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建構屏東千里步道:從河川PPGIS到東港溪學

吳儷嬅/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

一、從東港溪談起


本會之所以會成立乃起因於1993年當時的屏東正處於「南橫國道」是否開發的議題上,為保護大武山生態環境而引起地方對公共議題的關注,也集結了一群關心屏東環境的在地學界、登山界與熱心人士開始討論屏東環境與社會議題,不論是南橫國道計畫、瑪家水庫興建、隘寮堰取水工程、有毒廢棄物偷盜、河砂陸砂等砂石盜採等問題,1997年為了深化這股對生態環境保育的共識,民間關懷力量轉而關注與居民成長記憶密切相關的溪流整治議題,於3月正式成立「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本會的組成基礎是理念相同、志同道合,組織成員來自四面八方,然而與河流的互動最綿密的是生活在溪岸旁的社區,如何引起社區居民對溪流的重視及共同負有保育使命,是協會初期面對的一大課題。

因此本會除致力於河川教育、河川生態以及沿岸溪流的人文歷史資料庫的建立外,更組織屏東縣黑皮衫大專青年工作隊。由年輕人進入社區與訪談耆老對比今昔差異,重新喚起社區居民中失落已久的河川親密感情,藉以重塑河川的意識。如東港溪由上游的萬安社區往下游的東港,主支流大小社區共進行了25個聚落的訪談;同時運用青年的熱情協助社區進行資源調查,將調查的資料做為社區的基礎導覽地圖及營造發展的題材。由此過程中漸漸轉化為協會對於社區整體事務的關注與協力。

有鑑於,溪流保育工作最終仍須進入社區,唯有當地社區居民的共同參與,才能真正落實溪流保育。因此,如何與社區居民的對話、互動,促使其凝聚社區意識,進而守護當地自然環境資源,則成為本會的首要之急。

因而推動屏東縣政府創立「振興社區方案]提案機制,「振興社區方案」與政府執行近廿年的「社區發展業務」最大的不同處是---由社區被動的接受補助款,改變成為主動提案;由社區發展協會根據居民的需要擇定適合的營造主題,並且能夠在社區號召一批志工參與,將營造主題提出計劃書,送交「振興社區方案」委員會審核後,最高經費可達八十萬,由社區自行設計、僱工至後續的管理,對於有心營造的社區,得以這筆經費做為凝聚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的起點;第一年相繼有「建功社區森林親水公園」及「獅頭石頭公園」等成績斐然的社區。

故本會透過屏東常期建立的良好口碑與社區間的信任感,在2003年文建會推動各縣市政府成立社區營造中心時,本會即當仁不讓,向文建會提案,成為當年唯一一個不是透過縣市政府提案的社區營造中心,為的是讓屏東有機會能有建立屏東社造的機制與經驗。隔年,亦透過公開招標與審查機制,獲得辦理「屏東縣社區營造中心」,也讓本會有資源投入社區,協助找尋公部門資源、發掘社區特色、人才培訓、產業開發與輔導等工作。而後更將此經驗、師資與人力無私分享與策略聯盟團體,為得就是希望能讓屏東更多社區得以成長、茁壯。

在2003年嚐試以社區結盟的方法推出林邊溪右岸魅力四社[6]的社造結盟形式,結盟的社區包含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的花現林邊---河堤公園、新埤鄉建功社區自力打造的森林親水公園、獅頭社區的石頭公園及風車故鄉、喜樂發發吾社區營造的光臘森林公園等,社區相互扶持、分享、族群文化交流、學習,開啟屏東社區營造由點、線、面的串連的先例。透過社區參與,讓本會有機會能將更多的溪流保育、生態多樣性、社區永續理念與想法落實於社區中。

二、從六堆竹田啟動公共參與地方知識的累積

東港溪保育協會作為一個在地NGO團體,長期於地方蹲點與深耕社區,從過去關懷、研究東港溪到水資源運動與社會議題的倡議,如反南橫國道、瑪家水庫、隘寮堰取水工程等不當工程開發,深深瞭解到環境、河川教育的重要性,也發現所有的運動在事件發生後,若沒有持續性的公民參與是無法深耕與落實於生活中,而公民參與是需要組織與培力,也創造屬於屏東在地知識積累的方式。

