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 學習在日常生活中 晁瑞光/台南市社區大學自然與環境學程經理人

學習在日常生活中
晁瑞光/台南市社區大學自然與環境學程經理人
 ------------------------------------------------------------------------------------------------------■
十年了,過去十年與未來的十年。
我們能不能分享出一些實質的經驗?
我們能不能在未來有更好的做為?
這些年來,我們也不斷的演化與修正,變成今天的樣貌。
你為什麼決定課程要這樣做?
你認為課程這樣進行會有效嗎?
你是否看到這些年來,我們的努力真的造成了一些改變?
學員的改變或是環境的改變。
你可以分享學員在課程學習中發生的故事嗎?

西元2000年社大成立時即加入社大的行列,翻開第一屆的課程資料,不難看出當時的遠景與課程的規劃,比擬著大學的模式在進行,大家期待建構出一所民間版的大學、同時加上民間團體活動的特質,社大就這樣熱熱鬧鬧的成立了。
剛進入這樣的工作環境是陌生的,尤其是從一個貧窮的NGO來到一個有制度的機構,其實還真不適應,最大的差別在於過去在華燈的經驗是大部分的事是自己要決定、自己要參與、自己要DIY的,有想法有創意,記下來和其他同事或義工討論,有趣、好玩,就去做了!自由、開放的,沒有太多的束縛,大家關注的是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空間、人與生活的關係。也因為經費有限,所以很多事必須自己來,從修理東西、刷油漆、架燈桿、打牆壁、辦活動、帶討論、策劃活動、製作節目單、發送資料、拖地、洗廁所等等,也因為每一個角落都有著生命經驗與痕跡,這空間及其中的人,就有特別的氛圍與情感,包括來去這裡的人與活動,因此在華燈藝術中心的經驗,也就反映在我的工作中,要有DIY的精神,要參與,最重要的是要會思考。好不容易的我撐過了第一年,那種要上班打卡、要寫簽呈、請購單的日子,社大的改革與思辯精神也慢慢在自己內部發酵,慢慢的我們剝去了枷鎖,越來越自由開放,大家的付出反倒更多。
社大早期從「我們想什麼」到思辯「社大是什麼」,到現今已跳脫框框,關注的是「生活是什麼」。社大其實沒有一定的形式,就算是在台南市,隨著地域不同就會跟著轉變,在學校中、在社區、在台江、在農村都不一樣,因內容不同,上課方式也就會不同。我們做的還不一定很好,但過去10年來的經驗,也理出了一些方法,或許在十年後的今天,可以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我們在這裡學習知識、在這裡學習方法、在這裡學習付出、在這裡學習實踐、在這裡學習分享。

學習知識、學習方法,很簡單大家都懂,但是學習付出、學習實踐、學習分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師是如何設計課程?如何導引學員?如何和大家一起做?如何讓大家在生活上能有所轉變、付出與實踐?這是我們自想知道和分享的。
舉例來說:台南市老樹之旅,我們希望透過課程的進行,能夠導引大家做老樹的調查,但上課碰到的問題是:老師教大家認識老樹及老樹相關知識,同學也很認真的學了,同時也學了測量與記錄的方法,課堂上也測量紀錄了幾棵老樹,但是課程結束,也就結束了,沒有後續或持續的進行。問題點在這裡,為什麼要持續的進行?還有,老樹在哪裡?探究原因發現有幾點:

  1. 完整的期待值大家認知不一,也就是說的不夠清楚。
  2.  社群未建立,畢竟一群人工作和自己一個人工作是不一樣的,且大家一起還可以討論,甚至談些生活上的事。
  3. 時間表、行程未明確規劃,當然也就沒有行程可以依循。
  4.  議題的發展並不單是老樹本身,跨域結合,包括訪談、攝影、繪畫或其他創作的結合,有趣、好玩的發展,有些學員老師自然會發展,但是大部分是需要老師或工作人員導引的。

因為這樣,工作人員和義工倒是形成了一個社群(註1),直接參與其中,固定每週2次,走訪台南市的許多地方,很多都是生活中根本就不會去的地方,因此大家對這城市也就更瞭解,感情也變得更好,當然過程是辛苦的,但也因此得到更多。因為有所瞭解,所以平常和老師溝通閒聊,陸續發展出一些令人驚豔的課程或活動,例如拼布班,老師將老樹的議題融入教學創作中,帶領學員實際參訪,將老樹及空間的感覺,創作在作品中,且作品是獨特又有地方特性的;繪本班老師也是,老樹變成年度教學的主題,帶著學員,實際走訪空間裡,透過繪畫、訪談、想像,畫出老樹的故事。
問題是,老師為什麼會想將老樹納入教學內容?什麼觸動了老師?老師又是如何導引學員參與?一種是平常的聯繫,透過E-mail分享,和老師的閒聊,讓老師知道我們在關注老樹這議題,有老樹的美、老樹的故事、老樹的哀愁等等,老師也許會自己延伸發展,或是我們直接尋求老師幫忙,另一種是直接納入學程會議的主題,提出和老師們討論,直接變成課程發展的方向。那如何導引學員參與呢?其中一個就是分組,因為分組,所以大家必須討論、溝通、分工,老師站在一條軸線上,去串連大家的發展,導引大家分享並給予鼓勵,最後作品的出現,透過一些方法和大家分享,如展覽、出版、部落格等等,鼓勵與激發,也是過程中很重要的元素。
這過程其實是分成了好幾個層次:

