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江分校 shelly - 台江分校 | 2011-12-28 | 點閱數: 1710

吳茂成 2011/12/18

學習也是一種信仰,相信人的反思與改變的力量!

文化建醮,百年樹人!我們以文化踩街迎神,我們以重回村廟論壇來反思過往,策勵將來!

「學習」不只是人,也是神明進修之道!今天的重回村廟論壇,各地神明也湧進朝皇宮鑑醮「進修」,人與神一起重回村廟共學,一起催生大台南公民社會!

顧忠華老師以「公德,公民社會的內涵」為題,他說,這個題目很有意思,大家在神明面前在職進修,因為,有學習有保庇!

顧忠華分析,從慈濟功德會的「功」與大道公的「公」來談,宗教信仰全世界都有其類似,公民社會的公德與有保庇的功德是類似的,例如基督教,將世間職業做好,也有會恩寵。他認為,從公民社會的公德來說,有做就有保庇,在大道公面前談公德,有很多可以說。

「公德」不也是「公共的功德」?難道「功德」一定只限於個人的善行?像《大廟興學》這樣的每日耕耘,不也應該被承認是一種「集體的公(功)德」嗎?如果比較一下,社區的阿公、阿媽、各行各業的老闆、僱員、家長、孩童…人人有著原來的社會角色,但是經過了台江社區大學的「修練」,是不是都似乎成了某種類型的「志工」,心甘情願地參加一場又一場的「公共文化祭典」?這些猶如傳統「廟會」的集體活動,若以現代公民社會的眼光來欣賞,蘊含了非常豐厚的「社會資本」,說得白一點,社區大學的學習和參與,拉近了社區中人和人的距離,更增加了合作的機會、提高了信任的程度,無形中達到了「社區總體營造」喊了十幾年的目標。(顧忠華,2011:10)

顧忠華說,我們以前也有公民社會,只是沒有這樣稱呼,一開始談大道公的公德,做一些事對大家都好,做善事就有好報,回報的觀念可以是做公共事務的基礎之一,做志工也是志願的,歡喜做甘願受,對公共事情是有幫助的,大廟興學會成功,為何南美洲駐台使節也要來參觀,為何名聲遠颺,因為是走大道做公德,一如大家來這裡學習,是在神明前進修,大家抱著虔誠的心,為著公共的事情,為著社區的事情來參加。

人類進入到二十一世紀後,全球化大大改變了競爭的態勢,更受到環境污染、天災人禍加劇的威脅,光是注重經濟生產,無法因應各種迎面而來的挑戰。面對這樣的局面,「公德」反而像是解開了人們困惑的一道靈光,因為如果將「公德」理解為一群人有共同的願景,透過公共參與,共同營造出一個讓人人都能分享美好生活的週遭秩序,這種為「公共利益」而出力的行動,本身不就是一種「公民的美德」。(顧忠華,2011:9)
他指出,藉由大廟興學來做社區營造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公德,做公德的利益,最後會回到自己,社區居民都自動自發,大家都熱心參與,社會就會欣欣向榮,在社會中做這些事就是在推廣大廟興學。
顧忠華對公德詮釋,讓吾人從學理的理解,進到日常生活的認識,公德不會流於道德式的口號,而是務實的從人的自身、近身做起,從關心公共事務,從參與公共事務做起,創造利己利人的生活環境,亦即善的共業的營造。
我想,亦如功德,當我們對公德有了更日常的認識,那麼公德也是一種善行的信仰,相信創造公共之善的功德,一如台灣民間信仰,將村落的社區共同體凝聚起來!
 「公民社會」恐怕又是一個難懂的學術名詞,不過,或許台江地區是這個專有名詞被說得最多次的一個場所,我們在《大廟興學》的各種相關報導裡,看到了「公民社會」千變萬化的身影。我個人深深認同這麼一種生活化的詮釋,包括「公共性」、「公共參與」、「公共事務」、「公共空間」、「公共領域」…一直到「公德」,全都反映了「公共生活」在今天台灣的重要性。我們不必太用道德的口號來看待社區中的所有「公共訴求」,好像每個人如果不為「公共」犧牲什麼,就不符合「公民」的標準。我一向不讚成把「公民」看得太偉大,因為只有平凡才能普及,所以公民們都會有自己的私利、有自己的私心,這完全不妨害他的「公民身份」,甚至當他懂得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時,一個建立在現代法治基礎上的「公民社會」才真正能夠生根。(顧忠華,2011:10)
他呼籲大家要走大道,行公德,例如,大家將籃球場整理一下,或是巡守河川,檢測有無污染,這是現代公民社會很重要的事,顧忠華老師認為,民間非營利組織可以說是為消費者把關,例如他自己做公督盟工作,大家走大道,做的是公德,在監督民代的同時,也是在進行消費者保護運動,我們所做的事,都是為了公共利益在出力。
顧老師也從台灣民主發展的現象來說,民主亂一點沒關係,這是代表多元的特性,家庭都會吵架,更何況是社區,因為,我們都是公民,我們都有自己的利益,然而,公共事務也會反過來影響大家的生活,因此公共事務與私人是很有關係的,公共的事情與私人事情是相通的,所以,公德與私人利益是可以合起來看,因為替公共做事,最後有形、無形,都對自己有幫助,做志工會有福報,整體環境變好了,對大家也有幫助,如此,才不會因公共無人管,人人自危!
 
