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 【第34講】0524(二)共有地的未來─台南公園現況觀察

說故事人:盧居煒
說故事日:2016/05/24(二)上午09:00
天氣:細雨轉陰天再轉毛毛雨

今天來參加故事<100>的夥伴,是台南社大的氣機導引班與長穗劍班的學員,雖然活動開始前,雨仍然滴滴答答,但大家還是一起來到了台南公園,在微雨中,漫步台南公園,觀察公園裡的現況。

居煒老師一開始用「我們的大地」這本繪本的封面,來說明「共有地的悲歌」這樣的概念,公園、海洋、森林,都是共有地的典型代表,公園是大家的,大家都有權利可以使用公園,但如果大家無限制的使用,那公園會變成什麼樣子?

在聽完這樣的概念後,大家一起走入公園,觀察公園中的環境問題,包含了:草地東禿一塊西缺一塊、水泥護岸的問題、解說牌與告示牌的擺設、水域生態的外來種問題、公園中設施的設計與安排等問題,大家一起觀察、一起思考,一個將近百歲公園,該有的容貌會是什麼呢?等待著你我的解答與省思!

https://www.facebook.com/tainanpark100story/photos/?tab=album&album_id=835405506592132

公園的解說設施、解說牌,其實都是一種創意與設計的展現,到底我們希望,台南公園給人家的第一印象或特色是什麼呢?

站在燕潭邊,水泥護岸阻隔了我們親近水的機會,增添了落水的不安全感。

運氣真好,大家一集合,鳳頭蒼鷹正在樹梢上鳴叫呢!

我們的大地,最後會變成什麼樣的狀況呢?

 

 

比較一下左右兩邊的草地,發現不同的地方在哪了嗎?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tncomu.tw%2Fmodules%2Ftad_book3%2Fpage.php%3Ftbdsn%3D1092%26tbsn%3D24

線上書籍目錄

展開 | 闔起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