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台南社區大學
:::
關於臺南社大
About Us
臺南社區大學簡介
臺南社大辦學理念
臺南社大行事曆
分班位置圖
學會簡介
捐款徵信
維修通報
工作人員登入
教師專區
如何成為台南社大教師
線上教學資源區
臺南社大教師Q&A
什麼是社區大學?黃武雄著
教學經驗分享
2007-8教與學經驗分享/工作坊資料
2010年教與學經驗分享
2011教與學經驗反思系列發表活動
2011 幸福研討會--教學發表篇
2017幸福交流分享會—社群服務篇
填寫教學參訪 發文申請表
教與學經驗分享
學員專區
線上報名教學
台南社大《報名須知》
學習常見問題Q&A
學習行事曆
線上填寫--班級聯絡簿
台南社大學生如何籌組自主性社團
臺南社大個資法公開聲明
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處理要點 公告
學習收藏
臺南公園故事聽&說
教與學活動報導
歷年課程及活動相片
歷年活動紀錄
歷年學習影片
歷屆學刊
學習週記
:::
所有書籍
「轉型正義消除威權象徵與公民行動 論文彙編」目錄
MarkDown
1-2 被國民黨拐騙的台灣人國府兵
1. 失落的歷史記憶:台灣人在戰爭中的悲運/邱國禎
1-1 台灣人日本兵權益遭國民黨出賣
1-2 被國民黨拐騙的台灣人國府兵
1-3 台灣受刑人被國民黨送往戰場
1-4 東山戰役後二十位台灣人被判死刑
1-5 結論
2. 困難的歷史、記憶遺址的詮釋與檔案中心/曹欽榮
2-1 祕魯ANFASEP記憶博物館 Memoria de ANFASEP Ayacucho
2-2 柏林「恐怖的地形學」檔案中心
2-3 紐倫堡的「法西斯及恐怖」檔案中心。法西斯建築的變遷
3. 遺產的變與不變:人權教育遺址和博物館/曹欽榮
3-1 城市遺產旅程
3-2 困難遺產變與不變
3-3 困難遺產自我呈現
3-4 為什麼是困難遺產
3-5 協商困難遺產
3-6 遺產更親近觀眾
3-7 台灣的困難遺產
4. 中西區人權歷史場址走讀
4-1 走讀路線
4-2 走讀路線示意圖
4-4 延伸閱讀書目
5. 許強醫師(1913-1950) 藍博洲
5-1 農家出身的子弟
5-2 帝大醫學博士
5-3 抗日氣概的台灣人
5-4 日降光復與接收
5-5 良師良醫與罷診
5-6 組織開業與被捕
5-7 判決援救與拒悔
5-8 遺書槍決與收屍
6. 設局:台灣威權統治時期調查局的偵訊策略與工作經驗 蘇慶軒、郭俊毅、王奕婷
6-1 前言
6-2 文獻回顧、本文論點與資料來源
6-3 設局:調查局偵訊程序與策略
6-4 結論
6-5 參考書目
1-4 東山戰役後二十位台灣人被判死刑
轉型正義消除威權象徵與公民行動 論文彙編 ====================
受刑人及犯案流氓被強制徵調執行軍事突擊任務,似乎只是好萊塢商業電影裡的刺激情節,故事人物都很驍勇善戰,過程驚險萬分。其實,蔣介石政權敗逃台灣後卻真實地發生在台灣,且當無端犧牲了數千名包括台灣人在內的兵源之後,就曾徵調受刑人(甚至有政治犯)及犯案流氓執行突擊任務,不過,情節及結果卻與電影描述的截然不同,其真相是台灣戰爭史從未提及的。
在中國國民黨政權逃亡台灣不久,韓戰爆發,美國宣布台灣海峽「中立化」,派第七艦隊駐防台灣海峽,並成立〈駐台軍事援助顧問團〉,協助建軍、整備訓練;國民黨政權則一方面向美國表示願意出兵支援韓戰,一方面則在中國沿海幾個少得可憐的據點成立「反共救國軍」,對中國沿海進行不痛不癢的破壞行動,當時在台灣的報紙上經常會看到諸如:「大陸游擊隊實力雄厚,一百八十萬健兒隨時可策應國軍反攻,人民痛恨毛匪暴政均紛紛投身反共陣營」,又或如「我游擊戰果,浙東圍攻玉環,桂省光復都安,葉肇赴台晉謁當局有所報告」等等均屬虛假編造的大內宣報導【註二十】。
