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類3.4 志工及社團成果
活動名稱土道公民寫作社|韓麗瑛文章《看不見的恩人》,發表於2020-05-19 中華副刊
活動地點
事件紀錄

 土道公民寫作社|韓麗瑛文章《看不見的恩人》,發表於2020-05-19 中華副刊

 
■韓麗瑛
 
 蔣旺,無有親友,不諳生平,不知生於何年,卒於何日,最終埋骨於府城南山。
 
 童年時,春節後由阿嬤帶領著家人一齊到南山「探墓厝」。
 清晨,朝著小西門轉入逢甲路(現今西門路),阿嬤、媽媽和姑姑挽著菜籃,帶著祭品和金紙,哥哥姐姐牽著妹妹,爸爸騎著腳踏車荷著灑掃重物,前座橫桿坐著年幼的弟弟,後座載著身弱的表哥。
 
 一路走到六信後,就是墓塚累累荒草蔓蔓的南山,阿嬤進入南山後,就好像裝上雷達四處偵測,在蜿蜒的小溪流或迤邐起伏的小山丘,高高低低的尋覓中,就可以精確的找到先人的墓塚。
 「探墓厝」是府城人舊有意象,此時的南山很是熱鬧,對小孩來說像是野餐遠足吃喝嬉戲,大人慎重追遠焚香膜拜,不遠前方高處,站著荷鋤牧童,等待幫人清理墓園雜草,小賺零錢或是祭品…。
 
 蔣旺的墓地離阿公的墳只有幾步路,阿嬤、爸爸會先整理蔣旺的墓地,先行祭拜,叫我們呼請「旺伯」「伯公」來享用祭品。
 
 年年「探墓厝」都是如此,先拜旺伯,然後阿公、大姑姑。阿嬤過世後也埋在南山,在蔓蔓墳塚中多了阿嬤,媽媽傳承了阿嬤的雷達,在茫茫的墓塚中找到先人墓穴。
 我們只知道「旺伯」,但他一生完全寂靜,從來沒聽阿嬤談及這個人,我們也對他一無所悉。
 近年來南山開路,阿公、阿嬤、大姑姑遷葬到納骨塔,猶記得阿嬤的墓穴是四丈公堪輿覓地,下葬時一直對父親說「這是一門好風水」,要撿骨遷移到納骨塔時,母親很不捨,還紅著眼眶。
 今年,春節後家人一齊「探墓厝」,哥哥說先去祭拜「旺伯」,蔣旺的墓地就在被剖開馬路旁,繞個彎即到,那種「眾裡尋他千百度」之感完全消失,卻有開門見山的慨然,好似長眠之地被侵犯,有種默默無從說起的哀傷。
 
 「旺伯」的墓地即將消失,揣想旺伯的人生,是否像其他男人一樣懷抱夢想渡海而來,有著曲折的生命歷史?雖然阿嬤沒留下隻字片語,但掉進時光機去細思,百年前,在旺伯少壯時與阿公從唐山渡海而來,他們在府城落腳,阿公娶了府城女兒落戶,沒想到英年早逝,遺留孤兒寡母,聽說當時的阿嬤痛不欲生,身弱病危,準備將四個幼兒托孤。想起來,應該是旺伯替阿公撐起這個家,讓家族沒有衰敗。命危的阿嬤後來康健的活到九十歲,尚在襁褓喪父的爸爸也長得高大英俊,我們家沒有分崩離析,得以血脈延續。
 
 離鄉背井的旺伯像是那個時代扛起責任的背影,卻沒有機會說什麼話,現在我家能開枝散葉、安然立足,所有的源頭應該是這一位看不見的恩人所賜吧!
開始日期2020-05-19
結束日期2020-05-19
:::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