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江分校 shelly - 台江分校 | 2012-05-28 | 點閱數: 1735

吳茂成2012/5/26
走進宜蘭,入夜前的壯圍,南陽溪畔,有一份寧靜,靜中有情!
走進宜蘭,水路小徑引著我們,走進新南休閒農業園區,今晚,蘭陽社造諸友,要在池畔開講,交換社區營造及大廟興學經驗!
 
第十四屆社大全國研討會,從走進社區開場!

黃錦峰老師說著他的期待,辦一場不一樣的研討會!我隨著他的腳步,越過宜蘭河,來到蘭陽水患之區─壯圍,認識蘭陽濟濟多才之士!

這趟是社造人物的交遊之旅!





新南,舊稱闊嘴寮,虎仔尾寮!黃國添理事長如此告訴我!

「虎尾,闊嘴尾小!」名片上寫著「深耕翻土,捆稻草」的專業農耕工作者,國添兄笑著告訴大家,他穿著「淺拖」來歡迎大家,洋溢著台灣農夫實作的個性!

被蘭陽的日頭曬得黑亮的他,握起手來很有力,錦峰告訴我,阿添兄曾經號召親友買地捐助在地小學!

聞言,不得不令人心熱!這人的心裡頭是有著理想!

阿添兄告訴我,過去這裡住著一位阿闊嬸,因此,人稱此地為闊嘴寮!每逢大雨,蘭陽溪畔的此地,乃是必淹之區!

因為地闊,才能接蓄這淙淙的蘭陽水吧!

但是,即使淹水,阿添兄也想要淹得有意思!

這個人的血液裡流著變革的熱情!

如何淹得有意思呢?阿添兄以農人的土地思維,思索著!

他以農夫自傲!

農夫走進土地,面向未來!

因此,數年前,在新南社造告一段落之後,不捨朋友散去的他,有遠見的,像似桶箍般,再度邀集十幾位農友,成立了新南休閒農業區,開始在土地上種樹,善用水資源,養育這兩分大的蓮田!



走進蓮田,他指引著我,嗅聞一粒黃白色的小花球,吸著一股清香!

「這是水芭樂,開花不結果!」阿添兄如數家珍的介紹著,水芭樂旁復有水柳,將蓮田圍起來!

四季有花有香,蓮田里有魚!

一些社造朋友,很期待來這裡「牽魚」!

我想,阿添兄善用在地資源,倡議理想,牽成在地社造,他是在地社區的變革與促成者!

他用心守著宜蘭,守著這一方蓮田的天光雲影!

走進宜蘭,走向公共治理的理想

 

 

走進宜蘭,我們看見台灣農民的進步力量!

「宜蘭人有傻膽!」

走進蓮池,一群爸爸媽媽、阿嬤及青年人,如此說著,坐在蓮池,圍著爐火,一起討論社區的希望。

走進宜蘭,鄉親燒烤著熱情,冰鎮苦瓜的甘甜,招待著社造諸友!

第十四屆社大全國研討會,在今天開鑼,七條低碳旅遊路線,一百多位社大夥伴,走進宜蘭!

走進宜蘭,松根兄在不遠處等著我!

久違了,宜蘭!

我們分隔了二年,然而卻做著同樣的事,將知識工具傳遞給人民,喚醒社大公民的靈魂!

讓心靈靜下來,才能走進宜蘭,走出精神,走進公共的對話與實踐世界!才能找回社大NGO的個性,社會參與的熱情!

我告訴宜蘭社造諸友,大廟興學在於發展社區,發展學習,發展生命的實踐,串連社區,串連人心,讓人活得有希望,勇敢的參與,自在的對話,活得健康。

我們才能走向公共治理的理想!

社大的理想就是如此吧!將理想化為生活的泥土,更護著公民社會的價值!

金岳社區的芃伶,青年重返故鄉的實踐者,尋找傳統文化,進而轉化出現代性,帶著青少年重回部落,重建社區古道,走進部落,喚醒部落幾代人的生命文化記憶,重構部落新面貌!

芃伶在尋找部落的特色,以文化為核心,開發在地食材、深度文化旅遊,他們從耆老對話開始,找回莎韻子弟的信心與榮光,以行動為部落書寫故事,辦理部落廚房,供應老人與孩子、遊客的心理與生理的食糧,重建在地經濟!

因為賽德克巴來,走進莎韻,部落如何經營,產業旅遊如何結合農事體驗,又能保有自己的特色,這是莎韻、金岳子弟要思考的事。

我想,如何建構部落的文化與特色,重建信心與榮光是最重要的。在地希望,是由文化主體的榮光與生產的成就所建構,前者就是信仰文化,後者就是經濟的社群結盟,這是部落社區文化與社會資本的培力!

我們從芃伶的故事,看到青年人走進家鄉的姿勢,「學以致用」,那是社大的學習精神─學習要有用!重回部落,從尋找文化資本開始,發現那埋於土裡,藏於山裡,遺忘於記憶的文化資本。

後埤社區營造就在喚醒漁村日出的記憶!

張永德總幹事告訴我們,出社會再到社大學習,那是幸福的事,他很感謝宜蘭社大對後埤社區的幫助,因為參加社大社區營造員的培訓,讓自己更有想法。

他說,十幾年來後埤未有社造,但是,這二三年來,透過一次一次的社大學習課程,透過社會參與喚醒村人討海的記憶,看見漁村的日出希望!

彩繪社區公共藝術牆,做稻草人,生命變得更有意義,鄉親做得很高興,將以前原有的人情味找回來,就有很多工作、夢想可以做!

永德敘說著後埤的榮光,古早是有社區營造,一如,開漳聖王出巡,八莊頭來過火,壯圍鄉就熱鬧起來!但是公共事務的簡單化,人情味就淡了!

他認為,現在來談社造,就應該從社區做起,於是找了二三位朋友一起來做,激發出更多的學習,改變未來。

我想記憶與生活空間變美了,生活會更有感覺!

這是記憶的社造與敘說,從記憶的對話中,找到舊印象的新地景!

走進社區,必然是走進生活,走進生活才能產生心靈的感動,人才會開始思索家居環境的可能與希望!

今晚,走進宜蘭,社造諸友,彼此在這公共的詩壇,說著你我的生命參與故事,用行動來紀錄這一場社大全國研討會,來發現社區!

走進宜蘭,究其實,我們正在走向公民社會,公共治理的理想!

:::

文章類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