由行政院〈匪後工作委員會〉、國防部〈大陸工作會〉負責籌畫的游擊或突擊任務,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除了台灣本島設置有訓練基地之外,金門、馬祖都有「反共救國軍」的編組,連高雄市鼓山區也設有所謂「東南人民反共救國軍莆仙縱隊」高雄辦事處。然而,「反共救國軍」出任務的傷亡非常慘重,根據成立最早的〈閩省游擊指揮部〉工作概況資料,光是從一九四九年底到一九五○年初的短短幾個月間,閩南各地區救國軍司令就至少陣亡十位以上,士兵陣亡之多就更不用說了,因而在一九五○年五月將殘兵轉入地下。
〈閩省游擊指揮部〉於一九五二年三月一日改組為《福建省反共救國軍總指揮部》,但改組前的一九五一年九月所展開的一次當年最大規模出擊,結果五八七名兵力仍然傷亡一半以上,無功而退【註二十一】;這個時間點與前一章節提到的宜蘭縣義務役台灣兵李金全,在福建晉江作戰陣亡的時間頗為一致(一九五一年九月十九日),可以推論國民黨政權自從敗逃台灣之後一直都有將台灣充員兵投入國共內戰,而且理論上也為數不少,後來才又把腦筋動到受刑人身上,其盤算的原因與內幕就不得而知。
當時,美國中央情報局於一九五一年三月已經在台北成立以《西方公司》為名的民間企業公司,初期是替台灣代購軍火,後來於一九五三年在該公司協助下策劃坊間耳熟能詳的〈東山島戰役〉,並提供各項突擊所需的軍械裝備。
《福建省反共救國軍總指揮部》設於金門,基於突擊兵力即將耗盡,同時由於部分中國省籍軍士的忠誠度到了中國就會打折,因而,國民黨政權最後便大量徵調台灣兵編入「反共救國軍」的突擊任務。
究竟有多少台灣兵或受刑人被徵調投入突擊任務,從現有資料中根本無法得窺全貌,其情形與一九四五年底到一九四七年違法徵募台灣兵投入中國內戰一樣,既無詳實可信的紀錄可徵,作業也都是在黑箱裡進行,為了瞭解是否有獄中台灣人受刑者被徵調,只能從有限的資料中尋覓蛛絲馬跡,其中,《台灣全省警備司令部》一九四七年度的工作報告,確實紀載有「軍事犯調服勞役」的業務,該業務分三種:公營事業勞役、特種技術勞役、特種勞役,所謂「特種勞役」就是送往金門前線服役,其中絕大多數被派調投入對中國東南沿海小地區的突擊任務【註二十二】。
具體的記述可以在少數論文或回憶錄中找到,如黃志雄的《
1953
年東山島戰役之研究》碩士論文,在注釋中援引胡璉的《金門憶舊》與張晴光的《血戰餘生》兩本著作就明白指出,參加〈東山島戰役〉的突擊第四十二支隊兩個大隊組成分子是:「第二大隊由在台判刑確定之罪犯,以調服勞役名義,充當突擊隊員;第三大隊則由台灣保安司令部職訓大隊管訓的太保、流氓、無業遊民或小偷之類人員組成」。胡璉當時是《福建省反共救國軍總指揮部》司令,張晴光則時任福建游擊總部突擊第四十二支隊上校支隊長。突擊第四十二支隊是〈東山島戰役〉的主力之一。
《福建省反共救國軍總指揮部》一九五二年九月的工作報告就指出,「海上突擊大隊,於一九五一年十月底成立,由台灣撥來義務役新兵四百餘名外,餘均抽調本島國軍官兵編組而成,素質甚佳,整訓完畢後即參加突擊。」【註二十三】這是繼一九五一年九月徵召義務役台灣兵突擊福建晉江,造成五八七名兵力傷亡一半以上之後,再一次官方文書紀載大量徵召義務台灣兵投入國共內戰的確實記錄。海上突擊大隊當年的實編兵力為一、○九五名。【註二十四】不過,〈東山島戰役〉發動的半年前,《福建省反共救國軍總指揮部》實際總計有三千餘名官士兵,後來緊急徵集的五、六千名人員,除了軍士官等領導幹部之外,台灣籍義務役士官兵或受刑人佔的比例想必很高。
進一步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的檔案裡,可以找到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有《國防部軍法局》呈轉《金門防衛部》呈報給總統府,有關「東山戰役作戰有功之勞役犯李文卿等五七三名特赦減刑」案的資料【註二十五】,更證實確有受刑人被調服「特種勞役」而參加了東山戰役
