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訊息 冠達 - 最新活動 | 2012-07-02 | 點閱數: 2699

 

 台南社大美學與藝術學程班級創作展

 

教室與走廊就是開放的美術館,手作是我們表達與說故事的美麗語言,更是慰藉心靈的幸福秘方;透過手與心的連結創作,表達世界的美好,訴說幸福的各種樣貌。

開放市民免費參觀這場屬於大家的學習與創作展。

展期|7/2(一)-7/13(五)下午2:00-晚上10:00(週六日開展時間10:00-17:00)

地點|台南社大校本部/公園路750號(延平國中校內)

展出班級與內容|

帶著相機散步台南、迷人的底片攝影、彩繪嘉年華、拼布玩家、染藍天空、好攝之徒、木本物質、暖暖手編織、阿貴的紙漿雕塑、捏捏塑塑魔幻金工、玻璃鑲嵌、羊毛氈藝起來、手感刻印、春仔花工藝、繪本好好玩、旅行繪本趴趴GO、插畫可以這樣玩、天然漆之美、舊愛不一樣、衣改會  共計20班師生,展出木工、拼布、繪本、刻印、攝影、雕塑、鑲嵌、彩繪、染布、編織、金工、漆藝、舊衣改造……等20種學習與創作展現。


 

 

社大展創作 學校就是美術館【聯合報╱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2012.07.07 04:00 am

 

 

台南社區大學學員利用廢紙、玻璃、廢木頭、舊衣等再生媒材,製作多元化的「素人作品」,昨天起陳列在延平國中走廊、教室內,讓民眾一進校門即有如走進美術館,處處展現創意。

「原本是單調的教室空間,現在成了開放式的社區美術館!」台南社大美學與藝術學程經理李慧玲表示,社大結合藝術課程社群,協助社區與校園改造,學校教室成了美術館。

社區公園或活動中心成了童趣公園或藝術展場。來到延平國中的社大展場,民眾可一飽眼福,發現新天地。

另外,社大這學期有兩個學習主軸「記錄台南」與「再生資源創作」,師生透過手感刻印、攝影、彩繪繪本,記錄台南的老行業和行道樹;並利用舊衣、回收紙與廢玻璃,製作杯袋、燈具。

「社大變美了!」主任林冠洲表示,台南社大正在校區舉辦「學校就是開放的美術館─學員創作展」,經過師生集體創意,把教室內的桌椅移除,加上展板、木櫃、投射燈,教室與走廊成了美術館。

台南社大位於北區公園路的延平國中,學園創作展展期至13日,學習專線(06)2515670。


 

台南社大成果展 展現公民美學能量

-字

+字

台南社大成果展 展現公民美學能量   中廣新聞網 – 2012年7月6日 下午5:24(劉怡伶報導)

台南社大經營老舊教室,透過藝術創作,把教室妝點成美術館,在成果展中,看到學員們美學能量的展現,包括「帶著相機散步台南」,用鏡頭書寫台南;「手感刻印班」以另類的手創印記紀錄台南,還有「再生素材班」,運用二手衣褲改造義賣,幫助弱勢清寒家庭。

台南社大「學校就是開放的美術館─學員創作展」即日起在台南社大展出,並同步開放報名;台南社大美學與藝術學程經理李慧玲表示,台南社大有計畫結合藝術課程協助進行學校及社區改造,將原本單調的教室空間發展成開放的社區美術館,協助社區公園或活動中心變裝成展場,讓素人藝術家成為協力社區或城市閒置空間的創作者。

「帶著相機散步台南」的老師邱士展就說,除了攝技巧之外,歷史的觀照與文化衝擊反而更吸引人,在教學過程中,學員的成長經驗往往比自己更貼近府城歷史,也藉由散步府城大街小巷及重新觀察台南的攝影風格,領略不同的府城面貌。

手感刻印學員們也利用手感印章的作法來紀錄台南,創作的題材有古城門、行道樹、古蹟景點,成為行銷台南的另項利器。再生素材創作班也集結學員們的專才,改造許多舊衣服,並且製成筆袋,將義賣幫助弱勢家庭,讓學員們個個都覺得很有成就感。


