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聚場 臺南社大 - 主題活動 | 2010-11-01 | 點閱數: 3819

教育面向

1.落實民主參與並強化教育審議委員會功能,推動創新與前瞻的教育政策。說明:教育審議委員會有四項任務與功能:(1)教育經費及使用效能之規畫與審議; (2)教育決策之諮詢;(3)教育事務之協調與評鑑;(4)教育改革之推動。故充分落實其功能,得有效推動優質之教育效能。

2.化危機為轉機,掌握少子女化契機,貫徹落實精緻國教,提升大台南市教育品質。說明:(1)配合中央政策逐年降低班級學生人數;(2)秉持公平、進步原則齊一城鄉教育資源;(3)推動訂定「台南市小型學校永續發展自治條例」。故妥善運用教育經費與社區資源,發展具社區文化特色的學校。

3.普設國小附幼、朝向國教往下延伸一年的免費或義務教育目標。說明:學前教育往下延伸的需求及政策討論已歷經1、20年,為了配合家長對學前教育的期許,以及減輕家長擔憂兒童輸在起跑點,政府有責任朝向廣設公幼、國小往下延伸一年的免費或義務教育目標,讓專業的學前教育教師能夠提供兒童優良的國民教育基礎。   (補充:政府發放幼兒教育券多年,並沒有提升學前教育品質,也沒有減輕家長的負擔,落實此政策,才能解決目前學前教育的亂象,順利銜接幼托整合。)

4.面對教育M型化衝擊及網路時代來臨,校園應公共化,展現大台南教育新風貌。說明:(1)校園的硬體空間(圍牆綠地、操場跑道、活動中心)應綠美化;(2) 校園軟體空間公共化→校園圖書館開放社區使用;(3)學校資訊設施公共化→電腦教室可開放為社區資訊中心;(4)城鄉教育資源的共享交流。

5.重視成人學習的權益,儘速制定「社區大學自治條例」。說明:社區大學為近十年來大台南市最重要的公民素養及社區教育推動機制,每年數萬人的學習,卻因無明確的設置規範,以「工程招標」的方式,無法持續提供社區大學穩定的學習場域,也無法發展更專業、優質的成人教育創發環境。故請儘速制定社區大學自治條例。

6.依據教育法令落實常態編班,讓所有學生都能適性發展。說明:(1)建立公平的教育制度,促進教育資源公平分配;(2)免於學習落後的學生被標籤化、邊緣化,造成爾後的社會負擔;(3)減輕越區就讀學生的辛勞及家長的經濟負擔。

 

文化

1.逐年編列文化預算,三年內增至預算5%說明:台南以文化首都作為其升格之重點規劃,為兼顧文化整體的發展與經費運用創意目標,應寬列經費,逐步調整文化預算,將文化經費用在刀口上,以整備文化產業的基礎,建立台南文化首都的格局。

2.設立文化審議委員會,推動創新與前瞻的文化政策與獎勵機制說明:文化審議委員會有五項任務與功能:

(1).文化經費中長期的發展規劃與審議

(2).文化決策之研究與諮詢

(3)文化獎勵策略訂定與評估

(4).文化創新與文化產業之推動策略與績效指標

(5)公民參與機制的擬定與創新。文化審議委員會的成立可宣示:文化政策的公共化,獎勵文化創新,與促進文化事務之發展。

3.籌設專業性的國際展演空間及國際藝術節慶和論壇說明:在文化古都的基礎上發展國際型的展演空間,例如:成立台南南北(南安平,北總爺)藝術村;舉辦指標性的藝術節慶,例如:持續舉辦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並倣傚柏林論壇兩年一次舉辦「臺灣文化首府國際論壇」,增強國際能見度,這些皆可提升文化觀光產值。

4.打造大台南文化藝術平台,建立社區文化聚落說明:以整體城市概念,打造常設性大台南文化平台,透過虛擬、實體同步進行,以人文為點交通為線,構成聚落、部落或社區的文化區。具體地推廣在地文化歷史之作法如下:(1)整合導覽人員的認證機制(點);(2)強化文化問路店,提升大台南文化軟體層面(點)、交通配套措施(線);(3)在大台南文化版圖上納入西拉雅文化規劃概念

5.定期徵選重點扶持之藝文團體或地方文化社團,並成立文化藝術團體單一服務窗口說明:為讓藝術文化團體可持續性的發展,應成立單一文化服務窗口,並定期甄選重點扶持藝文團體或地方文化社團,每團隊挹注充足經費,得到挹注之團體可發揮城市行銷及國內外文化大使之功能。

6.打造台南音樂城說明:為打造台南音樂城,可舉辦烏山頭音樂節等常態性活動,並洽邀臺南藝術大學及台南大學在台南其他地區設立分校來推廣音樂文化,成立正式編製的交響樂團及籌設樂器製造專業區,發展音樂活動及音樂活動產業。

 

城鄉發展

1.農戶個別補助,提高農民所得,並兼顧農田地力、農村地景與農業經濟之發展:

