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0 開放博弈毒上身 飲鴆止渴代價高

澳門從2002年開始大舉設立賭場,非但吸引大批賭客前來,原來不會賭博的人,也因為有了更多接觸機會,進而成為賭徒。澳門大學博彩研究所所長馮家超在評估澎湖的環境後就直言,澎湖受限於電力、人力資源的不足,加上每年東北季風影響飛機起降,如果賭博進駐,屆時超過半數的賭客會是台灣和澎湖本地人。

這種情況,澳門社會在短短幾年內就已經印證了,賭客在極快的時間就能從社交性賭博變成問題賭徒,還有更嚴重的病態。賭徒,導致澳門成為亞洲賭癮最嚴重的地方,賭慾帶來的貪念,讓沈迷於賭癮的人越來越多,賭就像是毒,不但帶來痛苦,也使人墮落,台灣為了經濟的理由,寧可飲鴆止渴,等到想要亡羊補牢時,只會為時太晚。

賭,就像裹著糖衣的毒藥,想盡辦法要你上癮。

賭客 鄧先生:「你覺得一個沒有尊嚴,沒朋友的人會怎樣呢?一個人走來走去就這樣過日子,家人都不理你,沒有親情,老爸要趕你出門,不讓你回家,老婆也不要你不理你,我老婆跟我小孩講,你爸爸已經死掉了。」

原本幸福的家庭,因為賭,一步步的崩解了。

就是這種想贏大錢的貪念,所以賭場裡的賭客清醒的時間都在賭博,而漸漸沈迷於賭海。正在接受志毅軒戒賭輔導的鄧先生,五年來除了輸掉上千萬港幣,還賠上了自己的人生。

走在澳門的巷弄裡,雜貨店就是個搓麻將的小型賭場,賭在澳門早就由來已久,1847年,澳葡政府就頒布法令,宣告賭博合法化,但真正為澳門博彩揭開新頁的,是2001年澳門立法開放賭權,對三家公司發出博彩經營權牌照,賭博成為政府允許下的產業,澳門旅遊局致力於推廣博彩,但賭博帶來的壞處,卻要由全民買單。

志毅軒協調員 胡綺梅:「來求助的病態賭徒,他們的家庭都有很大的危機,影響身邊的人至少十七個人,一個賭徒不是只影響他自己個人,還會影響三代,這三代包括賭徒本身、自己的下一代,還有太太的原生家庭。」

志毅軒在2007進行的調查,顯示澳門問題賭徒有3.41%,還有2.6%的人口是更嚴重的病態賭徒,兩者相加,將近三萬三千位的中壯年為賭所害。

詩人 懿靈:「以前一艘一艘船載著一大箱一大箱的大量鴉片,經由澳門輸入中國,這個比喻就好像現在澳門不斷在澳門擴張的賭業,其實現在賭博的客源也大部分都來自中國大陸。」

三百多年前,澳門進口鴉片,毒癮就像是一顆毒瘤,不但殘害了世代子孫,還將國本連根拔起;三百多年後,澳門廣開賭局歷經時代變換,受苦的仍是百姓。賭和毒都讓人深受其害,但是賭場一方面大張旗鼓的宣稱自己是繁榮的創造者,另一方面卻對自己衍生的賭癮問題輕描淡寫。

問題賭徒復康中心牧師 陳鎮國:「賭場它自己本身也有開戒賭中心,但他們不是全戒,為什麼呢?因為每個賭徒如果輸了錢,個個都跳樓自殺燒炭而死,那麼就沒有人回來賭了。幫助他們不是全戒,意思是幫助你恢復正常工作能力,繼續賺錢,繼續回來賭。」

賭場宣稱的社會責任,只是要這些生病的賭客少賭一點,卻不是戒賭,最大的贏家,永遠是賭場。澳門靠著骰子,搖出了繁榮的表象,它的未來是被押注的籌碼,整個社會都要為此付出代價。
2009/07/27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tncomu.tw%2Fmodules%2Ftad_book3%2Fpage.php%3Ftbsn%3D3%26tbdsn%3D180

臺南社大自評資料夾

展開 | 闔起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