從這份資料看不出有多少受刑的台灣人遭到徵調,但檢視《金門防衛司令部》所呈報的減刑名單,發現有四十五名是台灣人【註二十六】,其中有兩名因參加東山島突擊戰役負傷不退,繼續作戰到底,戰功卓著,而獲得特赦;其他四十三名則獲減刑二分之一。
比較特殊的,生還獲減刑名單中有一名莊江田卻是涉及叛亂案的政治犯。
莊江田(一九二六年生,台南善化人,安定鄉南安國民學校教員)曾在二二八事變期間受傷並被羈押,後來又涉入吳相故「意圖顛覆政府」案被捕。莊江田於一九五一年五月十八日因「明知匪諜而不檢舉」,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執行完畢之後再交付感訓三年。【註二十七】他在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意外地被調往《金門防衛司令部》服行「特種勞役」,一九五三年七月十六日更遭編入突擊大隊四十二支隊參加〈東山島戰役〉。
目前已知還有一位跟莊江田同樣被俘的政治犯——張清海(一九二七年生,台中市),〈東山島戰役〉時,他是被編入「游擊傘兵支隊」,空降後即遭解放軍俘虜,他獲釋放後卻選擇留在中國,直到《懲治叛亂條例》廢止才申請返台,台中市警察局查知他在中國期間曾參加「浙江省台灣同胞聯誼會」,認為該聯誼會是中共外圍組織而涉有叛亂之嫌,遂將他移送高等法院偵辦,因他是在《懲治叛亂條例》廢止後返台,高等法院台中分院檢察署檢察官裁定不起訴。【註二十八】
在〈東山島戰役〉之前的〈南日島戰役〉(一九五二年),是由總統府作戰及計畫參謀次長室主辦,指揮美字號艦二艘,載運陸軍第七十五師兩個團及八八四二部隊在南日島突擊登陸,其中的八八四二部隊是受過兩棲作戰訓練的突擊主力,該部隊疑似有徵調獄中軍事犯的情形。只是同樣缺乏資料難以估算人數,以及其中究竟有多少台灣人。
〈東山島戰役〉只持續三十六小時,國民黨軍被迫倉皇撤退;前述提到在〈東山島戰役〉中,游擊傘兵支隊、游擊第四十二支隊內的台灣人義務役與受刑人最多,傷亡也最慘重,其中,游擊傘兵支隊是由蔣介石接受《西方公司》建議試驗性投入的。
一九五三年六月三日,即將擔任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的雷德福將軍來台灣,與蔣介石展開連續四天的會談中,蔣介石要求美國儘速協助訓練並裝備傘兵一萬名,要運用於突擊中國沿海的戰略要點,爾後再訓練二萬五千名作為未來反攻大陸之用;但是,雷德福以具有傘兵作戰經驗的身分力表反對,強烈主張那是不可行的冒險計畫,蔣介石竟外行地表示,空降中國的傘兵不需補給,可以就地覓生【註二十九】。結果,才隔一個半月,大半傘兵突擊東山島即被蔣介石的愚蠢、草率而犧牲掉了。
參加這次突擊行動中不幸被俘者,經中共遣返後的命運如何?試舉一例說明。
黃朝觔(時年三十七歲,嘉義縣人)、紀金水(時年二十一歲,屏東人)、游渭漳(時年二十八歲,台中縣人)等三人,都是參加〈東山島戰役〉因未及隨隊撤退,以致被解放軍俘虜,三個月後獲中共釋放,《台灣省保安司令部》軍事檢察官卻將他們起訴,黃、紀兩人的罪名是「在匪區接受反動教育」,黃朝觔的罪名是於被俘期間曾在控訴大會上汙衊國民黨政權。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三人均遭判處交付感化。【註三十】
當年是韓戰打得正酣之際,美國雖然阻止中國國民黨政權「反攻大陸」,不過,艾森豪總統於一九五三年初上任後,宣布在台灣海峽執行「去中立化」政策,解除對中國沿海進行突擊行動的限制令,被解讀為有藉此牽制解放軍之意圖。
有關〈東山島戰役〉,雖然國民黨透過中央社發布的新聞,大肆宣傳戰果,如「大舉突擊東山島,閩兩棲突擊隊敵前登陸成功,擊潰匪軍抵抗,戰果正清查中」,以及「突擊東山島之役,在匪區輾轉傳播,已發生極大政治作用,沿海民眾咸在盼望國軍反攻」等等,進行誇張虛假的大內宣,不過,蔣介石卻在日記中自記〈東山島戰役〉是「一大失敗」。