在2005年8月到2006年10月的期間,本會計畫性的投入六堆[7]地區的竹田鄉,嘗試透過「客莊文化資源普查」,培力與養成民間人才,積累民間社會力,也自主性積累在地文化資料,目的是建立一種以「莊頭」、「生活圈」為概念的文化資源工作,藉由此方式帶動鄉鎮的社團與社區居民參與。過程中培力了:1. 執行團隊-東港溪保育協會7人、2. 訪談人員-竹田鄉社區媽媽6人、各界大專生81人、3.受訪者-約6000人,使其重新認識生活中的文化資源。

也初步嘗試藉由GIS科技系統,將古地圖與環境變遷進行對照,找出舊河道的位置,探討竹田用水哲學的改變,瞭解原來水利灌溉、公共用井、湧泉、自流井等水文隨著河道改變,找出對當地居民生活的影響性。

但是在期間發現當 NGO嘗試使用SuperGIS地理資訊系統軟體時,會侷限於技術與圖層的取得而無法充份應用,此外,也因技術操作的困難,讓我們反思若運用GIS在進行民眾參與討論,是否有更親民的方式,或GIS軟體只是個工具,而還有不同於GIS軟體的操作方式可以來進行民眾參與。

於是在2007年時,我們又運用了Google Earth線上免費軟體,試圖讓一般民眾更容易使用,也讓地方知識可以透過親民的軟體,讓大量的民間知識被累積、串連與建構在地發展圖像,如建立竹田鄉各村的文化資源地圖,提供竹田農村綠色生態旅遊建議方案與未來發展的創思或竹田水環境再現的可行性及在地鄉土文化傳承的重要教材等。

從這個地方知識的積累方式中,本會獲得以下幾個重要的意義與結論:

(一)  對當地社區的意義:透過民間的培力,養成在地居民進行社區資源調查的能力,發掘常民文化價值,如:洗衣空間、祭祀行為的花卉利用、小人物…等,可做為社區發展與規畫使用。

(二)  對社團的意義:更普及化的理解區域的普遍模式,並建立竹田鄉人力資料庫。

(三)  在地知識建構與累積:透過GIS讓大量的民間知識能透過民間自主力量被累積、串連與建構在地發展圖像。

三、河川巡守到PPGIS

因此,如何讓民間知識能透過自主力量被累積、串連與建構在地發展圖像,也成為本會的發展課題,也促成本會於2007年辦理「屏東縣河川巡守數位志工培訓」的想法。

自民國87年離牧政策開始拆遷補償養豬戶以後,有99%的養豬戶已經撤離高屏溪流域的水源保護區。但拆遷只是解決部分問題而已,養豬廢水的污染並沒有從此在台灣島上消失,只是轉移陣地而已。多數的養豬戶移轉到東港溪的支流,依據屏東縣環保局在93、94年度委託工程顧問公司針對東港溪流域之事業污染源所進行之調查結果,發現在三大污染源(家庭污水、工業廢水、畜牧廢水)中,以BOD而言,畜牧廢水之流達量佔總污染量之八成以上。而2005年屏東縣政府統計養豬頭數有165萬頭,2006年卻增加到178萬頭,東港溪的許多支流都還在飽受豬糞尿污染之苦,此外,在東港溪上游部分,自八年八佰億預算通過後,開始進行東港溪的支流與排水整治調查評估與疏圳工程,當然,評估是好的,但是在過程中若沒有納入在地居民的意見,並在施工中未考量文化、生態就會讓許多生物棲地與文化地景被破壞。如在東港溪中游羅經圈段,過往有許多高灘地,其垂直斷面就讓許多棕沙燕有棲息、繁衍的場地,但現在因第七河川局的疏圳工程,讓這些棲地漸漸消失。

有鑑於屏東縣政府在河川治理與污染防治上擔負了重要角色,環保局自93年配合環保署河川污染整治政策,規劃招募水環境河川巡守隊,在透過結合學校、社區及團體資源、人力,推動高屏溪、東港溪流域鄉鎮成立守望相助水環境河川巡守隊,截至97年度共有15隊巡守隊,巡守隊義工除主動與環保單位聯繫,建立良好之通報管道,更成為環保單位稽查力量的延伸,並更具機動性。

於是乎,本會也希望結合守望相助水環境河川巡守隊的民間力,讓志工們除了巡守、稽查、檢舉之外,應該讓其累積的資料具更有效的使用,並經「屏東縣河川巡守數位志工培訓」,加強民眾參與河川污染巡守及污染通報,以遏止流域污染偷倒或偷排情事,並嘗試繪製全縣環境污染地圖,以瞭解屏東縣環境污染分佈、排放結構,落實整體污染管制,達到污染減量的目的。並結合社區、學校、環保團體及對守護河川環境有興趣之人士,培養河川巡守數位志工作為長期監測的種籽及河川教育巡迴推廣種籽教師,透過不同部門的資源整合與有效結合,共同來為守護河川努力,找回溪流原有的美麗。

