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資料 shelly - 師生新聞 | 2021-01-13 | 點閱數: 1240

教與學博覽會│風險社會下的學習指南- 110/1/17登場

台南社區大學│風險社會下的學習指南- NO.40教與學博覽會

110年1月17日(日)14:00-17:00
<建議可於13:55前抵現場,領取闖關單,找到觀節目最佳位置>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假日廣場
(現場可報名,新舊生同享學分費95折優惠)

●動態舞台展演區│太極拳、功夫扇┼長棍、口琴、吉他、烏克麗麗、歌唱、手語、拳民新運動、搖滾樂團、肚皮舞、飛天禪舞等共15個表演節目

●邊學邊玩體驗學習區│

舊衣改造、台語電影、居家修繕、經絡按摩、書法、易起來學習、老屋修繕、星景攝影、人權社、雲端自動化、圖文漫畫、城市農夫、編織娃勾勾手、油彩心印象等近30個學習攤位

 

新聞資料

https://www.cdns.com.tw/articles/348780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409664

風險社會下的生存指南 因應氣候變遷的新學習【聯合報】

2021-01-13  聯合報 / 記者鄭惠仁/台南即時報導

台南社大針對氣候變遷下的環境,推出可以自力調適的課程。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社大因應氣候變遷,對環境的不確定性做未雨綢繆的準備,促成韌性城市的規畫推動,針對創能、節水、食物保存、可食地景及土壤地力養護等面向,提出因應風險社會危機可以自力調適的主題課程,增強學習力與社會力。

台南社大公民自主發電講師林元笠教太陽能發電DIY,他表示,地球暖化造成極端氣候,人類因應的對策已經從「減緩」進入「調適」,太陽能獨立發電系統的DIY設計,將變成永續生活的必要知能。

「城市農夫」講師程鐵翼說,環境、生態失衡愈來愈嚴重,自然農法推廣也更重要,將教導從選種、採土、培菌道種植;也期待政府推動「可食用地景」,鼓勵市民利用陽台、屋頂,或是城市比較沒有土壤或水源汙染的土地,種植兼具觀賞及食用植物,讓住在城市的民眾,未來即使有糧食危機,也能有補充蔬果食用的來源。

加拿大的孟崇德是「向自然學設計」課程講師,會教作雨水收集、堆肥、發酵等。他說,水可用多次,如馬桶上面裝洗手台,洗完手的水再流入馬桶沖水等,都是很珍惜水的方式,需要政府來鼓勵推展。

老屋修繕課程老師林志學說,許多建築廢棄物並沒有被「善待」,美其名是資源回收,實際上可能取代沃土被回填農地;其他舊材質像屋頂石綿瓦也可能在拆除過程中破碎成石棉纖維,吸入人體而造成危害。他教導學員用切剩的木料作手機擴音架、積木、橡皮筋槍等,把材料用到極致。

台南社大17日下午兩點到5點,於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假日廣場舉辦「風險社會下的學習指南-教與學博覽會」,除提供近40個課程的展列與體驗外,還有動態課程的成果展演,以及課程報名優惠。


台南社大針對氣候變遷下的環境,推出可以自力調適的課程。記者鄭惠仁/攝影

 

 

全球災難不斷 台南社大推自主發電學習生存之道【自由時報】



因應未來缺水、缺電、缺糧等天災人禍,台南社大推出自主發電、雨水蒐集及食物保存等學習課程。(記者蔡文居攝)

2021/01/13 12:58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去年全球災難不斷,面臨氣候變遷或戰爭,未來缺水、缺電、缺糧等天災人禍,台南社大今天配合週日登場的《教與學博覽會》,發表自主發電、雨水蒐集及食物保存等學習課程指南,讓民眾學習在風險社會下的調適與生存之道。

台南社大主任林冠州表示,去年除了造成全球恐慌的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外,全球各地也因氣候變遷,發生許多嚴重災難。為此,台南社大整合各學程領域老師的專長,開設包括自力發電、雨水回收、野外可食用植物的辨識、太陽能鍋、自然農法及降低消耗的修繕技能等生活基本功,以及面對災難下的社交隔離的心靈調適之道。

台南社大公民自主發電講師林元笠說,如果發生自然災害,也不願接受核廢無法處理的弊端,未來太陽能獨立發電系統的DIY設計,將變成永續生活的必要知能。

林冠州表示,台南社大將於1月17日(週日)下午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假日廣場舉辦《風險社會下的學習指南─教與學博覽會》,展列面對災難後生活可能的影響如何調適的學習課程,歡迎有興趣的市民參加體驗。

風險社會下如何生存 台南社大告訴你【中時】

2021/01/13 中時 李宜杰


台南社大將於17日下午2點到5點,於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假日廣場舉辦《風險社會下的學習指南:教與學博覽會》。(李宜杰攝)


台南社大向自然學設計的孟崇德老師,示範簡易雨水蒐集系統的裝置。(社大提供/李宜杰台南傳真)

台南社大關注友善土地的生活方式,開設城市農夫等恢復地力的耕種方法,為缺糧做準備。(社大提供/李宜杰台南傳真)
隨全球氣候變遷帶來災難,為了對環境的不確定性未雨綢繆,台南社大針對創能、節水、食物保存、可食地景及土壤地力養護等面向,提出因應風險社會危機、可以自力調適的主題課程,並將於1月17日下午2點到5點,於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假日廣場舉辦《風險社會下的學習指南:教與學博覽會》,歡迎民眾參加。


台南社大公民自主發電講師林元笠指出,地球暖化造成極端氣候,人類因應的對策已經從「減緩」進入「調適」,未來太陽能獨立發電系統的DIY設計,將變成永續生活的必要知能,依自己需求自製太陽能獨立系統,並將綠建築的永續概念,融入自己的居住環境改造中,透過學習調適自己生活,節能及環境永續我們也可盡一份心力。

台南社大城市農夫講師程鐵翼則表示,過去農民為求產量,會大量施用除草劑、殺蟲劑及化學肥料,幾乎殺死土壤中的微生物菌,導致土壤酸化、鹽分累積過多,最終土壤硬化、生態環境失衡。程鐵翼說,像是如同泰國這樣的稻米輸出大國,卻盛行自然農法,顯示自然農法不僅有用,更能與環境和平相處。

向自然學設計課程講師孟崇德則稱,台灣的雨水58%都直接流入大海,目前台灣的水資源大多來自於颱風,以及梅雨季節的降雨,以自然設計的角度來看,重要的是如何讓水「慢下來」。

老屋修繕課程老師林志學則說,目前的建築廢棄物並沒有被「善待」,美其名是資源回收,實際上可能取代沃土被回填農地;其他舊材質像屋頂石綿瓦,也可能在拆除過程中破碎成石棉纖維,吸入人體而造成危害。他稱,老屋如果能被保留續用,就能減少甚至不產生建築廢棄物,沒有拆除的粉塵,也不會對空氣及土壤造成污染。

台南社大指出,17日下午教與學博覽會除提供近40個課程的展列與體驗外,還有動態課程的成果展演,以及課程報名優惠。目前多個課程都已接近額滿,請市民把握時間前往體驗。(中時 )

:::

文章類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