 

台南社大「學校就是開放的美術館-學員創作展」

 

 

呈現公民美學改造閒置空間的創造力

 

 

 

 

 在台南社大,有一群素人藝術家,白天是上班族、勞工或家庭主婦,晚上就到社大來解放本身的創作慾望,在社大環境運動意識的引導下,利用廢紙、玻璃等再生媒材,創造出許多令人驚豔的「素人作品」,同時以「學校就是開放的美術館」為主題,用藝術協助學校及社區的改造。這些強調「資源再生」、「手創美學」及「空間改造」的作品,包含有手感刻印、拼布、玻璃鑲嵌、紙漿創作、手創繪本、編織、攝影及舊衣改造等多元創作成果,即日起於台南社大展出,並同步開放報名,歡迎對創作有興趣的市民前往參觀。

 

 

 台南社大美學與藝術學程學程經理李慧玲表示,結合目前台南老房子的改造風潮,台南社大有計畫的結合藝術課程社群,協助進行學校及社區的改造,將原本單調的教室空間,發展成開放的社區美術館;協助社區公園或活動中心變裝成童趣公園或藝術展場,讓社大師生的教與學,從單純的興趣學習,變成可以改造城市樣貌的公民美學創作。如木本物質班創發「學習攤車」及公共傢俱;塗鴉班及彩繪班改造公園景觀等,讓台南社大的「素人藝術家」成為協力社區或城市閒置空間的創作社群,是台南社大藝術學程培力社群的教學目標。

 

 

 社大藉由「城市就是我的教室」的教學導引,讓素人創作的背景故事和理念與台南城市的人文與空間作連結,創造出許多不同媒材的台南故事。本學期社大的兩個學習主軸--「記錄台南」、「再生資源創作」;前者引導班級師生,透過手感刻印、攝影、彩繪及繪本等方式,記錄台南的香科、老行業及行道樹的記憶;再生資源創作則鼓勵師生利用舊衣、回收紙張、拆掉老房子的玻璃等等,改造成手創杯袋、燈具等藝術作品,

 

 

  帶著相機散步台南班的邱士展老師,覺得攝影有書寫台南現代史的功能,因此他藉由散步的慢速,發展學員重新觀察台南的攝影風格。他表示,在社大找到一群有相同興趣的學員,一起帶著相機散步台南,呈現不同風格的台南印象,希望大家可以藉由作品,重新來體會這個古都台南的城市風華。

 

 

 手感刻印的吳秀月老師,則希望開創除了用照相與畫畫來記錄印象的方式,用手感刻章的作法來記錄台南。她表示,刻印是以橡皮為素材,帶著學員一刀一畫把台南的印象作成印章,創作的題材包括有古城門、行道樹、古蹟景點等老台南的印象,再把這些刻印蓋在明信片上,便成了宣導台南之美的最好紀念。

 

 

 代表彩繪嘉年華班級的資深學員郭畹中則表示,以往的彩繪多以靜物或生活週遭的事物為主題,在社大卻是以旅行及城市觀點為創作題材,可以開創對於這個城市的想像,是很不錯的教學設計。另外也運用所學參與社區空間的改造,覺得很有成就感,也是來社大之後一種很有成就感的學習。

 

 

 再生素材創作的代表衣改會班級的高韻芬老師則分享自己的教學心得。她覺得利用不要的舊衣或布料來進行新的創作,不但環保,還能帶給自己及家人新的驚喜。近年來則發展學員利用舊衣改造的方式與弱勢扶助作結合,讓學員學習規劃義賣展覽的方式,幫助許多需要幫助的弱勢社群,讓學習者的學習可以帶給社會幫助,是自己身為教學者很有成就感的事。

 

 

  台南社大表示,為了展現出打破專業藝術創作框架、人人都可參與的「素人創作力」,本期成果展特別將社大教室變成美術館,辦理「學校就是開放的美術館~學員創作成果展」,於台南社大(公園路750)展出至13(下週五),歡迎也想成為素人藝術家的市民前來參觀或報名相關課程。學習專線:06-2515670

 

 

:::

文章類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