顧忠華老師論述公民社會的公德內涵,除了探究了行公德與功德的集體利益可能性,也點出公共之善的追求,不應流於美好道德的想像,而是必須看見個體的意見與私益的多元表達自由,在私人意見的衝突與溝通交集之中,取得私人與社群之間的最大的共識。

這種衝突與溝通,讓台灣發展真實的公民社會有了可能性,透過善的功德與公德的再詮釋,讓人與人、人與社區有了真實的情感連繫,保有了個體在公共領域之中的主體性,也發展了集體的善業!

顧忠華以為,集體的功德,也就是公共的公德,大家將公共事情做好,也是集體功德,他說,此次大海尾文化建醮也是公共的文化季,對地方來說,不也是一個好處!

台南市政府秘書長陳美伶則指出,公部門是管制式的,需要第三部門來平衡,民主好不好?要有多元聲音,多元的見解才能出來,因為,民主是公正公開透明的程序,從法律來說,要求公部門的行政要透明、公開,要有人民的參與,特別是法制,如何與非營利組織互動,形成公共秩序,才能符合在地需求,人民力量才能出來,如此公民社會的公共議題參與,才可以更強大,社會才可以發展得更快!

她說,來台南剛好滿一年,發現在地力量很強大,因此,在台南市政府工作,要更專精將在地行動連接起來!特別是大台南市合併是衝擊,也是挑戰,讓我們看到機會─如何營造大台南成為不一樣的直轄市,她以台南市取得低碳城市為例,一開始爭取時,公部門只是思考自己如何做,未思考到民眾如何做,未思考到民間如何參與,因此,政策立刻調整,要由下而上,要有產官學研社的參與,在最後一星期將意見領袖找出來,才可以很順利在最後階段得到這樣的榮譽。第二是要打造台南山海圳綠道,要從台江國家公園到烏山頭水庫,這條綠道原先受限於縣市的界限,但是大台南合併之後,可以營造一條帶狀的中央公園,全國沒有這樣的,可以傲視全世界,不只是政府部門出錢,而是要與在地居民結合,因此,山海圳綠道一步一步做的時候,一定要與社區結合,每一段都要有台南人的故事,每一段步道都有在地生命力,不只硬體還要有軟體,才能創造出屬於台南人的綠道!

陳美伶秘書長強調,公務員守公德,也是做功德!從公部門來說與第三部門溝通,就是要傾聽人民聲音,然而,重點在於建立機制。
 
政大黃秉德老師則是從五都後的視野來與談,他認為,社區發展有三大關鍵因素,一是政府,二是企業,以營利為目的,用最少資源,給合理的服務,三是志願服務。

他指出,就全世界來說,發展要好就是要有多元性,要有更好的創新,因此大台南市合併,有更多元的文化故事,這是我們的期待,就管理來說,一是要做大,二是要做多,才有機會,大台南是不同的二塊合在一起,令人想到東西德的整合,德國變得很富強!五都之後,資源若能有效整合,以前做不到的事,現在可以來做!

他說,看到陳美伶秘書長來到大廟裡與民眾對話,就是一個希望!

