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台南社區大學
:::
關於臺南社大
About Us
臺南社區大學簡介
臺南社大辦學理念
臺南社大行事曆
分班位置圖
學會簡介
捐款徵信
維修通報
工作人員登入
教師專區
如何成為台南社大教師
線上教學資源區
臺南社大教師Q&A
什麼是社區大學?黃武雄著
教學經驗分享
2007-8教與學經驗分享/工作坊資料
2010年教與學經驗分享
2011教與學經驗反思系列發表活動
2011 幸福研討會--教學發表篇
2017幸福交流分享會—社群服務篇
填寫教學參訪 發文申請表
教與學經驗分享
學員專區
線上報名教學
台南社大《報名須知》
學習常見問題Q&A
學習行事曆
線上填寫--班級聯絡簿
台南社大學生如何籌組自主性社團
臺南社大個資法公開聲明
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處理要點 公告
學習收藏
臺南公園故事聽&說
教與學活動報導
歷年課程及活動相片
歷年活動紀錄
歷年學習影片
歷屆學刊
學習週記
:::
所有書籍
「自然‧好生活 環境美學探遊」目錄
MarkDown
1-3 課程名稱及時間
1. 壹、關於自然‧好生活
1-1 核心概念
1-2 主題說明: 自然‧好生活--環境美學探遊
1-3 課程名稱及時間
1-4 講師介紹
2. 環境美學
2-1 發現自然美力–用五感連結大自然力量 / 陳建明
2-2 第二波聖母峰遠行 / 劉克襄
2-3 發現之旅 / 陳永興
2-4 美感創造價值的時代 / 盧銘世
2-5 以美之名生活環境藝術行動 / 盧銘世
2-6 我們的學習手冊
3. 尋找在地美學之旅
3-1 關於土溝藝術農村 / 陳小雜
3-2 關於嘉義人文學堂 / 陳小雜
3-3 學員發聲/ 記者陳小雜 編輯整理
4. 成果發表會 – 吳園
4-1 關於這天 - 我們成果發表/ 陳小雜
4-2 寄給自己的明信片,展望自然‧好生活
4-3 古蹟解說/吳美雲
4-4 品茗 賞樂 划船
4-5 園藝美學 李武昌
5. 「吳園生活美學體驗及分享」活動新聞稿
2. 環境美學
自然‧好生活 環境美學探遊 =============
陳建明老師
國立臺南藝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曾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補助派赴紐約I.S.C.P.國際藝術工作室藝術家、「財團法人國家文藝基金會」派赴法國參訪考察閒置空間再利用案例。
現任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理事長、美學與藝術學程召集人,台灣藝術進駐交流協會理事長,財團法人榮仁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劉克襄
老師
詩人、自然觀察作家。年輕時以鳥類生態為散文題材,開啟台灣自然寫作風氣。在多年的散文創作過程裡,不斷嘗試各種自然寫作文體和題材的試驗,大至地理文史的論述,小及昆蟲花草的研究,都曾潛心著墨。近年來創作主題則以生態旅遊,古道探查,以及社區營造為主。曾出版詩集、散文、小說和自然旅行指南等著作三十餘部;並獲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台灣詩獎、吳三連獎、台灣自然保育獎等。
陳永興
老師-土溝村為基地發展新聚落
南藝大助理教授陳永興推動南瀛水鄉新農村建築,計劃以土溝村為基地,發展「新土溝聚落」,盼重現台灣農村地景之美,喚起對土地的記憶。
他認為打造「悠活稻荷村」的構想,來自新世代農民對於農舍的期盼,未來則希望在現有的土溝聚落旁找到一處基地,推動新土溝聚落的發展,就社區的空間計畫、建築形式與藝術造村願景,建立新的鄉村空間秩序與新住居型態。
盧銘世老師
藝術家盧銘世2000年開始推動結合”自然”˙”美感”與”人文”的綠手指行動,近十年來和社區、校園的互動中陸續發展出「角落美感」、「壁面藝術」、「理想家園」、「村上村樹」、「農村生態島鏈」、「北回歸線種樹」˙˙˙等子計劃。
希望藉由生活中的實踐,讓環境更美好,生活更愉悅幸福。
**
**
**
**
李武昌老師
**
**
退休前兩年在台南市社區大學選讀環境保護與能源再生課程,讓李武昌開始意識到環境植物與人共生的重要性。退休後投入社大志工行列,李武昌的「綠手指」讓他成為台南社大盆景與植物導覽講師,從社大每天巡迴台南百餘個社區的「展愛車」服務,載著盆景替各社區民眾開課;到環境諮詢會議、原生物種研討會、保育的抗爭,都看得到李武昌的身影。
:::
QR Code 區塊
線上書籍目錄
展開
|
闔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