直接補助農戶,鼓勵青壯人口回流,改善休耕補助辦法,鼓勵已休耕農田種植非主食作物,確保糧食安全,解決休耕所衍生的問題,並復原農田地力。

2.建置農業產銷直銷中心,推動地產地銷:

 

 

(1)成立南部農業產銷直銷中心,扶植傳統農業轉型為精緻農業,並建置農產產銷通路。  

 

(2)推動地產地銷,要求大台南市國中小學營養午餐之食材必須採用

當地食材之二分之一以上。

3.通盤檢討城鄉交通系統,將未來各區域整體發展計畫納入公民參與機制:台南交通網絡應以綠色交通公共運輸服務為主要原則,建立軌道運輸系統、藍色公路及生活單車道路系統。

4.結合歷史古都與綠能科技,建立最適合生活的城市食衣住行皆依在地特產、生活型態與城鄉區域特色發展。建構國際綠能中心,並兼顧預防醫療產業的發展,配合生技、美容、健康飲食與健檢,以發展大台南市觀光與醫療產業,促成樂活台南。

5.以文創產業的發展特色化,行銷大台南:蒐集紀錄大台南具歷史性及地方性之故事,建置文創中心資源平台,促進文創產業或電影產業的發展,強化大台南文化觀光與城市行銷,並協助對當地議題之關注。

 

 

6.確立城鄉分野,以多元層級的思維,定位城鄉發展:大台南兼具農業與都市特色,就城鄉發展來說,宜從核心都會區、外圍市鎮區和村落等多元層次規劃其定位,因地制宜,提供城鄉公共投資與服務機能,區公所應為社區營造中心,落實服務精神。 

 

 

環境生態 

1.優先推動大台南國土規劃

(1) 國土保育地區範圍內之水、土、林資源管理業務應予整合,並進行整體規劃

(2) 城鄉發展應以永續發展、區位管理為原則,創造舒適幸福及友善的生活環境,並確保完整配套公共設施。

(3) 加強景觀及防災之規劃,以確保國土景觀及減少災害損失。

2.成立大台南地區水資源管理統合單位及研究中心統合單位及研究中心需統籌水資源及環境災害相關議題(水利及河海工程、下水道、工程管理、水土保持、水資源管理、水資源研究、流域管理、易淹水地區治理、規劃防洪滯洪區域、河川整治、生態資源、濕地經營管理)並配合民間參與機制及非工程手段的積極作為。

3.各項開發建設與生物多樣性相衝突時,以生物多樣性為優先原則。

(1) 符合生物多樣性公約為依據;

(2) 持續調查、紀錄大台南生物與自然資源;

(3) 以就地保護為原則。

4.禁止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產業進駐大台南依台南國土規劃限制三高產業,善用大台南歷史文化背景、農漁業與生態資源優勢,發展生態與文化創意產業,以作為經濟創新基礎。

5.落實環境教育法,妥善運用相關資源環境教育包括:節能減碳,水資源政策、能源政策、維護生物多樣性、農業生態...等整體的教育作為,教學發展應善用環教基金,積極推動戶外(實境)教學,促進環境教育的行動力。 6. 發展永續農業

(1) 農業包含「農、林、漁、牧」

(2) 農地保全:不得變更農地為工業區,或高密度住宅區。

(3) 推動有機、無毒或環境友善農業,以維護農業生態環境

(4) (國土保育法)農業發展地區應考量農業發展、糧食安全,積極保護重要農業生產環境及基礎設施,並應避免零星散漫之發展,以確保農業生產環境之完整。

 

社會福利與安全

1. 提供近便性高之家庭資源服務:

(1)於各區設置家庭服務中心,進行個案管理整合各部門資源,以案主為中心給予全人觀點之服務。

(2)政府應設置社會資源媒合平台,鼓勵企業落實社會責任,並扮演企業及民間團體之資源整合者。(公部門籌措民間資源與分配,類似聯合勸募的功能;資源整合平台)

2.促成兒童照顧公共化政策:

(1)推動幼托公共化,提昇公私托育比例至5:5。

(2)推動非營利友善幼兒園。

(3)延長學校6-12歲課後照顧時間。

(4) 落實教保職場的勞動檢查,並上網公佈資訊,強化教保品質。

3. 加強身心障礙者優勢發展及多元就業:

(1)落實並強化身心障礙者的生計、生活支持,協助成立支持性團體並給予行政與經費支持。

(2)以公辦民營方式利用公有場地建立多元庇護工場。

(3)協助身障人士發展優勢能力,並做個別化職業訓練及提供輔具交流中心。

4.普及大台南長期照顧服務與品質:

(1)善用閒置空間擴張大台南地區增設社區關懷據點。

(2)增加及訓練專業人力以公辦民營方式增加不同團體服務,以進行日托、到宅臨托及家事服務。

5.促進高齡者人力資源參與:開發並活化高齡者人力資源成為社會進步助力,型塑大台南市與其他縣市的優勢特色,如長青志工、導覽解說服務產業,退休人力依專長再運用。

6.落實性別平等政策:市政府一級主管之單一性別比例不低於三分之一。

:::

文章類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