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江分校 shelly - 最新活動 | 2014-04-27 | 點閱數: 1072

吳茂成

2014/4/27

        千里步道,八年!

        八年,我們走過多少路,這一段的社會參與之路,這一段認識台灣之路,像大海一樣,匯聚力量,讓有志者,有緣者,讓老中青的台灣人,能夠在路上相識相伴相行!

        「千里步道,八年!」來自全台步道之友,一起共聚台北,重新回顧,也重新反思這一段守護台灣之路。

 

        匯聚人心與社群,匯聚觀念與經驗,讓每個人都可以走出自己,也走進台灣的步道,這樣的步道運動精神,最為可貴!



        朝政說,他跟著宜蘭孔明車隊一路從北台灣騎到南台灣,這是他第一次騎長程的單車之旅。

        另一位志工說,他本是一位政治冷感者,因為參加千里步道,就走進社會運動的現場,自己覺得很有活力,還有一位女青年志分享,這八年是她最精彩的生活。

我想,這是從事步道運動的社會參與意義,在參與中看見自己!也看見台灣!

        歷經生死的浩偉兄則說,未來更重要的是千里步道的傳承。我想,這是台灣非營利組織,也是社區大學運動,下一階段的挑戰!

千里步道發起人小野老師,則從二00六年千里步道與紙風車三一九鄉鎮運動談起,這是一個關鍵年代,他觀察到太陽花學運,吸引很多的青年學生參與,從運動中,小野看見了社會運動的社會心理,大部分的人,還是不太能接受抗爭式,只能接受付出型,我想,這意味著這個國家的民眾,大部分還是缺乏批判與獨立思考的思想與行動能力,過度強調秩序與行善的功德,這是信仰文化對台灣公民社會的影響,因此,除了透過社會運動的民眾教育現場,來改變台灣公民的性格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從信仰入手,轉功德為公德,才能改變台灣公民文化性格。

 

八年來的台灣千里步道,小野老師認為,一如蔡丁貴老師,二千多天守在立法院,值得做就做,他說,在五六運動的廣場,夜深離開之後,還是很快樂的大步走著。我想,這就是台灣人要培養的樂觀與堅持耐心的性格,一如走在千里步道,我們也要有獨立與堅持的先驅精神。


八年來一直有朋友送包子來千里步道智庫會議,今天也是,千里步道的朋友,每個人從自己的位置,參與這場社會運動。回顧千里步道運動,從環島路網試走串連社群,從社群串連到示範道的手作,從手作到步道學,在這八年來,千里步道從尋找綠道網,亦即尋找文化生態一樣,發現台灣各地的人群,鼓勵大家一起走進這場運動,從自己的近身之處行起,這是千里步道最重要的貢獻。

我想,從公民的學習來說,千里步道就是實作的現場,從現場中去發現人的可能與自然的可能。

「千里步道,八年」,在這八週年慶與反思之刻,我們一起散步參加廢核遊行,一起高喊「全面廢核,終結核四!」一起坐在忠孝西路,走進這一場台灣發展關鍵的廢核行動,做為千里步道八週年的另一個起點,我想,全台步道之友,應從自己的近身之處,糾集三五好友,建構在地的綠道運動網絡,從參與中,培育更多的千里步道文化種子,在台灣各地開花結果!

在路燈亮起,三兩成群的朋友,席地而坐的忠孝西路上,為台灣,也為自己,走出希望!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tncomu.tw%2Fmodules%2Ftadnews%2Findex.php%3Fnsn%3D2710

文章類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