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台南社區大學
:::
關於臺南社大
About Us
臺南社區大學簡介
臺南社大辦學理念
臺南社大行事曆
分班位置圖
學會簡介
捐款徵信
維修通報
工作人員登入
教師專區
如何成為台南社大教師
線上教學資源區
臺南社大教師Q&A
什麼是社區大學?黃武雄著
教學經驗分享
2007-8教與學經驗分享/工作坊資料
2010年教與學經驗分享
2011教與學經驗反思系列發表活動
2011 幸福研討會--教學發表篇
2017幸福交流分享會—社群服務篇
填寫教學參訪 發文申請表
教與學經驗分享
學員專區
線上報名教學
台南社大《報名須知》
學習常見問題Q&A
學習行事曆
線上填寫--班級聯絡簿
台南社大學生如何籌組自主性社團
臺南社大個資法公開聲明
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處理要點 公告
學習收藏
臺南公園故事聽&說
教與學活動報導
歷年課程及活動相片
歷年活動紀錄
歷年學習影片
歷屆學刊
學習週記
:::
所有書籍
「延平國中永續校園」目錄
MarkDown
11-6 既有涼亭再利用(整理棚架種植籐類植栽)
1-1 校園基本配置圖
1-1 永續校園推動委員會成員
1-2 校園植栽數量現況示意圖
1-3 延平國中98年度城鄉風貌計畫工程
1-4 延平國中校園植物及動物介紹
2. 環境教育
2-1 環境教育
2-1 能源資優生社團
2-2 教學農園
2-3 落葉堆肥區
3. 雨水再生水利用
3-1 雨水再生水利用教學展示設備
3-1 利用廢棄的水塔收集雨水
3-3 學習步道--節約能源設計設施
4. 自然淨化水循環處理
5. 再生能源應用
5-1 再生能源應用教學展示設備
5-2 風力光電互補發電獨立系統
6. 節約能源設計與管理監控措施
6-1 屋頂加裝遮陽棚
6-2 頂樓加裝通風器
6-3 室內環境改善:
7. 節水措施規劃
8. 透水性舖面
8-1 柏油路面、磁磚地面 改造成透水性鋪面
9. 地表土壤改良
10. 生活環保實務
10-1 桌椅修復或重新組合製作
10-2 彩繪校園
11. 健康建材與自然素材及教學展示
11-1 戶外展示場範圍AC地坪及場地整理
11-2 周邊花台高度提高
11-3 10x10x60預鑄緣石
11-4 既有大樹樹穴範圍擴大及綠地步道
11-6 既有涼亭再利用(整理棚架種植籐類植栽)
12. 活化校園能(資)源教育中心
12-1 室內環境改善
12-1-1 閒置教室隔間作為展示教室
12-1-2 展示教室增設60X60 高性能吸音天花板
12-1-3 教室增設瓦特計 高性能燈具及隱藏式風扇
12-1-4 室內照度比較
12-2 透水鋪面及棚架整理
12-3 雨水再生水利用
12-4 乾淨能源:太陽能熱水器、風力光電互補發電獨立系統及人力發電機
12-5 能(資)源教學課程發展方案
20. 綜合效益
12-1 室內環境改善
延平國中永續校園 ========
緣起: 延平國中(以下稱本校)是一個50年的學校,非常重視永續經營,自91年至97年推展永續經營概念的努力痕跡,國中向來被升學束縛,幾年來永續經營的關念分散成片斷散落在校園角落、課程文字間,比較難以將硬體建設理念與軟體的規劃結合成一完整架構。 台南社區大學自本校申辦永續校園改造計畫以來,一直在顧問的角色支援此一計畫,人力與課程(社團)給予團隊相當多的助力,四年來的合作,自台南公園的社區營造到永續校園計畫,一直是本校重要的夥伴,今年也願意在各方面完全支持本校活化舊空間的計畫申請(活化舊空間一直也是台南社大的核心辦學理念),除了負責活化空間的佈置以外,社大也願意協助推廣成人永續發展關念的建構。 本校參與了此次「活化校園閒置空間總體計畫」的申請,本來想利用廢棄不用的廁所建構一個「能資教學區」,由於「零廢棄」的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將活化的空間改換成合作社的閒置部份,合作社是學生進出最頻頻的位置,可以讓更多人接觸到永續節能的訊息,結合教學與休閒功能,將舊角落大變身。以下是本校近幾年來努力痕跡,希望能獲得審核委員認同,通過本計畫申請案,謝謝。 目的: 1.改造舊有的空間,充分利用,並整合本校已有的永續校園經營理念。 2.將概念教具化,移植融入課程裡面,並讓學生、教師自由比較及感受到永續裡念的成果。 3.藉由臺南社區大學在公民行動的理念與課程組織,請臺南社區大學協助成人在永續經營理念之傳遞。 4.利用經費整理出一個可用可長的空間,即使將來沒有後續的經費與計畫,仍然能將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傳遞教授給學生。 5.利用本計畫,增加一個新的能資中心,加強教師與學生之互動、建立學校、社區間、及臺南社區大學學員,觀念交換平台。 藉由教具之建立,將概念由課程化,進而演變為生活化。 綜合效益: 對於環境中 ,光、熱、水 的需求,可達到光、熱、氣 的舒適度進而提昇使用品質,對於長期使用的學校而言那就是永續經營最佳範例 以上改造計劃綜合結語 認識永續---能資教學中心的建構,整合已建置的永續營造設施,增進學生瞭解永續經營的概念。 生態循環---減少水資源消耗,增加透水面積比率,舊空間再利用,增加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為人與環境的良性互動作一個好的示範。
:::
QR Code 區塊
線上書籍目錄
展開
|
闔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