所述,是我對本課程教學效益的粗淺認知,除此之外,教學者也必須時時留意學員的感受,例如課堂中有學員練習上有進步或做的特別好,也要公開給予表揚,使他們有成就感之後,對爾後的學習自然就更有信心;對於動作做不標準或不對,我也不厭其煩一再的示範給他們看,期望他們不要因不正確的動作而傷了身體或自信心受挫,因此,「養生要先知道不傷身的觀念」且從中體會人有無限的可能,在課堂上也會重覆地告訴學員們,我真實的生理與心理的感受,其目的就是希望他們都能和我一樣快樂又輕鬆地學習「氣機導引」課程,更希望能透過學員的影響力,去邀約更多的朋友一起來共同探求生命的課題。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tncomu.tw%2Fmodules%2Ftad_book3%2Fpage.php%3Ftbdsn%3D1450%26tbsn%3D55

線上書籍目錄

展開 | 闔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