四、建構屏東的千里步道

經過前兩年的PPGIS的經驗,及常年於屏東社區的深耕,加上千里步道、單車、在地體驗學習的發展成熟,本會即與台灣地方學研究發展學會、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屏東縣山林學院生態文史協會、屏東縣綠元氣產業交流促進會、屏南社區大學、屏東縣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屏東縣佳平溪文化工作協會、枋寮新開社區、F3藝文特區(枋寮鐵道藝術村)、屏東縣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等合作協力下,又進行了「千里步道-屏東社區魅力踏查PPGIS志工」培訓,並於今年3月11日 、6月7日分別於鐵道藝術村、枋寮中學舉行社區討論會。6月21日則匯整了由各團體所提供之步道規劃,完成由六大主題所串聯之屏東千里步道路網初步規劃,並結合網際網路Google Map上,串聯全島與公開分享與協力。

更在6月23日,邀請曹縣長出席「千里步道運動在屏東」記者會,公佈由屏東在地團體所共同繪製之屏東縣千里步道路網初步規劃圖,並邀請所有民眾與社區及縣府相關政策與配套提供進一步之修正意見,作為屏東千里步道路網後續規劃與官民協力政策落實時的進一步參考。

屏東千里步道路網-六大主題路線初步規劃,如下:

·        縱向:

(一)  六堆客家路線:以鐵道、省道台一線為主要交通接駁動線,從高樹、長治、麟洛、內埔、竹田、萬巒、新埤、佳冬為主體。

(二)  原住民路線:以沿山公路為主要交通接駁動線,從霧台、三地門、瑪家、泰武、來義、春日到獅子為主體,屬於挑戰難度較高的路線。

(三)  海線暨恆春半島路線:以鐵道、省道台17、26線為主要交通接駁動線,從東港以南、林邊、佳冬、枋寮、枋山、獅子、牡丹、車城、恆春、滿州等為主體。

 

·        橫向:

(一)  高屏溪流域:以鐵道、省道台3、27線為主要交通接駁動線,從裡港、高樹、九如、鹽埔、屏東、萬丹、新園至東港為主體。

(二)  東港溪流域:以鐵道、省道台1、17線為主要交通接駁動線,從內埔、萬巒、竹田、潮州、崁頂、南州、東港、林邊為主體。

(三)  林邊溪流域:以鐵道、省道台1、17線為主要交通接駁動線從來義、春日、新埤、佳冬、林邊為主體。

而後,各團體更發展出多元的千里步道屏東單車試走體驗活動,如屏東縣山林學院生態文史協會協助踏察的東港枋寮「漁業文化鐵馬體驗營」,或由萬丹鄉社區營造聯誼會發起,6/28(星期六)上午5:30,在萬丹運動公園出發的「千里步道勘察在萬丹」等,均為自發性路線勘察活動。也後續促成屏東縣政府於今年辦理的大武山成年禮[8]轉型為「敬山.不登山」改為騎鐵馬閱讀屏東這塊土地。

另一方面,在與縣長座談的過程中,也提出與屏東縣政府進一步合作的芻議與方案:

·        近程:(搭配活動之規劃與執行)

(一)  協助體驗活動進行中之道路安全管理維護;

(二)  協助標設千里步道行經社區路徑之導引指標;

(三)  協助匯整行經社區沿線之文史資料,供參與者與一般民眾更深入的認識屏東在地文化;

(四)  提供社區/社團必要之經費,協助社區在綠色旅遊套裝行程上之創發。

(五)  透過媒體與其他可能方式,具體宣示並回應民間初步成果。

·        中、長程:(後續與延續性規劃)

(一)  共同推動以步行與自行車作為交通方式之慢速綠色旅遊,倡導在地餐宿休憩補給(食物零旅程)、低碳減廢(減少CO2與垃圾廢棄物之產生),帶動深度體驗社區特色與地方產業。

(二)  協力建置並推動屏東縣境內,以及與高雄縣市、台東縣市之跨縣市步道路網之規劃。並與在地社團推動區域流域為範疇,持續催化以生態與人文及族群特色主題為基礎之深度體驗,樂活與學習之異域休憩假期。

