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讀寫 專欄 NO10】
點‧線‧面
在這篇文章裡,我將看過的五篇有關這次大學聯考的文章,做摘要及簡單評論,希望能引發更多的討論及關心。
文章一:〈假考部隊的新聞有多假?〉
https://blogs.myoops.org/lucifer.php/2008/07/24/fakeexam
這 是一篇讓我拍案叫好,急於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作者一開始就問讀者:「要佔據大量媒體版面你需要幾個人?」答案是:五個人,和一個願意配合你的記者與媒體。 作者追蹤假考部隊的新聞,發現假考部隊的報導皆出於同一記者,雖號稱百人參與,其實從頭到尾只有五個人加上發起人共六個人,作者舉證歷歷,讓台灣部分媒體 不只專職煽情,也易被操弄的事實,展露無遺。大家一定要看這篇文章啊!
我認為這篇文章出自非新聞從業人員的手,對於新聞媒體實在是一大諷刺,因為由此可見,記者的新聞抄來抄去,沒有人真正去追究到底消息從何而來。我在奇摩新聞看到一篇新聞,其標題為:「跟稻草人說話?假考部隊出擊,鎖定稻江應語系等31所校系」https://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24/17/13u26.html。這篇新聞沒有記者名字,其內容從假考部隊的目標講起,再陳述假考部隊成員「賈同學」到銀行繳錢以便參與指考志願分發登記,記者接著引述「賈同學」在部落格的留言: 『「我想去稻田里和稻草人說話,應用一下語文能力。」』,然後作者引述真理大學主秘郭崇仁的無奈回應,最後〈終於〉提到不知假考部隊的舉動是否影響考生權 益。我第一次看這篇新聞,只覺得這位尖酸刻薄的同學前途堪憂,但看完〈假考部隊的新聞有多假?〉這篇文章之後,再讀這篇新聞,才想到一開始怎麼沒有懷疑這 位記者是否實地訪問「賈同學」呢?還有引述部落格的話當作個人發言是否恰當呢?此外,以這篇新聞的脈絡來看,記者先認定「假考部隊」真的是一個煞有其事的 組織,然後以這個前提訪問真理大學主秘,顯示記者並沒有實地查證「假考部隊」的成員及組織由來,只是抄抄別人的新聞內容。不過,說真的,對於一篇沒有記者 署名的新聞稿,我們該將它當作一篇新聞嗎?
文章二:〈零分為何不能當大學生〉
https://blog.udn.com/pokii/2076109
這 篇文章提出歷史演變事實(但沒有提供出處),從五、六十年代的大學窄門,到七、八十年代鼓勵私人興學,到九十年代以後的升學率不斷上飆,作者認為『真正該 檢討的是「大學教育」本身,我們為何期待一個人去讀大學能出人頭地?這樣的價值觀是否已經「落伍」?又或者,大學指考的分數,其實不具任何意義?』作者以 其聯考英文超低分,但因個人興趣及努力,最後成為大學講師的朋友為例,提醒『不論零分還是高分,只要有心想學,誰都能當大學生。』這句話我非常贊同,但他 的下一句話就不合邏輯了:『該檢討的,是那些爛學校、爛系所,讓很多大學生進了學校對該領域毫無興趣,只想修營養學分拿畢業證書,這樣的學校,恐怕不只那 些教育部評鑑不合格的學校喔!』我想作者是想引起大家對高等教育品質的要求,但我認為這話不合邏輯,因為作者認為該給零分同學機會,但如果沒有這些排名在 後面的學校肯收零分學生,這些零分學生又如何能得到進一步讀研究所的機會呢?
