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 創意教學的基本認知/陳建明 1-1-2 社區大學與生活美學/陳建明-- 1-1-3 台南社大擬定五年願景的參考與建議/蕭自強-
社區大學與生活美學/陳建明--

1-1-2 社區大學與生活美學/陳建明--

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 理事長
台南社大人文藝術學程 召集人
-------------------------------------------------------------------------------------------------------
前 言
時代不斷變遷,生命的意義透過不同價值體系的運作,積累與創建了獨特的風貌。然而,做為思想傳遞與交流的中心-學校,其體制與定位也因人心的變動與社會的蛻變,而有了改變。當台灣在邁入二十一世紀的同時,社區大學以新時代的思維,建構一處有別以往的教育學習園地,鼓勵每一個社會公民都能終生學習,並透過持續的學習,追求個人與群體的夢想與福祉。在拋棄文憑主義、階級意識、專業藩籬、世代代溝、技術主導…種種迷思下,透過多元瞭解與整體關照的基本方式,學習因應社會快速蛻變的焦慮,與反省自律個人慾望的膨脹,以建構一個更加和諧共榮與永續發展的生活環境。

社區大學的推動過程中,學員入學的機制與組成,以及教師角色扮演與任務的更新,都是全新的經驗。這個新課題與社會結構不斷更新,或者更明確的說是與社會民主化的程度和人權、動物權、環境權的認知發展程度,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因為,人們愈來愈深刻的感覺到「地球村」的整體性與緊密性,人的距離與互動頻率,遠遠比在資訊傳播處在萌芽時期,還更加迫近與頻繁。像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不可切割一般,除非人們有意無意的忽略了,或是沒有能力察覺。然而,在這綿密的、連動的、多變的浩瀚結構裡,「美」的概念與原則自是無法固定在某一種主流的價值體系,它總是隨著當今開放社會中多元的價值訴求,而呈現「百家爭鳴」的盛況。雖然,在很多國內外學者看來,台灣似乎已全然邁入「後現代」(Post-Modernism)社會樣態,然而,這畢竟是較傾向於對幾個繁榮都會區的觀察與認定,事實上,若把視野轉移到鄉鎮村落或是都會的許多角落裡,仍可輕易看到「現代主義」(Modernism)的捍衛者和還未進入現代化的一群人。因此,若把社區大學看成是這個社會構成的縮影,就不難想像,在這新型態的學習交流園地中,所要關注的新課題是什麼?而關於「美學」的學習又必需要面臨的新挑戰是什麼?以下,將針對這兩個議題提出初步的看法,期盼能集思廣義,創造新希望、好生活。

一、社區大學的多元學員組成與教師新角色
社區大學的招生機制,有別於公私立大專院校與坊間的私人營利教育機構,免試、不分學歷、不分專長、低收費…等特點,讓社會各階層不同年齡的成年男女可以因其需求,而齊聚一堂。因此,在一個班級中就包含了老中青三代、學習能力迥異以及不同工作領域與專業領域的學員。這樣多元的學員組成有其特殊的意義,一方面是更近似於實際整體社會結構的多元性組合,而且在社會結構之聯結層面更廣。另一方面是在班級經營與教育方法,將不再是單一族群對象的對應法則。

由於以上兩個特殊的意義,讓社區大學在實踐推廣公民生活美學的運動上有其獨特的優勢與機會,同時有了全新課題的挑戰。加上為了因應多元學員的不同需求,而牽動了開設課程的靈活度與課程設計的自由度,進一步使得在變動中的公民生活美學發展,有更多的機會貼近與深入公民的實際生活。

然而,這樣的新狀況,對在社區大學任課的教師而言,將是有別以往教學經驗的挑戰。教師在教學方法與班級經營的能力,所面臨新的挑戰是教師必需從自我改變經驗值與修正教學方法開始,而且首先更必須意識到,學員的組成已經有別以往透過考試遴選而有其某種程度的一致性(此一致性包括年齡層、學習養成背景、學習能力),而呈現多元的組合。為了因應多元的理解學習能力與學習養成背景,使得班級學員人數就無法是20或30人以上組成,而是常常需要個別指導與小組交流討論式,約在20人左右的小班制。除此之外,因為「多元」,所以教師在引導意見發表與交流的事務上就格外的重要。而它的重要意義,徵顯在跨年齡層與跨領域的瞭解、尊重與學習,以及教師在教室的空間場域中,自動削弱專業權威與發言的權力,而讓麥克風(發言權)可以在學員間傳遞。如此一來,權力的結構,處在可變動的機制中,主體與客體的絕對角色轉換成不確定的角色,學員是教師、教師是學員。教師從單一權威的角色退位為類似「觸媒轉化劑」的角色,從而進行激發、整合意見的任務。同時,這些權力的結構性轉變,落實了自由、民主與開放的意義,每一個人都有充份的機會表達意見與分享心得,並且因為對學習領域的多面向瞭解,而有了尊重彼此差異性的契機,也有了更多的機會,化解因偏見與誤解所產生的對立與衝突。也因此,在教師的角色扮演及其任務中,更需強化靈活的溝通能力與多元價值尊重的開放態度。