不過他也提醒,在整合同時也要思考創新,創新要透過溝通,不能只是秘書長,第一、二、三部門要互相協力,例如,朝皇宮影響更多的祭祀圈興學,有好的文化,再加學習,就會成為學習圈,很多創意,就會在發展中產生。

現代的公共治理理論已經強調跨部門的共治了,涵蓋的三個部門包括:政府、企業、民間團體(NGO)。這些部門背後驅動的機制分別是:行政權力(稅收與公權力)、市場機制(競爭與價格)、志願精神(甘願)。社區大學的發展,就在上述的三個部門的互動與三個機制的互用,一路走來。過去如此,五都結構下的新城市也將是如此。(黃秉德,2011:11)
 
與會的台藝大趙慶河老師也分別從東方與西方的觀點分析,他說,亞當.史密斯認為理想公民社會的範圍標準在於會調和公益與私利,進而產生自然同情與道德感情,若依梁漱溟的說法,這個範圍要能發揮像家庭倫理那種感情的區域最適合。

趙慶河老師進一步分析,以大廟作為塑造社區文化的興學基地,結合傳統學塾、社會學的祭祀圈概念,事實上是可以實現公民社會理想的地點,中國傳統社會的最基本社會單位是家族,西洋則是教區,但因現在大家族結構已不存在,在傳統信仰依然強烈的地方,推動大廟興學實在是個不錯的策略。

不過,他也憂心,西洋的教區在信仰方面較為劃一,皆為基督教,中國的信仰方式較多元,大廟範圍內也有諸多不同信仰的人,西洋基督信仰的論述與宗教教育體系結合深刻,反觀我們的大廟信仰,如何與社大的教育體制再作深入整合?值得吾人再思考。
 
誠哉斯語,大凡社會的改革與進步,一是人才的培育,二是生產技術的創新,三是社群組織的經營經驗與知識的流通,台江大廟興學運動,在於促進民間信仰與教育文化的交流創新,振興大廟NPO組織的「社會參與」、「學習中心」、「生命增能」三大功能,因此,大廟與社大彼此的社群組織的經營經驗與知識流通,以及興學人才的培育,將是核心工作,也是挑戰的所在,彼此必須透過公共之善的公德與功德願景,透過公共事務的參與,厚植雙方更強的信任基礎,鼓勵更多的知識分子一起重回村廟參與興學工作!

顧忠華老師也指出,公部門與NGO部門的協調合作,最重要的也是信任,很多協調若缺乏信任,就易成為鬥爭,非營利是公共派,政府有公權力,但是非營利組織有影響力,大家為公共努力就有可能協調。

吳進池主委則從參與大廟公共事務分享其看法,過去朝皇宮是私塾,小時候都說來「學仔」,大廟興學從廟會來說就是祭典要融入文化教育,從教化來說,神就是德,很多事都是與神有關;從社大教育來說,如何讓學生不要把學的東西放在口袋裡,就是要進行社會參與。

吳主委認為,有德就有福!

余嬪老師則為這場大廟興學回觀,探究公民社會的公德內涵,做了總結,她說,心誠則靈,整個主題談的是認同,認同的背後是大家找到存在的位置,社會認同是大家找到存在位置,發現每個人不一樣的地方,她認為,認同有一個核心價值,那就是公共的善、靈性的提升、公民社會的追求,以及與神接近的狀態。

「與神接近的狀態!」我想,那就是幸福吧!
 
第三屆重回村廟論壇,在文化建醮的熱鬧中,從公德來談功德,催生公民社會的可能,認同是最重要的關鍵。從個人到社會認同,從私利到公共的善業,從功德到公德,

公德的基礎是認同,認同於彼此共同生活的環境,從社區到社會國家地球,這是人性的基礎,如此,我們才能永續發展。公德發展的可能性,應掌握公與私的共!必須從共同願景進行對話,如此公共利益中才能有你有我,否則易淪為單一的集體霸權,造成情感連繫的撕裂,因此,如何看到自己與他人的共同利益,這是公德的素養的基礎!

因此,當我們對公民社會的公德內涵有了更清楚的理解之後,我們必須有所行動,進行大廟興學的社群組織的溝通與合作,激發民眾廣泛參與公共事務的功德觀!

參與公共事務是為了自己,也是為別人的功德,一如民主社會不同的利益團體,進行公共政策的遊說與衝突的歷程,這些經驗與知識的學習,也會是大廟興學的重要課程內涵,特別是,我們必須對台灣公共政策的形成機制與社群文化,有所理解,非營利部門要突破過去「民不與官鬥」的舊思維,與公部門協調合作時,也要破除威權政治遺留的侍從化與奴化慣習,如此才能為公與義而言、而行。


參考文獻

顧忠華(2011)。公德,台灣公民社會的內涵價值。第三屆重回村廟論壇研討會手冊,(p9~10)。台南:台南市社區大學台江分校。

黃秉德(2011)。五都之後的社大發展。第三屆重回村廟論壇研討會手冊,(p11~12)。台南:台南市社區大學台江分校。

:::

文章類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