文章三:〈大學教育該外銷了!〉
https://blog.udn.com/yccsonar/2076269
本 文作者以現職「後段班大學」的大學教師身份指出,「後段班大學」不一定就爛,之所以招不到學生,是因為供過於求,作者認為如果就讓學校或科繫在市場機制下 退場,就像農產品過剩直接銷毀一樣可惜。如果我們學習美國,積極爭取國外優秀學生,開拓國濟市場,就可將產品精品化,將教育輸出到教育資源缺乏的國家。我 個人認為要台灣走美國的路線,可能很勉強,因為美國大型企業及研究型機構,種類齊、數量多,高科技工作機會多,容易吸引最優秀的科技人才,而台灣較無這般 優勢。美國的頂尖學校大多是私立大學,財力豐富,他們給外國學生獎學金,等於在培養優秀的廉價勞工,因為有同樣能力的美國人,在學術殿堂外的收入,絕對是 數倍於學校提供的獎學金。而外國學生也甘願接受,因為這是他們未來在美國謀職的墊腳石。美國公立大學也提供獎學金,除了做研究需人手外,也是利用政府的錢 在做外交,多一個人到美國,就多一個人被美國化。但台灣的情形不同,台灣排名在前面的學校是公立大學,雖然財力雄厚,但資金來自政府,所以如要外銷教育, 也不是做不到,只是要看政府願不願意砸錢。(這個部分的討論,我也是沒有理論和文獻根據啦!)
文章四:〈0分的種類〉
https://blog.udn.com/mrhucs2008/2082454
本 文作者探討零分背後的意義,認為零分可以上大學,可以由三個面向來深究。第一,考試制度造成零分:缺考以零分記,指考簡章並沒有規定缺考不得分發,雖然缺 考零分跟參加考試後得零分,在評量的意義上不同,但因為現行制度沒有加以區別,導致出現許多缺考零分。第二,試題造成零分:指考各科均標不到50分,考題對後50%的 鑒別度不足,此外,指考題目需整合各項觀念,整合能力不足的學生,沒有展現他們基本能力的機會,造成很多沒有評鑑度的零分。第三,課程與教學造成零分:由 於國中升高中的機會已過百分百,很多國中學生能力不紮實也能升上高中,而制式的課程安排又無法提升這些學生的基本能力,這些學生被一級一級往上推,能力卻 沒有提升,大學聯考出現零分也就不足為奇了。我很喜歡這篇文章,因為很多新聞的焦點放在哪些大學被點名為「爛大學」,卻缺乏探討台灣整體教育制度的問題。 這篇文章讓我瞭解到,如果零分可上大學,焦點不能只放在要求私立大學提高入學標準,或者要求大學確保畢業生的品質,要提升大學畢業生的素質,必須從基礎教 育做起。
文章五:〈零分學生、零分教授、假文憑〉
https://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38869
本文作者為大學教師,他/她認為今日的零分學生,若無嚴格把關,未來得到的也只能稱為「假文憑」,甚至如果將來國家教育單位思慮不縝密,廣設博班,會造成未來的「零分教授」。作者認為政府的教育政策規劃沒有遠見,造成今日的供需不平衡。他/她 並指出一些大學內的亂象,諸如大學教授不專心學術,只顧應酬,論文發表互相掛名等等。作者並呼籲排除文憑迷思,讓各行各業的人,都得到應有的經濟保障及尊 重。基本上,我認為這篇文章羅列很多論點,但沒有做深度討論。讓我印象深刻的,並不是這篇文章本身,而是其中一篇讀者回應。這個讀者以基礎教育教師的身份 指出,政府補助大學,相形之下,挪用了基礎教育的資源,這是我之前沒想過的一個重要問題。不過,這位讀者義憤填膺地表示,『看到我在大學教書的朋友計畫申 請一年就有數十萬,也沒對國家社會有貢獻,就可知廣設大學是官商勾結的結果』,我覺得這種說法頗有「拿一粒老鼠屎壞一鍋粥」的危險,不過也認為這位讀者對 於研究工作的誤解,是出於對研究工作不瞭解所造成的。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追求社會的永續進步,要先發現問題,再試著提出解答,所以常無法因應當下的社會需 求。如果教育是百年大計,研究也是,假如凡事急就章,對於問題的探討不夠全面,很可能又落入現在我們遇到的大學供過於求的問題。
結語
整 理這些文章,我的目的就是希望讀者能瞭解,很多人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這次的「零分可能上大學」及「假考部隊」事件,提出或深或廣的見解,但當我讀其中一篇的 時候,總覺得似乎有些面向沒被探討到。不過,當我將這些文章並陳,反而讓我有一種安心的感覺,因為覺得很多人在關心這個議題,而不只是人云亦云的謾罵。各 行各業的人,都試著找出問題在哪,每個人都出自這個教育體制,知道它有問題,也都希望下一代過的更好,而每個人的聲音都應該被聽見。我相信還有更多我沒看 到的相關文章,就請大家多多推薦。
媒體/試聽資料的判讀與觀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