二、自由、民主、開放的社會與生活美學
美學是以審美經驗為中心,研究美和藝術的學科。而所謂的「生活美學」,即涵蓋了生活全部內容的美學,因此,無論是生活的起居模式、生活的活動內容、生活的時間觀念、生活的空間美感、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等皆為其內容的一部份。
在1987年7月14日解嚴之前,台灣的政治社會環境,瀰漫著顯著的意識型態,在教育體制中,關於美育的內容也受到當時意識型態的影響,甚至受到嚴重的誤解與忽略。攸關於美學所涵蓋的多元觀點,在當時只能選擇性的論述與推介,諸如像是表現主義的個人強烈情感表達、浪漫主義中的革命熱情、達達主義的顛覆解構…等具懷疑與革新精神的美學觀念,都無法見容於當時封閉戒嚴的社會。

如今台灣已解嚴18年,當時18歲的青年,如今已成為36歲的社會中堅份子。二分之一的時間,各跨越在戒嚴與解嚴的時期,明顯的對照出兩個時期高度差異的美學內容,一種是古典主義為主流的歌功頌德與正統莊嚴,一種是浪漫主義為主流的政治批判與改革創新。今日的台灣,在幾個大都市中,更充斥著後現代主義的多元變動與不確定性。美學的訴求已非一言堂式的教條與單一的主流價值,取而代之的是網絡社會崛起之後,快速解構與建構的多元價值體系。面對變動的價值體系,有人適應並因應其變化而求新求變,有人卻適應不佳或是堅守既得利益,而捍衛自我傳統的堡壘,有人堅持尋求一種堅固穩定的價值體系,而以重新詮釋傳統,另外建構新主流。

在多重世代組合的成員中,對於美學的體認,自然有極大的差異性存在。當二十幾歲的學員與五十幾歲的學員,對於美學觀點的爭論是經常發生在社區大學的教室中的。面對於這樣的爭論,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也因教師本身對美學認知之開放性態度與認識的程度差異,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在社區大學中推動生活美學的一開始,就不可避免地,要對「自由、民主、開放」之體認與實踐有深刻的認識。由於這三個理念是美與藝術長久以來演進的重要動力,在每個不同的時空中,人們以不同的方式,以生命實踐與建立其價值。而當今台灣的獨特時空中,人們也同樣的,必需透過三者的基本態度,進行美的追尋與實踐。

美與藝術雖然有其原則原理,可供人們依循某種規範,以建構其生活美學的體系,可是在依循規範的同時,一方面也就喪失了個人獨特的美學體系。如果有幾種規範(典範)不斷的過度宣揚,甚至成為不得懷疑與服從的主流價值,那就勢將剝奪了多元美學與新美學體系發展的機會與空間。同時也意味著「自由、民主、開放」將淪為沒有實質意義的概念,人的自由意志、人權、藝術的自律性、美的遊戲與想像、觀念與行為的創意,都將遭受壓縮與箝制。生活美學的內容將是盲目複製與附庸風雅的單調與貧乏,生命歷程獨特的深刻感動,將被掩蓋在內心深處不得舒展而扭曲變形,也因而由此心境演化出醜怪的生活場景。

三、社區大學與生活美學
當今的生活美學是怎樣的樣態呢?社區大學因其獨特的學習場域,將如何推展生活美學呢?而又想達成什麼樣的目標呢?當今的生活美學,事實上是混雜著古今中外多元的內容,很難以歸納細分。如果要在這龐雜的、變異的內容中找出幾個鮮明的類型也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查統計,等到數據分析完成,似乎已不符新的現實,而這般的快速變異,正是當今時代的特質。而位處都市的社區大學必然要面對與認識這個時代特質,以建立開放與靈活應變的態度。在社會價值結構體系之諸多「不確定性」(uncertainty)中追求「確定」(certainty)的無止境過程中積累意義。因此,重要的是過程而不在再只是結果,生活美學的樣貌沒有固定的範本,一切美的元素在各種結構變動的節奏中,進行解構與重新建構。在不穩定的狀態中追求某種程度的穩定,又在某種程度的穩定狀態中欲求變動更新,美的活力就在這樣看似矛盾但又和諧均衡的狀態中鮮活呈現。然而,社區大學的領導階層、行政人員、教師在進行推動生活美學的同時,不可避免的要回到多元變易的真實生活現場,體察細微的社會人心脈動,以開放的態度建構平台,讓每一個進入社區大學的人可以交流、學習、築夢、圓夢。

