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終身學習事蹟簡介】
自職場退休的我,自以為從此可過著不必每天準點到達崗位繃緊神經的辛苦工作,可以過著似神仙般的退休生活。剛開始是感覺好自在,随心所欲的訪友、旅遊、看書、懶散的躺在沙發不停的轉台看電視。但不出三個月就感到毫無目標的生活,不但老化更快,更随時湧現空虛,寂寞無聊的感覺。
才知無所事事也眞的不是一件好事,偶然中適時的看到台南市社區大學的招生簡章,從烹飪、能源、非洲手鼓、現代舞蹈、植物文學欣賞、古典音樂欣賞、氣機導引、植物欣賞台南市公園之旅、探索台灣化石、美學欣賞、月琴、、等許多很特別又有趣的課程,也興起了再學習的念頭。
選修這些課有的是興趣、有的是一圓年輕時想學習卻沒機會的夢想,有的是自已很喜歡,卻因自認沒有天份一直不敢嚐試的學習。但發現在社大上課學習沒有考試壓力、可以很自在快樂的學習,擴張充實知識領城,也提起勇氣,開始了人生中近十年的「神奇學習」之旅,也讓自己在退休後,有了
成為教師、志工、社區顧問等多元身份的豐富人生。
正式成為台南市社區大學的學生後,進而認識社區大學的工作團隊,佩服欣賞他們對社大業務的熱忱、辦學技巧的創意、相互間無私合作的工作態度,以及對公共事務的熱情。跟随著他們參加台南市的老樹調查,了解古都老樹的生長位置狀況與這老城市的生活文化,與展愛車穿梭市郊的鄰里,接
觸許多長者,聽聞吸取他們人生的經驗智慧。
常往來台南社大,因此主動協力社大植栽整理,也協力使用所在學校延平國中植物社團運作。加入好棒志工隊,因志工夥伴一句「武昌大哥」,頓時感覺從阿公仔回到壯年時代。更棒的是他們發現我有喜愛擺弄花草、製作創意盆栽的才能,邀我輔導我開課,在這兒我快樂的學習,做志工,能將我喜愛的盆栽技巧傳授給有綠生活夢想的學員,打開他們欣賞、動手種植栽及加入對自我的園藝治療。而我自已能過著充實有成長的退休生活,遠離無所事事、不知自己價值的焦慮,是我在社大「教與學」,最豐富無價的收穫。
另外,參加了台南社大志工隊,每天都會來社大報到。因為對植物的喜愛,協助社大及延平國中讓校園整個美麗起來,去年更代表社大,協助許多社區做社區的綠美化工作,同時發展小景盆栽,分送許多志工朋友、老師,讓大家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喜悅。
也因為台南社大參與社區高齡者展愛服務車的業務,考量自己的年紀與展愛服務車服務族群年紀相仿,義務投入展愛服務車的助理工作,隨車到社區進行植栽的教學,也服務高齡者參與社區活動。
隨著台南社大發展到台江分校的腳步,也參與偏遠社區老人教育工作,到台江分校指導藥草班課程,從學員到志工到教師,在在都讓自己發覺透過不間斷的學習所產生的成長與蛻變。雖然日子過得比未退休前更忙碌,但那種對社會仍能帶來奉獻的存在感與價值感,也讓自己感受到擔任志工是最大的滿足與快樂,並以擔任志工為榮。
終身學習事蹟簡介
【單位推薦理由說明】
社大運動原始倡議者黃武雄教授曾言:「希望公民可以在社區大學這樣的地方,重新學習用較宏觀的、較深入的、較長遠的觀點,學習用公領域的觀點來思考…社大是一個從基層去為公民社會舖路的地方」。
李武昌,不但是台南市社區大學最熱情的老頑童,也是台南市社區大學在推廣公民社會的過程中,最令人讚揚的學習典範。從學員、班代、志工、教師到投入社區綠美化的推廣,總是在用不間斷的學習發掘本身更多元的興趣,再以公共事務的參與,來實踐學習的成果,也建立公民關心公共事務的熱情與價值。
建立本身的系統學習因為喜歡植物,從建立對植物的系統化知識開始,不但完整學習了認識植物物種特性、養護及苗圃規劃等技能,更延伸學習美學及藝術課程,發展「創意小景植栽」特殊技能。在社大的邀約下,以成為社大教師為目標,持續參與成人教育教師知能培力,將本身的學習經驗整理出可以教學分享的系統知識,也從短期講座的講師開始,建立本身的教學信心與熱情。
由喜歡養花植草的個人興趣出發,在社大學習時期,李武昌也開始接觸對於參與公共事務的公民價值與能力。從加入老樹調查志工隊開始,利用本身專業,連續三年全面普查台南市的老樹,建立老樹影像及現況資料,並結合社大資訊志工,建立「台南市老樹地圖資料庫」,成為台南市社大環境學程教學非常重要的教學素材庫。
催生台南市老樹及行道樹保護委員會
在此紮實的基礎調查下,李武昌發展出田野調查、觀察記錄及議題發聲的能力,有鑑於台南市老樹及行道樹缺乏一套從種植、養護到保存的公共機制,許多老樹因建設的關係被修剪、砍除,行道樹的種植也無視所種植路段的土壤特性與歷史脈絡,常發生水土不服導致行道樹死亡或長不大的問題,因此他也參與促發市府成立保護城市樹木相關規範與組織的公民運動,成功催生「台南市老樹及行道樹保護委員會」的成立,目前亦擔任台南市行道樹審查委員的職務。
除了守護老樹之外,李武昌也開始關注與環境相關的議題,自台南社大開始進行海灘廢棄物監測的議題後,他也加入「海灘廢棄物監測志工隊」,長期至海灘進行淨灘及垃圾分類記錄的參與。同時也加入以協力社大行政服務為主的「好棒志工隊」,協助分擔社大龐大的學員服務業務,並協助進行社大校園的綠美化設計。後受到社大所在學校-延平國中的邀請,成為延平國中的社團教師,引導國中學生投入學校的綠美化運動,與延中校長合作將延中變成台南市通過認證的「綠色學校」。
進行社區營造的綠美化教育—耕讀社區與大廟興學隨著社大逐步拓展社區學習據點,李武昌也開始注意社區營造的綠美化議題。加入社大展愛車(移動教室)固定講師群,巡迴推廣公園綠美化或陽台植栽教學;也持續到長青公寓等高齡社區推動「園藝運動」講學,引導高齡學員用園藝代替運動,讓自己更健康的活動。
在巡迴社區的行動中,李武昌開始進行社區營造的教育行動。他選擇了兩種不同的社區型態進行教學,一是由建設公司所規劃的「農莊集舍」集合式住宅區(耕讀社區),協助住民利用社區苗圃,結合每一戶的庭園,成功營造整體社區的綠色印象,也促進該社區形成固定的學習社群,持續學習各項
與環境相關的樂活知識。
另一個社區型態的教育即是加入社大台江分校的「大廟興學」教師群,以較偏遠的傳統社區為主,以保生大帝(藥神)的信仰圈為範圍,發展「」輔導居民利用閒置的荒地栽種藥草及在地植物,成功輔導學員利用健康農法所種植的藥草作成飼料,養殖草本虱目魚,成功改良傳統魚塭用大量化學飼料餵養的作法。並協助成立大道公藥草社團,發展藥草糕點等特色產品,極受歡迎。
以上所列,「不間斷的自我學習與社區實踐」—是台南市社大推薦李武昌成為終身學習楷模的主因,也期待他的學習與實踐,能影響更多退休者重新成為社會公益事務的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