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江分校 shelly - 台江分校 | 2012-09-09 | 點閱數: 1507

 吳茂成2012/9/9


        初秋的台南,夜色漸漸來得早了!在面對著日益倒退的台灣社會困境,教育如何做出回應,乃至於十二年國教發展之勢,社大如何振興起弊…,在「2012全國社大暨社區學習組織優質課程決選」之後,吾人與黃秉德老師有著深刻的同感!

        我們正處於台灣教育改革另一波變局的浪頭上!

        如何引動更多的社區大學、社會企業的豐沛力量,投入台灣百年教育事業,我們陷入沉思之中。

我們在來得早的黑夜中,盼望早春!

        我們駐足在台南社大的迴廊,久語不辭!

        三年來,政大社區學習研發中心與全國社大夥伴們,透過優質課程遴選與觀摩,一步一步發現、展現社大教與學的力量,這股力量,目前尚難以具體名稱來命名,有的課程以「學術」.「社團」、「生活藝能」分別,有的以「知識解放」、「公共參與」、「生命增能」稱之,總之,這些社大課程都有著強烈的在地性,展現著台灣在地的、質樸的、野性的教育力量!

        一種未被學術霸權、政治馴化的教育力量!

        在今天的全國社大優質課程決選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幾許希望:

一、在地文化與藝術的探尋之路,呼喚著公民的野性氣質,例如「農耕工作坊」在耕作中遊戲生活、「獵人學校」向山林探尋、「胡奏飛揚」的生命練習曲…這些師生皆在土地、文化的學習田野,揮汗歡笑。

二、愈來愈多的社大,願意挑戰冷門的公民新聞寫作課程,從農業、生態、日常生活文化的行動教學中,去認識在地的知識,觸動公共性的學思與行動,深化教師與學員的互動,進而走向知識文化的田野,期能對社會思潮起著衝擊與改變。

三、社大課程的在地精神,愈來愈強烈,蔚為風潮,入選優質課程,大多具有強烈的在地文化與知識的厚度,以及公共參與精神,這是台灣教育史上另類的教育希望,可做為十二國教發展社團課程之借鏡!

當然,無論是學術、社團,乃至於生活藝能課程,都有其相交集之處,一如高師大教育學院院長王政彥教授所言,社大三類課程分類有其討論空間,社團類也有學術類的特色,要決然將社大課程分成三塊有其難度。

他認為,三類有其交集與模糊之處,問題在於有無各自的特色,就此次參賽的學術類課程來說,在於有無深化詮釋其公共性,探究庶民文化。

研究課程哲學的屏教大劉育忠副教授則認為,如何從十五分鐘中的簡報中,理解與看見社大教與學的努力,這是身為評審最大的挑戰,因為,課程是經驗的累積,不是教材,今天有些課程經驗很豐富,有的還不足,他說,教學者應在十五分鐘的簡報中,強調做了那些事,如何帶領學生去做,更重要的是,學員有那些改變與被看見的地方。

劉育忠進一步指出,課程既是教與學的經驗累積,因此,在整個課程進行過程中,教師生命與學員生命的延伸,老師與學生如何互動?這也是評審想要多所了解的重點!

他表示,參與全國社大優質課程評選有很多感動,從一早到下午,他看到台灣在地力量在鼓動,他呼籲大家一起來社大學習,一起來做公共之事。

海德堡大學教育哲學博士、南華大學社研所助理教授陳宏模,也有感而發,他從台灣的社區大學運動,看到德國的Volks-Hochschule民眾大學的特色,他道出內心的小小願望,大家應建議教育部,在台灣每一個大小城鎮,都設立社區大學,有獨立的教室,每年提撥師資經費,而不是處處向人借教室的社大。

陳宏模說,從這次的全國社大優質課程評選來看,他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大學教育,學習生活化、實用化,注重趣味化、在地化,與課程特色融合,一般大學則是因為評鑑等原因,反而難以發揮。

他不諱言,現在大學太注重學術理論,如何讓知識分子對國家社會盡一份力、有所貢獻,社大的教育方式,反而比一般大學更能達到教育的理想與本質。

他鼓勵社大師生,評選重點不在於比賽,而是觀摩,在於彼此互相尊重與學習。

成大台文系曾吉賢副教授也認為,看到全國社大精彩的優質課程,大學生來上課也很難打瞌睡,社大課程一如林孝信老師所言,與一般大學就是不一樣。

曾吉賢對社大課程向土地學習,解放土地知識的教學力量,十分感動。但他也指出,學員學習的成就,在影像紀錄的細節表現,比較少被看見。

對此,專研應用心理學的賴誠斌助理教授也表示,社大學員的學習精神的展現與深化,這是社區大學應發展的重點之一。

他進一步反思優質課程評選的目的,選課程呢?還是選老師?

誠哉斯言,這是「依法」、「依師」的思辨!這也應是全體社大師生所應思辨之處,學而思,思而學,不迷於教學的表演幻影、不昧於教師的雄詞宏論,不陷於心靈取暖、霸權之侍從,才能喚醒各自質樸的野性靈魂,圓滿各自的生命本質。

 

不過,教學魅力富有教師個人風格,難以規範,若加以規範,恐又成馴化!

一如教育研究者馮朝霖教授所言,社大優質課程教師必須善求變異!

 

尋覓內在理想的教師,只有一個不變原則,那就是「善變」(become better and better become),這其實也是多年來我個人始終推崇宣揚的哲學:教育善求變異、另類催促演化。所以,成為社區大學優質課程的講師,也就是成為另類教育的推手[1]。

 

善求變異,一如台灣先民拓墾的精神,在菅仔埔中開闢良田。

在社大優質課程「善求變異」的教學歷程中,與會的政大教務長詹志禹教授即發現共同的特色,一是以學員為主體的教學,這是一般大學所少見的特色,二是在地特色,著重文化傳承、永續發展。

善求變異,與時俱進,這也應是當今社大教育工作者,所應深思之處,才能與台灣社會發展一起進步!

三年來一直致力於社大發展研究的詹志禹教授,看到2012社區大學暨社區學習組織優質課程評選的舉行,他難掩感動之情,終日坐在教室一角的他,像似重回學生歲月般,聆聽著十幾門優質課程教學發表,而「忘記時間」。

他十分感謝政大社區學習研發中心、NPO-EMBA平台計畫辦公室、社大諸友的持續努力與堅持,他說,勇於面對挑戰,這也是社大成長的最大動力!

「勇於挑戰」,我想,這也是全體社大人,應該重拾、喚醒的精神!

特別是,從歷屆全國社大優質課程的評選,吾人看到具有強烈的在地文化、公共性格取向的社大教師群,逐漸成形成群,若能善加運用這股教與學的力量,倡議社大公共教育的價值,應能為台灣日益倒退的困局,從社區教育、十二年國教的教改面,注入一股豪氣,注入向人生困局、向國家困局挑戰的野性力量,一股善求變異的拓荒者力量。

我想,這更應是當今教育部思考教育如何為台灣打開出路的反思重點,可能的希望之路!
 
:::

文章類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