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江分校 shelly - 台江分校 | 2012-07-30 | 點閱數: 4155
催生台江社區舞蹈中心   吳茂成 2012/7/28

愛麗絲的舞蹈,注重身心靈的創造性,她在英國教授這樣的舞蹈教學方法─創造性的舞蹈教學!

過去二十幾年來,她在倫敦當代舞蹈教育中心服務。這個社區舞蹈中心,無條件為每一個人提供學舞的機會。

愛麗絲指出,這個運動源於在1970代中期,英國的文化部所推動的社區舞蹈教育計畫,當時,當代舞蹈基金會的創始人羅賓.海握以及倫敦當代劇場的藝術總監羅伯特.可漢,他們推廣當代舞團的演出作品,目的在於開拓更多欣賞現代舞的觀眾,於是展開了英國當代舞團的社區舞蹈教育計畫。

英國的做法是在舞團巡迴所到的城鎮中,進一步與當地的教育機構或是社區結合,教授短期的現代舞蹈工作坊與課程,他們透過舞蹈來服務社區民眾,因此他們和社區民眾一起跳舞,「沒有年齡之分,也沒有背景和條件的限制!」

愛麗絲一從倫敦當代舞蹈學院畢業後,她就加入這個運動,成為社區舞蹈教育團隊中的一員,愛麗絲表示,這個教育團隊由舞蹈藝術家及舞蹈伴奏樂手所組成,跟著當代舞團巡迴英國各地,舉辦創作性舞蹈工作坊,以舞團作品為素材,進行教學。

從此之後,愈來愈多的舞蹈學院的畢業生,開始進入社區,創立小規模的舞團,英國政府對這些小舞團進行補助,同時要求舞團將社區舞蹈教育列為年度計畫的一部分。

愛麗絲指出,因為英國政府文化部的補助政策,為專業舞者及舞蹈伴奏音樂家,創造了一個新的角色及專業視野,英國政府推動了廣闊而長遠的社區舞蹈計畫,為每一個人提供跳舞的機會,沒有年齡或條件的限制,每個人都能擁有跳舞、創作編舞和表演的經驗。

於是在1986年,英國一群舞蹈藝術家成立了社區舞蹈基金會,以提升社區舞蹈的形象,同時為此發聲。

愛麗絲說,社區舞蹈基金會致力於舞蹈更多面向的發展,同時也扮演著舞蹈參與者、贊助者,以及社區之間的催化劑。

會中,愛麗絲播放英國社區舞蹈精彩的作品,一群二到三十歲青年人的舞蹈作品,音樂也是當代音樂家的作品,描述城市時光,由老師帶著學生,共同編出來的舞蹈。

其中,有一位黑人學生,從小就參與社區舞蹈計畫,接受創造性的社區舞蹈教學,目前正在英國皇家學院讀書。

這位青年人,桂汝老師說,她在英國求學學舞之時,就曾教過他!

愛麗絲表示,這位男孩就是從小,接受倫敦皇家劇院附屬的舞蹈教育課程,他們以六次工作坊,培訓有潛能的孩子。


簡言之,英國政府與NGO合作,透過制度與政府補助,引導舞蹈學院師生、音樂人才,走入社區,從事創造性的社區舞蹈教學,豐富在地的多元文化。

英國的社區舞蹈推動經驗,相對於台江傳統子弟戲,以及大廟興學所倡議的社區舞蹈,吾人發現,社區舞蹈運動必須結合更多的有理念的舞蹈教師,引進公部門及社會企業的資源,支持社大舞蹈教師及音樂人才,走入社區教學,與在地的高國中小學合作,創造在地的舞蹈節慶。

愛麗絲老師認為,跳舞的學習過程可分為跳舞之前、跳舞當中,以及跳舞之後,讓孩子可以輕鬆的跳舞,跳舞的樂趣,會展現在肢體上,因為,舞蹈是快樂的表現。此外,從影片的觀察中,吾人發現英國青少年的舞蹈,展現的是青春的力量,相對於五歲孩子快樂的跳舞心情,青少年所舞動的是青春的力量。

