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報 冠達 - 教學報 | 2022-09-26 | 點閱數: 524

教師節的前夕-寫給土道同學及茂成老師
韓麗瑛  2022.9.27

2010年3月2日春末,第一堂課楞楞的坐在社區大學教室裡等待,老師腳步如風速般的衝進教室,一大串的台語嘩啦啦的流洩出來,這是陌生的經驗,心中有些懞懂「男老師?」「講台語?」「公民寫作?」一連串幾個問號來不及消化,想著這是什麼樣的結果?是被「尋找寫作的滋味」這標題所懞了嗎?我只不過隨口對著老公說「我想學寫作…」那個執行者隔天馬上拿到社區大學的課程表,用那隻金手指指著「寫作」課程,沒多想就報名了。
當時,若選擇逃出教室,那世界就會變得不一樣。然而,宇宙中好像自有它的選擇,不管多迂迴,總會走向屬於自己的道路。
我時常懷疑我有社交恐懼症,不習慣跟不熟的人交談,對老師有莫名的恐懼,更不喜歡走出教室跟陌生人講話,更諻論採訪了。
「我真的不喜歡!」
當時最想做的是:逃出教室、避開同學、遠離老師…,默默的告訴自己,忍耐一學期就好…,經過幾學期後,我才知道原來社大課程是可以退費的。

但意外的,我喜歡公民寫作的課程,透過老師的指導,專題寫作的討論與反思,讓我了解文學不只是文學,它是一種衍生性的發聲,參與的實踐。
茂成老師很特別,好像世間所有壓力就錘在他一人身上,他講課的方式很舉重若輕,很像有告訴你什麼,又好像沒告訴你什麼,存留獨立思考的空間,要消化老師的速度和密度,就像法華經藥草喻品「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
記得,我們到中正路採訪旗袍師傅時,在共同的時空中,我跟妙齡就得到完全不同結論,我認為旗袍是女人美麗的典範,她認為被綑綁的線條,是女性的制約。

另一個讓我留下的理由是,若沒有老師,我根本寫不出一個字,自以為隱退的記憶,因為聽老師的課,從學習寫作延伸出新的路徑,生命經驗被打開,找到下筆的入口,我寫第一篇報導是「中正路」,沒想到一出手就有二千多個字。
慢慢的,上課成為我的快樂時光,我們成為很有凝聚力的社團,一起討論議題、採訪什麼人、各自寫作、一起成書。好像老師所說的是一種信念,克服困難,去做就對了! 
如同老師講的「喜歡湊熱鬧是一種擁抱,親近才是生命的價值。」十年來,我們培養出革命情感,相互依賴、相互信任。甚至有榮譽學生(純支持課程只繳學費沒時間上課的同學),也有自稱水面下的同學(種種理由不得不離開課程的同學,但還是默默關心著土道)。

有時想想幸福是什麼?本來時間的流逝就無滋無味,過了五十歲後還剩多少人生?因為進入了「尋找寫作的滋味」,寫作也是一種陪伴,才知道幸福原來是追求生命滋味的過程。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tncomu.tw%2Fmodules%2Ftadnews%2Findex.php%3Fncsn%3D66%26nsn%3D4627

文章類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