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報名 shelly - 最新活動 | 2020-10-01 | 點閱數: 3465

 

費用:免費

地點:台南社大後甲校區(後甲國中)

時間:9:00-11:50

 

系列講座說明:

10/24(六)從河說起

主講:方韻如(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董事(創會第一任秘書長)
近兩年來,台灣因政府推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水環境」,掀起一波全民關注的河溪水泥化治理工程被質疑,河溪流域擁有多元的生命及野生動物棲地,河溪更串連海陸城鄉間,貯滯輸送水資源,同時滋養及豐富了生命,支持農漁牧糧產,穩定氣候、循環生機。做為人,要享用這水所滋養的一切,都應認識豐饒多元曲哲跌宕的台灣河溪,以及看得見或看不見的生物們,由方韻如老師為我們分享台灣東北角長年有水的河溪現況,引領我們一探東北角精彩的河溪生命力。

9/26(六)台灣石虎保育

主講:李璟泓(里山基金會-發起人)
石虎曾經廣泛分布在全台灣各地,百年前的石虎皮曾經是台灣經常交易的物品,但石虎在台灣目前僅剩下苗栗、台中、南投還維持較多的族群,偶而在嘉義、彰化、新竹都只有個位數零星紀錄。搶救苗栗淺山地區的石虎,極為關鍵性,也可能關係到石虎能否在台灣長留在這塊淨土上繼續存活下來,因為苗栗縣整體開發及公路興建,顯現出就是台灣其他縣市環境開發破壞石虎倚賴的淺山環境破碎化之寫照。我們邀請李璟泓老師,遠赴台南來為我們解析石虎棲地面臨到的困境,石虎保育的關鍵性主題。7/25地面型光電的綠綠衝突何解?

7/25(六) 地面型光電的綠綠衝突何解?

主講:陳郁屏(「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籌備會執行長)
台灣自2016年5月起推動能源轉型政策,預計在2025年達到「非核減煤」的目標,其中最受矚目的挑戰是如何將再生能源的發電占比從4.8%提高到20%,具體目標設定為太陽能光電20GW及離岸風力5.5GW。首期「太陽能光電2年推動計畫」到2018年底累積設置高達1.7GW,而「109年太陽能光電6.5GW達標計畫」則進一步將農漁畜電共生列為發展重點。然而,由於光電開發申請無須需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在各地陸續出現生態衝突與社會爭議,這類「綠綠衝突」是各國能源轉型的必經之路,而台灣正可藉此機會審視調整國土空間規劃治理的制度與方法。 陳郁屏執行長對環境的關懷融合了人類健康、社會公義、環境倫理、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遷等跨域視角,她的新協會企圖從空間的觀點探討環境的系統性議題,活絡公民社會的政策參與能量,提出創新整合的解決之道。

8/22(六) 韌性城市

主講:廖桂賢(台灣河溪網-召集人)
全球「永續發展」新觀念的綠建築、生態工法、生物多樣性等概念,儼然已成為新世界的新標準,台灣初萌芽也已一段時日。在台灣有位未接受過台灣的慣行建築訓練,卻順利在西雅圖為基地透過參與及學習、研究,透過深度觀察與豐富資料轉化成「韌性城市」的研究學者-廖桂賢老師;面臨嚴重氣候變遷下的異常氣候,南台灣在2009年發生莫拉克水災,台南市也陸續在2018年8月23及2019年8月13日分別再發生嚴重水患,藉由特邀請廖老師來到台南社大,在「生態台灣系列講座」為我們分享「韌性城市」,研討我們可以如何改變觀念與對應到環境快速變化。

5/23(六)台灣生態系-西南部

主講:楊國禎(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
台灣島位處冬季東北季風及夏季西南氣流洗禮,因兩百多座高山攔截不同季節的豐沛水氣與季風,又因海拔高度形成不同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等不同氣候型態,提供台灣成為生物多樣性第二豐富度全球排名。
我們特邀請植物分類學者楊國禎老師,為我們解析西南部的台南生態系,透過楊老師豐富的台灣生態學識引導著我們一起來探討亞熱帶氣候型態的台南生態。

6/20(六)台灣山林保育

主講: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李根政執行長,從放棄教職及暫擱下書畫的柔軟實力,將人生精華時段轉化成硬實力帶領「地球公民基金會」夥伴群長期投入到捍衛台灣環境山林等環境保育運動,相繼參與棲蘭山及監督政府反制林相變更及枯立倒木、不公義的礦場開採等政府偏斜荒唐措施,特邀主力在山林保育的李執行長為我們解析台灣山林開發史,也分享及共同探討未來台灣山林保護的路程與契機。

 
:::

文章類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