一支舞的形成,必須要有編舞者、舞曲,以及舞台。

從愛麗絲分享的英國社區舞蹈教學經驗,我們看到英國三個世代的舞蹈作品,也發現英國的教學方式,除了肢體訓練開發之外,舞曲也會從藝術家的作品,例如高更、韋瓦弟的作品,進行討論創作。

這樣的經驗,在第三屆大道公社區舞蹈營,也有著相同的經驗,台江學童與阿公阿嬤、爸爸媽媽,三個世代的舞者,一起以在地的火龍果,廟口的群獅,蘇格蘭舞,來向田都元帥祝壽,展現這五天的創造性舞蹈成果,我想,這是融合社區舞蹈的台江現代子弟戲的雛型!

從倫敦的社區舞蹈經驗來看,我們必須打開「學院舞蹈實踐社群」、「音樂創作社群」、「社大社區舞蹈社群」、「在地國中小學社區教育」的連結合作網絡。

這樣的想法,戴君安老師也十分認同,她很期待台南科技大學的舞蹈師生,可以與台江大廟興學合作,一起為台灣的社區舞蹈運動,舞出更多的希望。

然而,舞蹈敘說著的是生命與文化的故事,這是編舞者的挑戰。

凱蒂老師就一直鼓舞孩子自己創作舞步,她認為,老師只是一位編舞者,串連孩子的舞步,在不同的空間時間,進行流動,在她的課堂裡,有的從五歲開始跳,有的才剛開始學習舞蹈。

一如,大道公車鼓舞班,這是跨年紀與跨經驗的共學舞團!

凱蒂致力舞蹈影像創作與教學!

舞蹈影像就是像電影一樣,選擇舞台時,就依據孩子對空間記憶與興趣來進行,有的選在田園,有的在地鐵,就如同第三屆大道公社區舞蹈營,在廟口,在田里,在社區活動中心,讓孩子去感受環境給予學習者的刺激,引發生命與文化故事的連結,從中進行編舞創作!




當然,老師會給孩子一些引導,整合孩子的舞姿。

凱蒂認為在環境中學習,這是舞蹈影像很重要的一環,鼓勵孩子用想像力去表演,在草地爬行,想像攀巖的情景!

「在環境中學習」,我想這是社區舞蹈很重要的內涵,以社區環境為學習元素,進而認識在地文化,進而以在地文化進行舞蹈創作,融合了「情意、技能與認知」的學習。

如此說來,社區舞蹈教育,究其實也是本土文化教育、環境教育的藝術化!



凱蒂老師指出,英國社區舞蹈工作坊的教學方式,就是進到社區環境,讓孩子去感覺,同時也會在專業教室上課,透過音樂來啟發孩子的想像力,在倫敦舞蹈學院都有現場音樂伴奏,讓孩子習慣與音樂結合,一邊聽音樂,一邊起舞表演。

凱蒂老師播放一部舞蹈影像的創作品!

敘說著倫敦的擁擠,舞者想到公園去創作一處寧靜的生活空間,舞者是一位小女孩,她每星期都會到公園,眺望遠方,因此,她以公園做為舞台,進行社區舞蹈創作,舞者在公園裡與人們、景物互動,創造出真實的舞蹈劇場,彷彿一部舞蹈電影,十分美麗感人!

凱蒂認為,在舞台上表演,無法達到舞蹈影像的真實效果!

