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江分校 shelly - 台江分校 | 2013-07-04 | 點閱數: 1501

2013/6/15

揮別屏東縣文山教育推廣協會夥伴,心底想著理事長鄧肇雄的提問:從事社大、公共事務的熱情來自何處?

理事長鄧肇雄的提問,我想也是對台灣社大及NGO工作者的提問。

熱情,源於信仰下的反思!

我笑著說,每天像做早課班般的反思,反思家裡的事,反思辦學的公共事務,有何問題?該如何處理?有何辦法?才能有效能?

這突來的提問,我難以招架,只能順勢說著,說起兒時記憶中的阿婆,長跪大道公案前,仰頭低語,久久才應得一聲「卜」的故事!

參與公共事務也是如此吧!久久才聽見迴音。

「卜杯」,這是傳統信仰敘說的力量,人與神明的對話,來來回回的話語中,有著反反正正的問題思考邏輯、生命敘說、假設與期待的願語,長跪不起,阿婆求的只是一聲正反合的信仰力量。

信仰,反思下的力量!讓人有勇氣面對真實問題的力量,一步一步去思考問題,看見身為人的脆弱,聽見思考下的詩語,生命敘說的存有力量,從聞思修中,從問題的大悲心中,培養洞見的智慧力!

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心誠則思,心誠則行,心誠則靈,不分東西宗教。

我如此的告訴來訪的文山教育推廣協會夥伴。

一如阿公阿嬤早晚一柱清香的敘說反思,那是台灣人每天打拚的力量、熱情生活的源頭!

信仰不是拿香逐拜,而是要反思,所拜為何?所信為何?以《大廟興學》來說,所信即是大道公「孝親行道、終身學習、社會參與」的精神,創建在地學習系統,提供鄉親近便性與終身性的學習及社會參與系統,透過「知識解放、公共參與、生命增能」的大廟興學課程理念,鼓勵師生志工結社,做一位積極公民,在參與中學習,在學習中參與,從行善的利己功德,轉為公共參與的利他公德觀。

遠從屏東來訪《大廟興學》的道友鄉親,此行也是信仰力量的趨使,為了弘道行善,為了弘揚三清道祖的精神,才能不分老少,放下手邊之事,北上台江。    寄語文山教育推廣協會夥伴,能在屏東一地,在三清道祖的庇佑之下,點燃屏東《大廟興學》的文化香火,守護屏東,振興台灣大廟文化。

因為,大廟是在地的信仰中心、社會參與中心、學習中心,更是台灣人的祖公產、心靈故鄉。

殷盼更多的知識分子回到台灣文化的心靈故鄉,以學習及公共參與的力量,一起營造在地的《大廟興學》學習系統,再創台灣!

:::

文章類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