在推動生活美學的實務上,針對社會脈動所開設的課程,涵蓋與跨越非常廣泛的層面與專業領域,甚至,在課程類型的區分上就有其困難。例如:以河流守護為議題的課程,要歸納在環保類型課程或是人文藝術類型的課程,似乎都可以。因為,若以美學的、藝術的觀點看來,河流守護若作為長期的一種行動藝術,在創作動機上訴求自然美學,在創作形式上以記錄、距焦、放大、議題傳播、還原…等手法似乎也是可以被認同的。

除此之外,筆者在台南市社區大學所開設之「不只是素描」的課程,一方面破除學員對繪畫之傳統概念,一方面學員主動討論提出將平面繪畫轉化為動態的表演藝術形式,進行一場跨領域的創作。其中結合了彩繪、服裝設計、道具製作、音樂、舞蹈、戲劇…等等,呈現了來自各方的學員們多元豐富的才華,超越了課程規劃所預設的想像。

另外,「美學與產業」的課程,一方面進行各種美學的介紹與討論,一方面來自各行業的學員以其產業所接觸之群眾的經驗,發表與討論各種產業類型所需注意的美學元素,從色彩、照明、材質、溫度、聲音、空間、行為、氣味、風格、圖像、紋理、語言…等等觀察、分析、組成。在傳統美學概念與當今美感風格流變的對照下,學員們對於美感經驗的豐富度,在實際親身體察的過程當中逐步提升,因而在對生活美學的敏銳度與批判態度也同時成長。學員們逐漸不必依賴傳統美學的風格體系而活在過去,而以敏銳的當下感受和自我覺察的能力,探索、建構、調控自我的生活美學體系。

如果社區大學的自主性與開放學習態度,能持續應對當今時代的多元變異特質。校園中的領導階層、行政人員、教師與學員們都將逐漸能以這樣的胸襟,坦然面對社會快速的變遷,自然而然,就能在生活中多一分自在,也多一分幸福(well-being),而這也是生活美學實踐過程中最重要的意義吧。

四、社區夢工場
夢想是因應死亡的生命動能,無論是抗拒或接受「人終將面對死亡」這個事實,「逐夢」是人一生浪漫的樂章主調。然而,在現實的生活中,排山倒海而來的困境與挑戰,從來就不會因逃離而可以真正解脫的,更近一步的說,人想要實現夢想那得要充份的勇氣、毅力與智慧。人們所須體認與學習的觀點與能力,從社會的想像做為開端,隨即浮現關於年齡、性別、職業、經濟能力、宗教、學歷、法律、環保、教育、家庭、婚姻、美感、政治、權力…等等諸多課題。若要尋求與實現夢想,則得花上幾十年的時間,把上述的課題進行全面的學習與調節,才有可能慢慢的在過程當中,嚐到達成各時期夢想的甜美。

社區大學所開設的各類型課程,基本上都脫離不了關於實現夢想的美學範疇,或者說,每一類型的課程中都包括有美學的相關議題。例如:環保類型所涉及環境與自然美學的議題、社會學科類型中的法律課程所涉及行為美學的議題、經濟類型所涉及的美學經濟的議題、人文藝術類型更是與美學有最直接的關係。因此,當學員主動到社區大學來,在顯性與隱性的動機裡,都可以發現他們對於未來的生活抱持某種夢想。不論夢想的規模的大小,總是在集體與多元交流學習的過程中,吸收與累積了各方的能量。夢想在一個接一個實現的過程中,原有的夢想的規模被逐漸放大,同時自我的實踐意志與自信心也更加堅強。也不論在那一種類型的課程中,大部份的學員在學習初期,僅能懵懂的體察到,其課程中所涵蓋的內容,還涉及美學的議題。要到後來,教師在開放交流的論壇中,啟發學員體認專業領域互相滲透交集的實況,美學就像所有人們的生活夢想一樣,在各種由人所發展出的學科類型中若隱若現的存在著。

做為當今自由、民主、開放的交流學習園地,社區大學就像是所有社區公民希望實現自己夢想的工場。而且,一但成為社區大學的學員,這個工場裡就有經驗老道的前輩,或是勇於逐夢的鬥士,啟發與激勵奮發向前,更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分享經驗,互相勉勵與支持。儘管教師與學員們的學習背景與各種身份不同,當大家有共識來社區大學編織夢想與實現夢想時,社區大學就宛如「社區夢工場」,每日晝夜都有人敲敲打打的建構自己或眾人的夢想。

註:本文原發表於:2005年社區大學學術研討會「當文化與教育在社區相遇」
(2005.12.10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1-1-1 創意教學的基本認知/陳建明 1-1-2 社區大學與生活美學/陳建明-- 1-1-3 台南社大擬定五年願景的參考與建議/蕭自強-
Last modified:2008-08-19 20:30:35 by 管理員 Powered by TadBook2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
發表者
樹狀展開
:::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