我想,舞蹈影像應是社區舞蹈很重要的教學方式,未來,台江社區舞蹈運動,也應思考如何透過「社區場景」的鏡頭來編舞,融合在地地景,讓舞蹈成為日常與近距離的生活舞蹈。

例如,英國社區舞蹈,就以愛爾蘭的板船來創作雙人舞,從舞蹈的影片裡,我們看到雙人舞,乃是「社群與合作」的開始,也是舞蹈實踐社群的基本數,因為「雙與圓」,就像雙人槳,必須抓住默氣,才能劃向遠向,往前邁進。



指導大道公車鼓舞五年的桂汝老師,她在年輕的時候,就遠赴英國與愛麗絲、凱蒂二位老師,一起浸淫於英國社區舞蹈運動,在她的教學歷程中,我時常聽她談起社區舞蹈的經驗。

她的學舞故事以及社區舞蹈經驗,總讓我聯想起台江傳統的子弟戲,業餘的、社區的、藝術的,以及信仰的舞蹈藝術力量。

桂汝在會中分享這幾年的車鼓舞教學經驗,她認為,舞蹈教學不需要太多的指導,或者過度的制式訓練,否則學習者無法展現自己的特色,像五歲的孩子,做出來的動作反而更有趣,年紀愈小的孩子,反而更有創造力。

同樣參與第三屆大道公社區舞蹈營的蘇玉如老師,她也認為,有的孩子學舞,因為老師或是家長的要求,努力的展現劈腿下腰的動作,好像唯有這樣的跳舞,才能搏得觀眾熱烈的掌聲,如此的跳舞,不見得與獅子、火龍果的姿態有關係。

愛麗絲,對此也有所呼應,她剖析,創造性舞蹈的教學過程中,不要讓孩子變成一棵樹,而是要讓孩子想像樹如何動,樹葉如何移動,獅子如何走路,如何睡覺,要讓孩子用身體表達所想像到的情景。因此,創造性舞蹈教學,很重要的是不是要孩子變成不是他的東西,而是要觀察被觀察的事物如何移動,如何用身體去表現這種想像。

因此,透過這五天的大道公社區舞蹈營,鼓勵孩子發展豐富的感知能力,去啟動,像風吹著身體的愉悅心情!

愉悅的跳舞心情,在桂汝老師的感性教學分享中,顯露無遺!

她說,四年來教車鼓與舞的最大學習,有時準備很多教材,但是,可能用不上,上課教學要很機動,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常忘記同學的年紀,有時轉身過去,就發現同學的動作很漂亮,很快樂,所以,她認為,教學者對教學的想像,不用太執著,每位車鼓舞的學員都可以動,每個人都是舞者,車鼓舞同學認真的神情,讓她忘了糾正同學踏錯的步伐。

她感於同學們學舞的熱情投入,不在於表演得如何!

說著,說著,桂汝老師眼眶紅了起來!

一旁愛麗絲給了她溫暖的擁抱!



教學是感人的!一如舞蹈來自身心靈的感動!

身為教學者,桂汝反而說,要感謝同學像媽媽一樣的照顧著她,她也不諱言,曾經想要從教學的現場退卻,她真實的去面對心底的情感,從教與學的互動中,找到繼續教學,繼續跳舞的熱情!

桂汝的一番話,讓我想起,好幾回在課後,或是在教學討論會議中,探究教學的勇氣的對話!

我從車鼓舞的創新教學,以及實踐社區舞蹈的經驗中,看到台江發展本土舞蹈的新希望!

戴君安老師與我有著同樣的感懷!她說,從不認識的朋友之處,聽到桂汝老師在做社區舞蹈的教學工作,她就一直想要帶學生來台江看看,讓學生也見識大廟興學的社區舞蹈經驗!



我告訴君安老師,在第三屆大道公社區舞蹈營之後,我們會召開台江社區舞蹈推動策略會議,希望結合學院專業的舞蹈教師、在地的舞蹈社群,一起來深耕台灣社區舞蹈運動!

舞蹈是智慧的學習,也是熱情的實踐,我如此的感動著!

桂汝告訴這五天來,參與創造性舞蹈工作坊的師生們,她在意的是同學學習的如何,雖然有時同學會爭論,但是,爭論也代表著同學很在意學習,她鼓勵車鼓舞班的同學去思考,未來要舞向何處!