(三)  透過媒體,由曹縣長具體宣示並回應民間初步成果, 朝向官方與民間協力, 彙整政策與社區落實各面向的解決方案與集體推動力量。

(四)  責成相關處室或另組跨處室小組/ 委員會,擔任後續千里步道運動在屏東縣之推動窗口。

伍、在地知識的東港溪學

屏東縣社區大學前主任李國銘曾說「屏東有文字歷史甚長,知識產出卻是最少」。而屏東縣社區大學文發展協會前理事長周芬姿亦於第八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中提到「屏東平原總是散落著一套不成系統,也不隨政治風潮逐流的社會發展觀與民間史觀」。

透過社區大學的設立與以上林林總總,本會在這十年的歷程中從社會議題倡議、環境教育深耕、社區營造發展到千里步道建構,都是努力透過內發性的在地知識,並試圖以更多元的公民參與式方法,如社區劇場[9]、Open Space[10]、PPGIS或世界咖啡館[11]等,彙集並累積在地知識,來嘗試解決在地問題與需求。

藉著邁向東港溪第十二年之際,透過理監事、更多會員與認同本會的朋友們的支持與鼓勵,本會展開「從溼地到水水的夢~啟動東港溪2.0」、「從河川治理談公民參與模式~水圳保護運動的策略--高雄市vs.英國的案例」…等,東港溪讀書會系列講座,亦安排踏察東港溪流域,重新檢視東港溪生態、環境、生物棲地與物種等,與過往生態調查資料比對,並辦理東港溪公共論壇與各社區居民共同討論東港溪的未來,提出更妥適人與環境共存的東港溪永續之道。


[1] 千里步道:此運動始於一篇黃武雄於2005年所寫在網路上的文章--「夢想幾年後,台灣出現一條環島的千里步道」。2006年,這個夢想透過徐仁修、小野、黃武雄共同的發起,於422世界地球日的第二天四月二十三日,在花園新城山上的女童軍活動中心正式啟動。


[2] PPGIS:公共參與式地理資訊系統(PPGIS,全稱為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3] 吳儷嬅: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總幹事

[4] 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成立於民國86年3月,原名「中華民國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於88年6月更名為「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

[5] 振興社區方案:由屏東縣政府社會局(現社會處)於1999年提出,2005年「社區振興方案」計畫即搭配94年行政院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轉型為「營造福利化社區專案計畫」,而於曹啟鴻縣長上任後,又改為「魅力社區活化計畫方案」,提供更完善且循序漸進的提案機制,協助社區分類、分級從啟動型、進階型到專案型,推動社區營造工作。

[6] 林邊溪右岸聯盟:起源於李國銘教授對林溪溪流域短短的二十幾公里居住著原住民排灣族(來義),原住民平埔族(獅頭),客家族群(建功),福佬族群(林邊),族群的豐富趣味性大為讚賞。他以在巴黎的經驗分享,巴黎左岸咖啡有名,但巴黎真正的精華是在右岸,幾間數世紀以來文化發想搖籃的咖啡廳與巴黎大學的第八大學也是在右岸,成為『林邊溪右岸聯盟』的起因,也期待透過此聯盟讓社區資源共享、互助,甚至共同守護林邊溪的河川環境。

[7] 六堆:形成清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貴事件爆發,居住在高屏溪沿岸的客家人為了自保,於是組成地方性的防衛隊,以居住地為單位,分成六堆進行保衛鄉里的責任,並且形成義勇民團,也稱之六隊,即右堆(現屏東高樹、高雄美濃、六龜、夏林、甲仙等)、前堆(現長治、麟洛鄉)、後堆(現內埔鄉)、中堆(現竹田鄉)、先鋒堆(現萬巒鄉)、左堆(現新埤、佳冬鄉)。

[8] 大武山成年禮:創立於1999年,今年邁入第11年。

[9] 社區劇場:是一種新的社區教育方法,一種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方法。透過劇場,試圖解放身體、學習自信表達、集體創作屬於社區/社群的故事。

[10] Open Space:開放空間科技是一個開會、研習的方式,透過以眾人圍成圓圈來進行會議及「雙腳法則」,產生良好溝通互動、合作、創新以及面對挑戰和轉變的好策略,於24年前由Harrison Owen先生所發起。

[11] 世界咖啡館:是一套很有彈性的實用流程,可以帶動同步對話、分享共同知識、甚至找到新的行動契機。這套以生命系統為思想基礎的創新辦法,可以創造出動態的對話網絡,在重要議題上為組織或社群催生出集體智能,由華妮塔.布朗博士(Juanita Brown, Ph.D.


:::

線上書籍目錄

展開 | 闔起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