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報 冠達 - 教學報 | 2013-12-02 | 點閱數: 2318

「灰纈」,讓我們對1300多年前的唐朝工藝有了初步的想像。

至今幾已失傳的灰纈一般稱為型染,在唐朝已頗興盛,當時稱之為灰缬。是運用孔板印花布的一種傳統技藝。

 
「灰纈」是唐朝一種專門的鹼性印花,即用鹼性的防染劑進行防染,工藝類似於今天的藍白印花。使用的是一種防染印花方法。防染用的豆粉、石灰混合成的糊狀物俗稱“灰藥”,此糊狀物是通過型版而漏印到坯布上,形成花紋。待布匹浸染晾乾後,去掉“灰藥”的部分是白色花紋,其他就是染上去的顏色。印製時可以一塊型版為單位,拼接靈活,紙質型版輕便,易於移動和清洗,勞動強度大為降低。


高体老師分享了型染的製作流程,從上述的灰纈製作技術,就可以瞭解工序的繁複。型染雖是傳統工藝,但高体老師卻想走出一條銜接傳統與當代生活的道路,於是藉由型染可自由創作布花的特性,開始用布來說故事!


版型是高体老師生活故事的體現,譬如家裡的麻雀喜歡吃狗飼料,於是他刻畫下麻雀嘰嘰喳喳在樹上歡樂的情景。老師說每個人都周遭都有很多小故事的發生,養成習慣畫下來,有一天你一定會用得上。你就可以用布來訴說的生活的故事。我喜歡找一些東西,盡可以能去玩!

 
可能你會覺得畫圖有點難,但別害怕,慢慢收集素材。譬如我想要做一個種子的圖案,我會先上網看看有什麼種子圖片是自己喜歡的,畫下來,在依自己喜歡的模式修改。只要養成平常觀察與收集素材的習慣,你會發現生活有很多元素是可以加入的。


將型染的圖案描繪在柿紙上,像剪紙一般自由發揮的雕刻出來。圖面需注意斷刀與接橋等細節的問題,隨著圖案的變化,會慢慢因為要穩定接橋的結構,圖案上便會發展出更多的變化。老師說:「像我的房東養了11隻貓,每隻貓都有不同的特色。看著那些貓,就想把他們印下來,因此做了這幅喜歡吃魚的貓家族。左上角因為還有空檔,心裡覺得貓頭鷹跟貓咪有點連結性,於是刻了一隻貓頭鷹進來,讓畫面多了點趣味性。觀賞的人也會逐步去發現布花裡有好多故事藏在裡面!」


老師說台灣目前做型染的老師,包括我不超過5個。

高体老師說熱染的顏色可以很漂亮,現在大家看到布的顏色都不是單一顏色染出來的,依自己的經驗逐漸加色,顏色逐步疊上去,會呈現更漂亮的色澤。


高体老師強調型染是結合了插畫、剪紙、版畫與手染的各項特質,把這四個特質結合起來,你會玩得不亦樂乎。


老師笑說:「如果在古代我的身份就是染人,在紐約他們可能稱為藝術家、在歐洲稱為插畫家、在日本他們稱我為手作達人,在台灣我卻成為工匠。」

當中雖然有很多的技術需要學習與克服,在一次次的實作過程中,修正、學習、改變。你會發現布會回饋你最美的顏色,創作自己生活的故事布。

這一天雖然只是短短5個小時的體驗學習課,但大家都充分感受到天然手作印花布的魅力,以及背後精美工藝的繁複工序,我們相約下回再一起來從刻版到印花,創作屬於自己的生活布花故事。

 

:::

文章類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