她說,車鼓舞是文化,是生活,也是生命,特別是看了「陣頭」之後,她有更多的感情與想法刺激,她想著跨領域,如何跨出去,如何在視覺上,在表演上,有不一樣的創作方式,發展出新文化的作品。

聞言,車鼓舞同學們就說,五天來跟著愛麗絲老師,學習蘇格蘭舞,在快節奏中,圍成一個圈,舉手投足的互換,都是情感的交流,與車鼓舞的搖擺動作不一樣。


已經是阿公的張勝男社長也分享他的學習心情,參加這一次的創造性舞蹈工作坊,他感到十分榮幸,特別要感謝愛麗絲老師編了這隻蘇格蘭舞,他覺得受用無窮,他想,無論生日、聚會,都要持續練習,加以運用,當大家聚會時,那麼,每個人都能在舞蹈中互動,就算團體中有沈默者,但是碰到蘇格蘭舞,也都會開心開懷。

志強老師也呼應,希望這支蘇格蘭舞能夠留下來,在明年大道公生,大家可以來跳這支舞。


另一位同學也說,從小就很愛跳舞,學芭蕾舞舞,但是家裡沒錢就中輟,直到二十幾歲出社會賺錢,才來到社重學,後來聽到總頭寮要開辦車鼓舞,他自己是總頭寮人,因此,就跟著桂汝老師學習,就認識一群婆婆媽媽,大家手腳雖遲鈍,但是回去之後,還是努力看影帶學習,很有熱情的學習!

退休的竹發老師,一腳踏進車鼓舞的學習,則是緣於高中、師專時的舞蹈訓練,他說,讀書時曾參加舞蹈比賽,但是只著重隊形變化,出了社會之後,才發現社會上認為跳舞是不好的,公務員到舞廳是要記過。

跳舞被污名化!

竹發老師指出,他這一輩的人,出社會就沒有機會跳舞,跳舞消費是高檔,當時,一個月薪水七百塊,舞廳門票就要一百多塊,社區跳舞更少,因此,四十年來,社區舞蹈很少有機會發展。

他認為,學舞蹈愈年輕愈好,車鼓舞社應到國中去開課,去教國中生跳舞,他聽到台江分校與安南國中有意合作開課,他感到十分高興,也想去幫忙。

竹發老師也從這二年來的車鼓舞學習中,發現車鼓舞的表演,分成台上台下的藝術表演形態,他建議,車鼓舞未來的表演,應變成社區特色,可以邀請民眾一起進來跳,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希望車鼓舞到醫院、養老院表演,讓更多人接觸車鼓舞,行動教室的舞蹈教學方式,道具可以更簡化,方便更多人學習,教學採取鼓勵方式,影響社會發展,變成與社區民眾互動的舞蹈,成為公民參與的舞台,讓台江變成大家都熱愛的地方。

竹發老師特別分享早年學舞的經驗,早期的舞蹈教育是罵出來,一百人學同樣的舞步,他認為,今日的社區舞蹈教育,應該是鼓勵多於責罵,大家在和樂中練習,達到創作學習的目的。

竹發老師一席言,令人十分感動,原來,台灣社區舞蹈之路,曾經受到污名化、以及填鴨式的打罵教學的傷害。

愛麗絲聞言也有感,她說,五天的教學發現,台江的同學很能夠開放自己的心,很有熱情,但是,才剛認識大家,就要告別了,她期待有機會能夠再來台江教學!



在社大指導街舞教學的昭然老師也發現,這五天的課程參與,車鼓舞班的同學們很可愛,他認為,這是桂汝老師熱愛車鼓舞班的原因!