此後雖然美國不再支持這類突擊行動,《西方公司》也終止合作關係,「美國駐台北軍事顧問團團長蔡斯正式照會國民黨政府相關部門,在未徵得美方允許的情況下,未來國軍不能向中國大陸採取任何軍事行動。」【註三十一】不過,蔣介石卻陽奉陰違並未放棄小規模的突擊,特別是在一九五四年九月三日中共發動「九三砲戰」之後,小規模突擊行動一度又趨於頻密,延續到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八二三炮戰後才稍歇。
對於〈東山島戰役〉的陣亡者及失蹤者的處理,國防部情報局到了一九六○年代才
將其他多次突擊行動併辦,比較縝密地執行「處理我方留在大陸軍事人員陣亡撫卹案」。此後二十年仍維持「反共救國軍」編組,從事的是敵後工作,而「特種勞務」的調派則不再從事軍事行動了,而是從事開墾建設、救災及病毒試驗。
【註二十】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金門《正氣中華》一版頭題。
【註二十一】「福建省反共救國軍總指揮部四十一年度上半年工作概況報告書」,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
A305050000C=0041=1784=3126=0001=virtual001=0008
。
【註二十二】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
B5018230601=0036=109.3=4010=002=005=0011
。
【註二十三】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
A305050000C=0041=1784=3126=0001=virtual001=0008
。
【註二十四】同上註。
【註二十五】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
B3750347701=0043=3136170=170=1=001=0005013770001
。
【註二十六】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
B3750347701=0043=3136170=170=1=001=0005013770011
。
【註二十七】莊江田判決書,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
B3750187701=0040=1571=44396752=50=086=0005
。
【註二十八】張清海不起訴書,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
A387130000C=0080=D381=1=0001=002=0003
。
【註二十九】參考一九五三年六月五日,蔣介石與雷德福將軍在士林官邸的晤談紀錄,外交部〈蔣介石總統與雷德褔會談紀錄(軍事會談)〉檔案,檔案典藏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
A303000000B=0042=412=52=0001=virtual001=0024
。
【註三十】黃朝觔、紀金水、游渭漳等三人,參加〈東山島戰役〉被俘。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
B3750347701=0043=3132372=372=1=003=0002
。
【註三十一】林孝庭,《台海‧冷戦‧蔣介石:解密檔案中消失的台灣史
1949-1988
》。
:::
QR Code 區塊
線上書籍目錄
展開
|
闔起
搜尋
search
進階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