  1. 議題的發現:關注生活邊的事。
  2. 基礎資料的認識與調查:參與、陪伴與付出。
  3. 跨域合作的發想與溝通: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
  4. 分享與資訊流通:鼓勵與成就認證。

追求幸福的過程,不一定都是快樂的,要有所付出,大家要有這個認知。

10年來,我跟著大家一起參與一起學習,,這期間適逢科技、資訊設備的轉換期,看著我們的老師從用傳統相機、拍幻燈片簡報、不會電腦,到慢慢換成用數位相機、用筆電簡報,也看著老師課程的轉變,大家都在進步。自然與環境學程這裡有很多老師,每個人有都有自己的特色,歸納出一些課程規劃學習的方向,在這裡和大家分享與討論。

黃煥彰老師  學習在行動現場  
環境教育除了知道之外,必須要有親身的體驗,我們必須透過自己的感官知覺,觀察實際的現況,驗證知識及所學,這是學習的基本精神。
為什麼要帶大家到環境的現場?環境的現場可以學到什麼?
老師要如何瞭解?如何設計、規劃?步驟如何?
如何導引設計在課程或活動中?

蘇昭旭老師  學習在旅行中
在旅行中,學習總是比課堂上驚豔、興奮與快樂,本身是參與的,同時是與人互動著。
老師是如何規劃、帶領同學去旅行?如何在旅行中去介紹?如何帶領同學享受於旅行中?

蘇明志老師  學習在週六下午的散步
每個月一次到兩次,利用週六下午的時間,大家一起四處去走走,透過行走、認識植物認識環境,探討植物的特性及空間的關係。
台南市老樹之旅、公園之旅,老師如何選定地點?如何和同學互動討論?如何建立起植物同號的關係?輕鬆的行走、聚會?概念、方式,能否和大家分享?

施純利老師  四季節氣與教學
依循大自然的節氣,植物、環境的特性,不同的時間在不同的地點,可以欣賞到不同的美景,這就是環境倫理的基本精神啊。
台南賞花記已進行多年,老師自己是如何去瞭解、認識這些特性?如何佈局帶領學員進入?如何選定什麼時間在什麼地點和同學分享?如何轉化變成教材?班上的討論與分享又是如何進行的?

李武昌老師  小花園的大世界
從碗公菜園到小景盆栽,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東西創造出美麗的世界,從自己開始,做就對了,彼此分享彼此學習,生活因而更美好,從中更發現自己存在的價值。
老師是如何導引同學在微觀中認識植物?認識彼此間的關係?如何導引同學彼此分享?如何導引同學關心周邊的事物?過程中有很多的分享,同學間的故事,老師自己的心得。

晁瑞光   一個月一次,一次三小時的行動學習
簡單的、好用的、大家可以參與的,從實際的行動中參與及學習。
台南社大參與海灘廢棄物監測活動已有五年的時間,如何規納出大家可以依循的方法?如何設計成大家可以參與的方式?如何透過課程與活動,讓更多的人瞭解或參與?又如何歸納出問題點?如何凸顯問題?如何研擬解決的方法?

莊孟憲老師  環境教育現場與未來
台灣在追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很多人拼命唸書、工作,但卻和自然環境是脫節的、陌生的,這階段的人大都患有「大自然缺失症」,因為他們完全不瞭解生活邊的自然到底是怎樣,因為不瞭解,所以也不會關心。現在這些人已經為人父母,也是社會中堅份子,如何讓這一群人,能夠對這塊土地有所瞭解,同時不會阻擾孩子學習,是我們要一起努力的。
孟憲對自然公園、環境教育的概念,人與自然的相處,有多年的實質經驗,是否可以就日本的經驗、台灣的經驗,提出做探討?孟憲自己也實際落實在孩子的教育、生活上,可以提出非常有建設性的依循方向。

歐鴻祥  學習在山野叢林間
在大自然的環境下、更會激發人與人關係的互動與發展。
老師如何帶領學員願意千辛萬苦的行走、付出,去體驗山林之美?如何導引學員願意學習而不是享樂?如何帶領大家的互助合作與分享?

註1:
當時的工做法是,一位召集人負責整體發展,工作人員及邀集的志工形成工作小組,然後依地域劃分成很多的區塊,然後固定時間每週兩次,排定主要的工作成員,及時間可以就一起來的志工,然後就照時間表進行,有人測量、有人紀錄、有人拍照、有人定位等等,之後還有人負責資料整理。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tncomu.tw%2Fmodules%2Ftad_book3%2Fpage.php%3Ftbdsn%3D1449

臺南社大自評資料夾

展開 | 闔起

搜尋

:::