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田野調查杜絕污染 投身復育15載

尊重大自然,也要向這位台灣螢火蟲之父取經。台灣原生種螢火蟲,有六十多種,但因為環境變遷,加上農藥濫用使得螢火蟲數量不斷減少。被稱為台灣螢火蟲之父的何健鎔,研究螢火蟲,超過15年,他收集螢火蟲生態資料,還積極推廣無汙染有機的螢火蟲棲地環境,呼籲大家:共同來保育螢火蟲。


南投埔裡的眉溪山區,入夜後,繁星點點,每一個光點,都是一隻「黃緣螢」用腹部的發光器、產生的螢光。黑夜裡,何健鎔用攝影機,捕捉到螢火蟲的美,天亮之後,他繼續在山區,進行野外研究。

何健鎔:「這個就是螢火蟲幼蟲的棲地,其實、螢火蟲的幼蟲,是生長在地表,牠的幼蟲,會取食螞蟻、白蟻、小的蝸牛。牠是一個很重要的分解者,牠在生態系所扮演的角色,非常的重要。」

螢火蟲是一種重要的環境指標生物,但是台灣螢火蟲的數量在三十年前開始銳減,有些種類甚至消失匿跡,何健鎔認為:是人類剝奪了牠們的生存權。

何健鎔:「環境的一些農藥的污染,螢火蟲是一個對農藥敏感度非常非常高的一種昆蟲,只要有一點點的農藥,對螢火蟲的幼蟲來講,都是莫大的一個傷害。」

化學藥劑的濫用,加上人類濫墾濫伐,以及河川地的不當整治,螢火蟲的棲息地不斷的被破壞。幾曾何時,人們終於發現:夏夜裡飛舞在身邊的螢火蟲不見了。十五年前,何健鎔決定投身螢火蟲的保育工作,這一做,直到現在。

螢火蟲的野外調查,何健鎔經常從黑夜研究到天亮,到了白天他繼續追蹤螢火蟲的棲地環境是否遭到汙染。何健鎔說:其實、螢火蟲不需要刻意去復育,只要給牠們適合的環境,生命就會找到出路。

何健鎔:「在大自然看到螢火蟲飛舞,就好像到處都點滿了光明的燈,這樣的景觀,讓我們內心非常非常的平靜,想去瞭解大自然的美。」

何健鎔笑著說:他在螢光中,找到自然與人類間、最美的共舞。

張澤人 李岳為 台中報導
2009/07/23


:::

線上書籍目錄

展開 | 闔起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