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江分校 shelly - 台江分校 | 2015-08-22 | 點閱數: 1030

吳茂成

2015/8/22

        循著如蛇的山路,帶著台江子弟,踏上曾文大壩,這裡距離台江海平面,足足高了236公尺,望著如藍的雲海山水,這樣的高度,能看幾回,這裡是台江流域的源頭,穿過東口,即是西口,即是一頁水圳史,一九三O,烏山頭水庫築成,八田與一,台灣近代傑出的水利工程師,改變了嘉南平原的命運,看天田有了水源,如織的水圳網,淡化了台江鹽地,給了吃水堀,清淨的水泉,可飲!

因著嘉南大圳,牽起曾文水庫與台江的命運共同體。

今日我們站在曾文壩頂,省思著莫拉克風災的驚險,討論著曾文水庫淤沙問題,一站一站,實地踏勘,認識水庫排沙工程,一場莫拉克風災,流進九千萬噸淤沙,占去四分之一的蓄水空間,今日的排沙工程,彷彿註定了曾文水庫洗腎的命運,若再多幾個莫拉克,曾文水庫恐不保。

這是真實的問題,真實的學習討論,撞擊著當代的我們,撞擊台江流域專題研究師生的經驗,如何解決曾文水庫淤沙,考驗著當代台灣的水利專業,能否再興八田與一為嘉南平原築造的大圳流域網絡。

我們如此的深思著,立於曾文壩頂,為台江流域未來發展而打算。

臨溪眺望東口,潺潺的水聲,順著河谷響著,我們如此勉勵台江流域青少年,若為公共而學,若為台江土地而思,當為八田與一。

水,台江永續發展的根本,我們不禁如此期盼,青年應奮起探究水利,立志為八田與一,踏川訪溪,為關心人群而學,認同在地而學,希能為曾文水庫淤沙、為台江流域缺水問題,找尋出路。

尋找下一位八田與一,共思台江流域不得不面對的缺水及水庫淤沙問題,我們將會發現水圳不只是水圳,不只是經濟,也是生態,更是生活的一部分。

重回流域,重思河川保育之道,先民如何利用台江低溼之地,擔土堀,築吃水堀,建庄結社,建構靭性的台江庄社,或許台江拓墾歷史文化經驗之辨有解,為曾文水庫,也為台江流域協尋出路。

以海尾寮為例,自台江內海到菅仔埔拓墾時期,發展出以溼地為基,生態、生產與生活共構的永續村落環境。

回顧台江水患史,海尾村,一、二百年來,每年皆得經驗洪水之淹,同時,因為洪水帶來的沖積,豐富了海埔與溼地的生態多樣性,所謂「溪底園,尚肥!」簡言之,在台江流域未設工業區之前,從水患史來看,海尾村是一座具有靭性的永續村落,發展至今,已是十二里,六萬人口之域。

回顧台江常民的淹水記憶,洪水一來,村人相招捕魚,做魚鬆、曬魚干,在吾人的童年記憶裡,淹水是快樂的,那時的水,可是天公所賜的清淨之水。

從現代治水觀點來看,台江村村有吃水堀,連結村外的魚塭,形成天然的滯洪池,與曾文溪埔的水箭堤岸一樣,降低洪水的流速,讓洪水下滲到台江的泥土裡,緩去家屋被衝走的危機,涉水扛竹籠茨,走溪流。

每回的台江水患,雖然衝擊著在地人的生活與生產,但是,台江人總是在泥濘裡,快速站起,與時俱進,恢復生活與生產的作息,探究其因,除了先民相放伴的拓墾精神、善用溼地耕塭,發展出永續的塭業之外,還有洪水為台江,創造了海埔永續發展的環境,一則曾文溪洪水為水尾的內海,帶來豐富的泥沙,形成溼地,與海爭地;二則每年的洪水,海埔鹽地泡在水裡,淡化鹽份,大自然力量,為台江百姓改良鹽地,三則洪水也為台江內海溼地與魚塭,帶來生物多元發展的可能性。

然而今日台江水患所淹之水,大多是工業、畜牧、都會生活之廢水,淹水帶來髒臭與污染,令人難以忍受,由此反思,吾人今日談台江治水之道,倡議河川守護運動,實有其必要,才能與清淨之水共榮共生。

果能如此,保留台江魚塭、恢復吃水堀,還我清淨的河川生態,即可藏水於社區村落,還水於河,在地村落、魚塭、水圳、吃水堀、河川即是滯洪池,即是集水區,承繼台江先民耕塭的永續智慧,創新「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的永續家園,果能如此,在台灣缺水之季,即可抽用河川之水、吃水堀之水,搭配現代水質淨化之技術,發展社區型的微型水庫,解缺水之苦,解水庫淤塞之危,恢復台江土地生機,與水共存,善用在地的水土,進而再興無污染的台江農漁業之利。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tncomu.tw%2Fmodules%2Ftadnews%2Findex.php%3Fnsn%3D3044

文章類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