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江分校 shelly - 台江分校 | 2014-03-26 | 點閱數: 1153

吳茂成

2014/3/26

 

「台江超連結-橋樑的設計與想像」,今晚的台江廟口講座,「打造社區花園」這一班,在陳建明老師的帶領下,展開台江橋的設計想像,從橋樑的設計延伸到三一八青年學運的對話與想像。

橋,跨越了人與人之間距離,我想,青年學生,也為我們搭起了台灣民主改革對話之橋,打開了公民參與的對話契機!

這一週,建明老師與我,常常在臉書上相遇,不斷整理「太陽花青年學運」的消息,轉寄給同學、社群夥伴閱讀。

我想,這是身為社大老師,面對青年學運、捍衛民主行動,最直接的回應,帶領社大同學,進到這場公共論壇,一起對話討論。

公共,是你我他交集的空間。面對行政權有獨大之虞,靜坐的青年學生,遭到國家暴力傷害之時,我們有著太多的生氣,然而我們不能只有生氣,我們必須深思,接下來的民主之路,該怎麼走?

建明老師告訴我們,他一早就看到桌上一包捐款,寫著「交給你處理,注意安全!」聞言,驚覺德不孤必有鄰!

做對的事,自然有天人相助相應!

今晚,很高興「打造社區花園」、大廟興學志工、在地鄉親,一起來討論─台江未來的橋梁設計與想像。王煦中老師在廟口,敘說著橋梁的感動故事,在於雕塑,在於融入環境,有雲,有樹,有水,化為形體,化為地景,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出路,人與人溝通的橋道;橋也可以是空中花園,橋也可以是人與單車對話的廊道,成為人與人擦身對話微笑,最近的公共空間。

 

民主呢?何嘗不是,民主如何化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公民素養,讓一國之民可以微笑對話,深化公私合作效能,亦是社大推動公民社會要努力的目標。

橋的可能,這是「今晚打造社區花園」這一班的開放課程,我們在大廟口討論現代橋梁的藝術地景想像,也分享著陳建明老師關懷「太陽花青年學運」的心路歷程!

橋,引領我們走進自然,走進藝術,跨越鴻溝,走進天空,看見我們身處的世界;青年學運,則引領我們反思台灣民主未竟的制度困局。

台江多溪多橋,這是我們的機會,也是我們的挑戰。

在廟口,聆聽著王煦中老師介紹的橋梁空間設計與變革,心底也在思想,台灣民主的變革。

今天,我們展開台江美麗橋梁的第一場想像,也探究台灣青年學運、民主運動的發展之道。

搶救立法權,推動公民憲政會議,整合公民記者、資訊人才,例如建構臉書的公民社群、整合在地資源,支援北中南東的青年學運社群組織,策辦各種創新的社會改革行動,深化台灣青年學運與民主改革運動…

我想,這是延續青年學運與深化台灣民主運動的最後一哩路

我想,如何打開在地對水與橋,水與生活的想像,如何打開公民參與公共政策的對話平台,這些都是社大當今必修、必開的課程。

我想,唯有如此,從我們自己的土地開始改變!有一天,當我們走出家庭,走進公共,我們就會發現橋的美妙曲線身姿,「公民」才是台灣最美的風景!

:::

文章類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