他說,在跳舞中,熱情很重要,大家才會投入感懂,他覺得車鼓舞的熱情要持續下去,雖然教學熱情有時會消退,但是,透過學生的回饋,會讓老師不斷前進,因此,他期待大家的熱情要繼續燃燒,支持桂汝老師在創作路上,繼續走下去。

致力推動佛朗明哥舞的佩芬老師,為了參加這次的國際社區舞蹈交流,她推掉一星期的工作,一開始談社區舞蹈,她認為,舞蹈深入社區,這是一個很好的理想,例如佛朗明哥可以帶給社區更多的力量。

佩芬老師從愛麗絲老師所引導蘇格蘭舞中,學到很多經驗,她說,一節課下來,車鼓舞班老中青三代的體力,不輸二十幾歲的青年人,大家一直堅持下來,這樣的學習態度,可說是教學者最大的回饋。她也發現,教舞時,教同學唱歌,透過唱來明白節奏,從動作中去抓住音樂,這是一項不錯的教學方法。



肚皮舞的美燕老師也指出,參與這次的社區舞蹈教學交流,讓她自己在社區推廣肚皮舞,有了更好的啟發,她看到同學願意解放身體,給她很大的信心,原來年長的夥伴,是可以接受不同的舞蹈風格,未來,她將思考如何結合社區,創造出不一樣的火花,讓自己的心放得更寬廣!

對此,身為蘇格蘭舞的指導老師,愛麗絲也說,這一次在台江教學,對她而言也是很重要的經驗,因為,在英國很少有年輕者帶年長者跳舞的教學,更多的是舞蹈學院畢業生進到社區,開辦社區舞蹈課程與民眾交流,希望能從社區舞蹈的互動中,激盪更多的可能性。



愛麗絲也特別強調,社區文化傳承很重要,對於英國社區舞蹈工作者來說,如何保持傳統,如何結合現代,這是很重要的工作,唯有如此,文化才能繼續發展下去。她說,舞蹈要能持續當代化,創作舞蹈作品,要回去看傳統的歷史與文化,而不是丟掉傳統,傳統要跟著當代持續變化,如此,文化的根基才會隨之留住,這是非常有價值的事。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六天的大道公國際社區舞蹈營,看似長,但是一整天的交流與成果展現,大家還是覺得意猶未盡,在廟口舉行的國際社區交流論壇,愛麗絲特別有感動,她說,社區舞蹈不用有太多的設備,大家要善用廟口的空間,凱蒂老師則進一步建議,台江可以發展環境舞蹈,善用大廟的不同空間區域,讓舞蹈表演是流動的,在流動的社區舞蹈之中,觀眾會被邀請進來,才能破除單一的劇場中心的形式。



愛麗絲舉例說明,她看到車鼓舞同學阿玉在縫衣服,她認為,家庭工廠可以轉化為社區舞蹈的表演形式,成為社區舞蹈的編舞素材,同樣的,她看到同學志工在廚房煮菜,廚房也可以變成社區舞蹈的表演空間。

聞言,身為社大的辦學工作者之一,我們很感謝愛麗絲與凱蒂兩位老師熱情、無私的經驗分享,透過工作坊的實際教學,透過英國社區舞蹈的影片分享,透過與社大舞蹈教師群的教學經驗交流,讓我們看到社區舞蹈的教學可能性,從英國,從台江,像河流一樣的流動匯聚,未來如何突破自在表達的限制,如何兼顧創造性與文化性的教學,這是台江社區舞蹈運動的挑戰所在。



對此,凱蒂老師說,重點要讓孩子有所感受,而不是要做什麼,才能克服孩子畏於表達的困境,才能革除教學的霸權,她說,第一步,在開始上課之時,就要明白告知學生,懂就說,不懂也要說,如此才能克服表達的障礙;第二步,學生若是不知道如何表達,可以試著用圖像來溝通,不同的圖像代表何種意思,鼓勵同學去表達,跳舞時,可以告訴他故事,如何用身體去表達這個故事。

凱蒂說,英國的小孩子也是不善於表達,因此,就要問孩子─「你在想什麼?」

從問問題,從鼓勵表達開始,走入社區學習創作,我想,這是愛麗絲、凱蒂兩位社區舞蹈工作者離台前,給我們最好的啟示,也是社大藝術課程深化教改運動的發展方向!(下)



 
:::

文章類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